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位移比超限怎么调整_位移比超限如何调整

边的长度要注意哪些情况?

建筑施工结构设计边的长度要注意哪些

位移比超限怎么调整_位移比超限如何调整位移比超限怎么调整_位移比超限如何调整


1.结构两个方向刚度相不宜过大

②位移比超限未计算双向。

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不规则:位移比大38、当裙楼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于1.2为扭转为不规则,应计算双向。

2.扭转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的假设下计算,配筋计算应考虑实际刚度情况

进行结构计算时,各系数应合理取值。

①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填充墙品种(考虑到有可能变化)和填充墙数量综合确定,不应为了配筋方便不顾实际情况少折减或不折减。

高规第3.3.17条:填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剪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

②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连梁不致开裂。必要时应进行二次计算,以避免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开裂。

计算机计算时,软件对所有构件的扭矩都按照输入的扭矩折减系数进行了折减。这会使得存在扭矩的折梁或曲梁扭矩也进行了折减,结构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构件扭矩不应进行折减。角窗的连梁(折梁)应充分考虑到结构软件无法完全按照荷载规范第4.1.2条的要求进行折减。对软件折减幅度大的构件,应手算复核。

①计算主裙楼连为一体的结构的墙、柱与基础时,对于裙房部分,折减时计算层数有误。

此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② 错层结构或中间有楼层缺失的情况,当计算楼层数与实际相较大时应另行计算。

③特殊房间荷载折减。

5.应注意层高变化较大时(如设备层),结构软弱层的刚度比以及抗剪承载能力的比值符合规范要求

6.楼层抗剪承载力低于上层的80%时,应强制指定薄弱层,并使抗剪承载力比值不小于65%。楼层不能既是薄弱层又是软弱层

使质量参与系数不小于90%。(钢结构屋盖与空旷结构等复杂结构。高层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考虑扭转藕联时不应小于15;多塔结构不应小于塔数目的9倍。

8.大跨度简支次梁应进行挠度与裂缝验算

特别是跨高比大的梁。要求跨高比不要太大。大跨度楼板计算应综合考虑支座约束情况,协4.某些构件不宜进行折减调相邻板厚、标高和支座配筋量。作为支座的梁应大于两倍板厚。

9.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应注意提高第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

外框的0.2Q0内力调整系数不能自定取值2倍,宜按实际比值取用。保证外框承担的剪力不小于底部剪力的20%和计算楼层剪力1.5倍的较大值(注意此处不是二者的较小值)。

10.刚度

底框结构,二层与一层刚度比,6、7度都不应大于2.5,8度2.0。都不应小1。底框二层结构,下两层刚度应接近。三层与二层刚度比,6、7都不应大于2.0,8度1.5。但都不应小于1.0。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的结果是接近,过大过小都不好。刚度接近,破坏不会集中于一个楼层。主要目的是减少底部的薄弱程度,防止底部结构出现过大的侧移而破坏,甚至倒塌。

但是,若底层的混凝土墙过多,其刚度可能大于上部砖混结构刚度。这样,下可能使薄弱层转移至过渡层。而过渡层是砌体结构,其延性不如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易产生脆性破坏。因此,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过渡层和底层的侧向刚度比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注意逐层检查柱计算长度系数,特别是另一方向只有挑梁的情况,程序经常将悬挑梁当作普通框架梁考虑,而引起错误。

位移比超限是因为什么

楼上说的扭转太大,和位移其实没有必然关系。扭转太大影响的是层间位移比,个人感觉层间位移比是比位移头疼的多的参数,调整这个的难度更高。你开刚性楼板假定以后看看是否大于1.5(部分地方标准要求1.4),如果搞出是过大吧,如果是过大,可以采取一下措施:个第二周期扭转,那就头疼了啊。

剪力墙结构的话不算超限。

框架结构结构层间位移角过小怎么调整

当在梁上托柱时,柱轴力直接通过梁上部受压混凝土进行传递,当梁上柱轴力不大时不用验算柱传递的集中荷载对梁所产生的剪切作用,但如果柱所传递的荷载较大(超过两层时),还需在梁中配置相应的吊筋和箍筋,用以提高框架梁的抗剪性能。千万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梁上起柱位置都不必附加吊筋和箍筋,而应该根据梁上柱轴力大小来确定。

1、检查基本数据,看看是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位移比是限值1/550,由于竖向不规则,所以考虑了双向,结果单方向的位移比都满足要求,双向的位移超限了,这个用控制吗?规范中没有明确双向的位移比要求。是都输入正确

2、检查层间位移角是普遍偏大还是局部偏大还是某层偏大。

3、然后根据上面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调整柱子截面,增加框架刚度等等。

建筑结构pkpm软件中层间位移角不满足应该怎么调整!请讲的具体点

12、框架结构平均重度大致规律不过PKPM默认楼板除了厚度为0的之外都是刚性板,所以一般来说是否设置刚性板对计算的影响并不大。只有在你手动设置了许多弹性板(或者设了许多厚度为0的板)的时候,是否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才有明显的不同。?

框架结构,周期比超啦,怎么调整??

方法有二:(1)加大柱截面;(2)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如果是多层的话没有周期比的要求,只要求两个方向的动力特性相近,即两个方向的平动周期相近。周期比主要是为了抗扭抗扭刚度不太弱,一般周期比不过位移比也不容易过,如果是高层的话,就减小内部的柱子截面,加大四19、梁抗弯超筋怎么办?周(尤其是四角)的柱子截面。

PKPM中楼层位移不满足要求怎么办?

位移比跟你的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有关系,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具体怎么调整要根据你的结构布置来定。层间刚度跟抗侧力的构件布置、层高都有关系。以上的你参数设置正确的话是跟调整参数没有关系的!

哎,强制楼板刚性假定算的是层间位移比啊,位移是不应该用刚性楼板假定的①需注意控制两个主轴方向振动周期的比值,一般可按周期比不小于0.8控制。。

因为层间位移比是要反映出结构的整体扭转,如果仅计算某个薄弱环节的位移比不能说明问题。

而位移就是要看薄弱环节,所以不应该刚性楼板假定。

你要先看看SATWE数据前置处理菜单中,“调整信息”页面里“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是怎么取的。2010版可以自动计算,而之前的版本都要手动填写。默认数值1.0,这是不符合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这个数值的意义是考虑楼板成为梁的翼缘(翼缘长度的取值见混凝土规范)之后,梁的刚度增大了多少,你可以用理论力学的方法,找个典型尺寸的梁自己计算一下。其实就是算T型截面和矩形截面的惯性矩比值,很简单。一般来说没有超过300x800的梁,这个放大系数都可以取到2.0。相当于中梁刚度增加了一倍,边梁刚度增加了50%,可以极大减小位移的计算值。

所以就算要改方案,也不用全部都改的,局部加强一下应该问题不大吧。

PKPM计算信息中工况下位移比对结构扭转的分析及调整

3.27、楼板大开洞应采取什么加强措施?长宽比控制

框架结构,偶然偏心y向有一项位移比大于1.2,考虑双向力后,该项仍然大于1.2,还用调过吗?

(1)跨度大于6.0米的简支梁或跨度超过9米的连续梁;

规不规则,其实用出不是太大。输出结果相不大。偶然偏心算位移比,不能光看其中一个位移比,要综合-5和+5两个位移比来看如果有其中一项超,另一项就有可能富余或者很小,这个前提是建筑物是对称结构,如果不对称,那就要局部分析,查找出该节点进行调整侧向大小刚度

分析单片剪力墙及剪力墙结构楼层处截面转角、层间位移、受力层间位移沿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力墙结构层间变形应以受力层间位移作为控制指标;层间位移计算中剪切位移不应被忽略。

双向作用下的位移比超限,用控制吗?

7.应保证计算的参考资料来源:振型数

层间位移比超限有什么影响

当计算裂缝大于规范限值的1.1倍时,应优先考虑加大梁高。

说明平面不规则。

对于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楼层,也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是“位移”比较大,还是“位移比”较大?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PKPM怎么调整位移比和层间刚度 说具体点 调SATWE里面哪些具体参数··

(2)梁箍筋非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沿梁全长的面积配箍率。《砼规》11.3.9条位移比是个基本的要求,规范规定不应大于1.5,不宜大于1.2。调整的话就应该去加强相应位移比较大的节点,增强这些节点的刚度,比如18节点X方向的位移比为1.38,那你就加大那个节点柱子X方向的截面,加大X方向梁的截面。对于框架结构节点法是很管用的,对于高层结构就得有概念设计的底子才行了,高层结构的位移比考虑因素较多,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