1. 首页 > 科技 >

公元前后的计算口诀_5000年历史顺序时间表

我需要年份表,就是历史的每个朝代按顺序来的顺序表,好像是顺口溜。

550年-577年

原始

公元前后的计算口诀_5000年历史顺序时间表公元前后的计算口诀_5000年历史顺序时间表


五帝 约前26世纪-前21世纪

奴隶

夏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前771年

前770年 -前25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禹汤

武王

周平王

阳城

亳→殷

镐洛邑

封建

战国

秦西汉

新东汉

三国 魏

三国 蜀

三国 吴

西晋

东晋

南朝 宋

南朝 齐

南朝 梁

南朝 陈

北朝 北魏

北朝 东魏

北朝 西魏

北朝 北齐

隋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辽西夏

金元

明清

前475年 -前221年

前221年-前206年

前206年-公元8年

公元8年-23年

25 年-220年

220年-265年

221年-263年

229年-280年

265年-316年

317年-420年

304年-439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

386年-534年

534年-550年

535年-557年

557年-581年

581年-618年

618年-907年

907年-960年

1127年-1279年

6 年-1125年

1038年-1227年

1115年-1234年

1271年-1368年

1368年-1644年

1644年-1840年

始皇(嬴政)

高祖(刘邦)

王莽

光武帝(刘秀)

曹丕

刘备

孙权

武帝(司马炎)

元帝(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拓跋珪

元善见(高欢立)

元宝炬(宇文泰立)

高洋

宇文觉

文帝(杨坚)

高祖(李渊)

太祖(赵匡胤)

高宗(赵构)

耶律阿保机

李元昊

完颜阿骨打

世祖(忽必烈)

太祖(朱元璋)

(努尔哈赤)世祖(福临)

咸阳

长安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洛阳

邺长安

邺长安

大兴

长安

临安

上京

兴庆

中都

大都

南京→

半封建半殖

民地

清末

1840年-11年

12年-1949年

(临时大)

南京(曾)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公元年12个月怎么计算 有长短吗

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叫历法。历法主要分为阴历、阳历和阴阳历三类,其纪年的方法则因国而异。欧洲各国,多信耶教,故以降生之年,为之起算年。我国古代及日本、朝鲜,则以之即位,制度之改革,及其他大事发生之时,为部分的起算年。一切历法,都以日为基准来计算,日之标准为太阳,由太阳而生之明暗,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月之盈虚,又为一标准,以其循环之时期为区划来大体地计算月。此外如植物或某种动物之变化,亦可作为历法之标准。一年何时开始,何时终结,是每个人所关心的大事,某时刻属于年之何节令时段,人皆须知之。农民由此可知播种栽培等时季,其他人亦可由此决定行止,各营其业务。本文简略谈一些有关历法小知识,供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参考。

一、阴历

历法的一类。以月亮绕地球1周的时间(29.53059天)为1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一年,一年354天或355天。教历是阴历的一种。

二、阳历

历法的一类。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219天)为一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1 年分12个月。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也叫太阳历。

三、公元纪年闰年计算法及其由来

太阳年又叫回归年,太阳中心连续两次消费品春分点(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1太阳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365.2422天。

公元纪年是现在通用的历法。纪元是从假定的生年算起,通称阳历。1年365天,分为12个月,1、3、5、7、8、10、12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 月是28天。但因地球扰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2天,超过通俗年0.2422天,而1÷0.2422=4.1288…≈4 .129,即每经过4.129年此零数积为一天。400年间,太阳年超过公元年0.2422×400=96.88(日)。所以公元纪年每400年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这样,公元纪年400年后与太阳年仍有97-96.88=0.12(日)之,其中因有近于0.0001×400=0.04之误,故400年后之可视为0.1,于是1÷0.1×400=4000,即4000年后公元纪年与太阳年又产生1日之。

为了使公元纪年中每年的始末和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刻基本相吻合,推得阳历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用400除得尽的又是闰年。根据这种计算法,从公元1 年至公元400年,年数能被4整除的有100个,其中公元100年、200年、300年是平年,公元400年是闰年,所以这400年间闰年恰有97年。

四、阴阳历

历法的一类,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太阳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类历法与月相符合,也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相符合。

五、农历

农历是我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又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复历。

六、公元年与干支年互换的速算法

以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相配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法。我国古代分别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序列依次相配,共组成60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用来表示纪年的次序。现在农历纪年仍用此法。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已知某一公元年的农历纪年,换算任一公元年和农历纪年的速算法:

公历2004年的农历为甲申年。因为天干共有十个,与10进制相符,所以凡公元年个位数是4 的,天干皆为甲。于是得农历与公元年个位数对应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记住甲是4,只要看一个公元年的个位数,就可以推算出天干。

由于甲子列为天干地支次序的首位,地支属于12进位,所以用公元年数除以12,余数是4的,地支是子,于是得到地支相除所得余数的对应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只要记住子是4,其他地支可以推算。

例1,求1949年的农历纪年。

先求天干,看个位是9 ,那么,天干是己。再求地支,1949除以12,余数是5 ,地支是丑,1949年是己丑年。

已知,公元4年是甲子年。公元纪年个世纪中,个位是1的公元年(例如公元元年、公元21年、公元31年、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公元41年、公元51年等,以至公元年)除以12余3的数只有51,公元51年为辛亥年。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1900约是60的31倍,所以辛亥革命的公元年为60×31+51=11(年)。

一、公元年换算干支年:

口诀:公元前后加减三,除十余数是天干,再用基数十二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例如:推算2000年农历干支是何年,可以按口诀将公元年数2000减3,再分别除以10和12,得商数与余数:

(2000-3)÷10=199……余7

又如:推算秦始皇统一的公元前221年是干支何年:

(221+3)÷10=22……余4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221+3)÷12=18……余8

将余数4、8 查表,对应干支分别是:“庚、辰”,可知公元前221年是农历庚辰年

啥叫公元年12个月?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

2、尧虞舜来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是: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连;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我国在清朝以前一直是处于封建,自清朝道光始,爆发,列强开始侵略,从那时起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直至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才摆脱了封建的桎梏,古代史可谓是亘古绵长。

详细介绍: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一位统治者是桀,但在时间上是有争议的。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历两代君主而亡,一位统治者是纣,时间上也有争议。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此间分为东周和西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秦始皇一统中原,首称,两世而亡,一位是胡亥。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分西汉和东汉,汉高祖刘邦立西汉,期间王莽之乱,西汉灭亡,而后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

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分为西晋和东晋。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二世而亡,一位是隋炀帝杨广。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高祖李渊建立。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期间分为北宋和南宋。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高祖铁木真建立。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

清朝:公元1644年—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一位是末代爱新觉罗.溥仪。

历史朝代的顺序顺口溜

详细介绍一下古代都经历过哪些朝代。

历史朝代的顺序顺口溜主要如下几种:

1、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3、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谋。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华。

4、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元具体的年份需要另外记录一下了,但顺序大致如上明清三代,中 国疆土定。

有什么几古代大事年表的顺口溜或者秘诀?

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高考历史记忆顺口溜

拓展资料:

古代历史朝代记忆

1、顺口溜加附年代记忆法

东周(前770到前256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前221到前206)两汉(西汉(前206到25)新(8到23)东汉(25到220)

三分魏蜀吴(220-265,221-263,222-280)

二晋前后沿 (西晋265-317 东晋317-420)

南北朝并立 (420-589,386-581)

隋唐五代传 (581-618 618-907 907-979)

宋元明清后 (960-1279 1206-1368 1368-1644 1616-11)

皇朝至此完 (ZHMG 12-1949 中华1949—?)

2、好记顺口溜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

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立。

再胜利,齐心奔向国。

历史朝代顺序顺口溜最简单

960年-1127年

古代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朝代歌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朝代时间及顺序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清朝:公元1644-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如下:

1、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2、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元明清三代,疆土定。

3、夏商西周和东周,东周前期为春秋。后期战国七雄起,秦朝统一列国休。两汉之后干戈,三国鼎立大战消。西晋灭亡起东晋,分立政权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起,辽宋夏金交替更。南宋结束归一统,元朝之后是明清。

4、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秦汉又三国。两晋南北隋唐起,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后皇朝止。

历代王朝

夏商周指的是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公元前770年,在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这是奴隶制由兴起到繁荣,逐渐衰落的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一统秦两汉”指秦、西汉和东汉三朝。秦朝实现大一统,统一局面延续到西汉和东汉。之后三国并立即魏蜀吴,西晋短暂统一。然后进入北方五胡十六国,南方为东晋,再然后南北方重组,南方宋齐梁陈,北方北魏统一。

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周再次统一北方,这就是夏(前22世纪到前16世纪)商(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与西周(前11世纪到前771)南北朝。不久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然后为金人所灭,康王赵构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宋夏金辽混战,元再次大一统。接着明清,清朝灭亡后,封建王朝至此结束。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是: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连;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一位统治者是桀,但在时间上是有争议的;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历两代君主而亡,一位统治者是纣,时间上也有争议;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此间分为东周和西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秦始皇一统中原,首称,两世而亡,一位是胡亥;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分西汉和东汉,汉高祖刘邦立西汉,期间王莽之乱,西汉灭

亡,而后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

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分为西晋和东晋;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二世而亡,一位是隋炀帝杨广;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高祖李渊建立;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期间分为北宋和南宋;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高祖铁木真建立;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

清朝:公元1644年—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一位是末代爱新觉罗.溥仪。

历史朝代顺序顺口溜最简单

开封

古代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朝代歌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朝代时间及顺序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十国:公元8-979年,共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清朝:公元1644-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