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内容是什么?

☆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内容是如下:

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是——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闪击波兰。

3、标志着二战进一步第九课和十二课业很重要扩大——1941年6月,德军进攻(格勒战役)。

4、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世界规模)的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爆发)。

5、标志着反联盟正式建立的是——1942年1月,《家宣言》的发表。

6、标志着欧洲结束的是——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求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生物(人教版) 历史 (湘教版)的复习资料

生物圈的范围: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它在地面以上达到大致23 km的高度,在地面以下延伸至10 km的深处,其中包括流层的下层、整个对流层以及沉积岩圈和水圈。但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 m厚的范围内。

七上生物:认识生物

电子计算机 电视机 约200W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营养、呼吸、、对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4、两种类型的触电

生物的共同特征:1:能生长(由小到大)2:(除外)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给)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调查方案。当调查范围大而不可能逐个调查时。需选取一部分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要如实记录并整理分析。

归类方法:1: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与水生生物两类。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细菌、等非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捕食关系 2:竞争关系 3: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态系统分为:1: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 —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2: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 3: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4: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与陆地上的大不相同。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中的动物种类很多,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动物中个体的蓝鲸,大都能够在水中游动。 5: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等类型,其中的生物都是适于在淡水中生活的。 6: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是世界上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中生活着丰富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 7: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的复合系统。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部分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初中历史的复习资料

1.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第三单元 道路的探索

起止时间: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1957-1976年

阶段划分:1957-1966年全面建设主1、电压越高越危险义时期

1966-1976年十年

特点:曲折复杂、动荡迭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考哪几课,一定是要重点课,不要复习提纲?

6.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强判断。

课:新的成立:开国大典和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统一

第三课:制度的建立:其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第四课:和公社化运动和文化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大革命都是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课非常重要

其实没课都有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必须要求掌握,这几课中的知识点更重要,的几率。容易考的是三大改造,三大失误,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二课当中的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自己也在教这册历史,我说☆注意:不能使用过粗的保险丝。更不能用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的这些八九不离十,多多支持!

八下历史第二单元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1.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全课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2.苏科版】初中8年纪(物理实验)这个的配套网站谁知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综合性学习与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2009年温州市初中英语学业复习会议开课课件 复合句的写作 龙港一中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专题复习课件 初中阅读理解水平提高课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讲座课件 初中初一英语课件(2) 初中语文作文课件--叙事的技巧.ppt 初中英语词法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7.3.1多边形说课课件 初中英语第六册Unit 3课件3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 配套课件(用于初一、初二) 化学:初中化学酸盐总复习课件 浙江省初中九年级物理密度复习课件浙教版 从2008年初中英语学业看2009年复习思路 课件 七年级生物 初中生物探究课例课件 初中英语第六册Unit 9课件2 初三化学下学期初中化学实验复习课件 初中英语第六册Unit2 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ppt课件[共68张]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专题讲座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 初中三年级化学《轮复习化学实验基本作》课件 初中化学计算题课件4. 加强衔接,深化改革,努力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__课件稿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专题讲座2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 物理:2009年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电与磁(人教版九年级) 初中二年级地理上复习课件 七上人教地理课件初中复习课-世界气候 200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课件 古代史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二三年级ppt课件全集 初中作文开头与结尾的技巧ppt课件 “慎重选择,青春不悔”初中毕业指导ppt课件 初中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初中语文知识复习ppt课件 初中议论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复习完整配套课件《初中地理》-旧人教[整理] 泰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评比课件: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 初中课件:与友同行 临安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优质课件(7个)[整理]-人教版 (通用)《初中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册[用word2000制作小报]教案及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全集-新课标 初中三年级课件[]-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thisi ysister》课件-新人教[原创] 初中历史与课件大全(共130个)-人教版[]08 [整理]2005年江苏省初中物理淮安研讨会资料-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新课标牛津初中英语8aunit4教学课件及checkout[整理] 2005年浙江省初中物理教学课件电功电功率电热复习[整理] 初中课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新课标(人教版)[原创] [原创]-湖南精选课件-初中历史-建立和袁世凯篡夺革命实果 2005年初中物理9年级电功、电热、电功率成套课件-人教版[][整理] 初中简单机械系列课件-人教版[] [原创]-新课标-2005年昆明市课改实验区初中化学课件-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版)初中语文《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初中历史精品课件-新课标[整理]人教版 [原创]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 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新课标[][整理]人教版 初中物理教学课件[]-人教版 初中物理课件--物质的密度-苏教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海燕》ppt+flash课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课件大全(共130个)05 2006年杭州地区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lesson65课件[整理][整理]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件《雁门太守行》[整理] 2005年龙岩地区英语科初中二年级Unit1 2 Lesson 45课件资料-旧人教版[原创] 初中物理课件集包括初中全部物理仿真演示实验、初中物理全部仿真学生实验 一组关于初中物理的课件(数十只)压缩-新课标[整理]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课件-苏科版[原创] 2005年江苏省初中物理淮安研讨会资料-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ppt课件) 苏教版初三语文课件《初中古典诗词名句复习》 2006年广东省初中数学说课课件与教案一[整理] [整理]江苏省初中物理淮安研讨会-能量专题复习(ppt课件) 初中9年级物理课件_内燃机-苏教版[原创] [原创]-湖南-参赛课件-初中数学-基本概念 初中-黄鹤楼flash

3.跪求原创新课堂历史,9年纪全一册的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综合性学习与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2009年温州市初中英语学业复习会议开课课件 复合句的写作 龙港一中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专题复习课件 初中阅读理解水平提高课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讲座课件 初中初一英语课件(2) 初中语文作文课件--叙事的技巧.ppt 初中英语词法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7.3.1多边形说课课件 初中英语第六册Unit 3课件3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 配套课件(用于初一、初二) 化学:初中化学酸盐总复习课件 浙江省初中九年级物理密度复习课件浙教版 从2008年初中英语学业看2009年复习思路 课件 七年级生物 初中生物探究课例课件 初中英语第六册Unit 9课件2 初三化学下学期初中化学实验复习课件 初中英语第六册Unit2 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ppt课件[共68张]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专题讲座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 初中三年级化学《轮复习化学实验基本作》课件 初中化学计算题课件4. 加强衔接,深化改革,努力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__课件稿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专题讲座2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 物理:2009年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电与磁(人教版九年级) 初中二年级地理上复习课件 七上人教地理课件初中复习课-世界气候 200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课件 古代史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二三年级ppt课件全集 初中作文开头与结尾的技巧ppt课件 “慎重选择,青春不悔”初中毕业指导ppt课件 初中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初中语文知识复习ppt课件 初中议论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复习完整配套课件《初中地理》-旧人教[整理] 泰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评比课件: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 初中课件:与友同行 临安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优质课件(7个)[整理]-人教版 (通用)《初中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册[用word2000制作小报]教案及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全集-新课标 初中三年级课件[]-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thisi ysister》课件-新人教[原创] 初中历史与课件大全(共130个)-人教版[]08 [整理]2005年江苏省初中物理淮安研讨会资料-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新课标牛津初中英语8aunit4教学课件及checkout[整理] 2005年浙江省初中物理教学课件电功电功率电热复习[整理] 初中课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新课标(人教版)[原创] [原创]-湖南精选课件-初中历史-建立和袁世凯篡夺革命实果 2005年初中物理9年级电功、电热、电功率成套课件-人教版[][整理] 初中简单机械系列课件-人教版[] [原创]-新课标-2005年昆明市课改实验区初中化学课件-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版)初中语文《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初中历史精品课件-新课标[整理]人教版 [原创]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 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新课标[][整理]人教版 初中物理教学课件[]-人教版 初中物理课件--物质的密度-苏教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海燕》ppt+flash课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课件大全(共130个)05 2006年杭州地区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lesson65课件[整理][整理]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件《雁门太守行》[整理] 2005年龙岩地区英语科初中二年级Unit1 2 Lesson 45课件资料-旧人教版[原创] 初中物理课件集包括初中全部物理仿真演示实验、初中物理全部仿真学生实验 一组关于初中物理的课件(数十只)压缩-新课标[整理]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课件-苏科版[原创] 2005年江苏省初中物理淮安研讨会资料-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ppt课件) 苏教版初三语文课件《初中古典诗词名句复习》 2006年广东省初中数学说课课件与教案一[整理] [整理]江苏省初中物理淮安研讨会-能量专题复习(ppt课件) 初中9年级物理课件_内燃机-苏教版[原创] [原创]-湖南-参赛课件-初中数学-基本概念 初中-黄鹤楼flash。

4.人短路: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2课谁是可爱的人课件

历史:汉语词语,第六章《电压电阻》复习提纲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应该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八年级下册英语、数学、语文、物理、生物、历史、地理、八科的期末考复习提纲

生物适应性: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所以证明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普遍具有适应性。同时生物也影响改变着环境,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洪湖市白庙中学物理教研组编写 本册主编 景章新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电路是连通的。

☆说电压时,要说“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的电流。

2.电压的单位

(1)单位: 1 KV=103 V 1 V=103 mV 1 mV=103 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测量

(1)电压表 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a.超过量程的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b.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为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4.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②电压表损坏;③电压表接触不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5.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

异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量 程

0 ~ 0.6A 0 ~ 3A

0 ~ 3V 0 ~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

很大

相当于开路

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的电压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测量值。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 = U1 + U2 (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U1= U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U1 ≠ U2 )

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并联电路干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 = U1 = U2 (与各支路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三、电阻

1.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R电路符号:

(2)单位:欧姆(欧)、千欧、兆欧

1 MΩ=103 KΩ 1 KΩ=103 Ω

(3)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我们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比如,我们说“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是指“在横截面积、材料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3)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结论理解: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如:锗、硅、等。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2.滑动变阻器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

4.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电流为1.5A.

5.滑动变阻器作用:

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②保护电路。

6.滑动变阻器应用:电位器

7.滑动变阻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

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2.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4.分析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5.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 I =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说明:

①式子中,I、U、R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②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③R=U/I是电阻的数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它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

R = R1 + R2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 = n R0 。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阻值的倒数之和。

1/R = 1/R1 + 1/R2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

3.电路图: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接线柱“一上一下”

阻值处(滑片远离连线的接线柱)

电 流 表:串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计算电流I=U/Rx

电 压 表: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主要看电源电压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

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加在人体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断路和短路

通路: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如,接线松动,接触不良,也是断路。

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3、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

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 = I1 = I2 (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 = U1 + U2 (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U1= U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U1 ≠ U2 )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 = R1 + R2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1:U2=R1:R2 或U 1:R1= U2:R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 = I1 + I2 (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I1=I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I1≠I2 )

2.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 = U1 = U2 (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1+1/R2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 = R0/n

4.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1:I2=R2:R1 或I1 R1=I2 R2

第八章《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

电灯泡把电能转变为光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动能,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热(内能)。

2、电能的计量

(1)电能用W表示

(2)电能的单位:焦J 千瓦时(度)kW·h 1 kW·h=3.6×106 J

(3)测量电能

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电能表(也叫电度表)计量出来。

电能表上“220V” 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伏的电路中使用;

“10(20)A”表示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应用时电流不能超过20安;

“50Hz”表示该电能表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 revs/kW·h”,表示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读数:

A、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的一位数。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B、测量较小电能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108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W = ×3.6×106J = 1.296×105J.

二、电功率

1、电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单位:瓦(W) 千瓦(kW) 1kW=1000W。

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

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空调 微波炉 电炉 电热水器 都是约1000W

电吹风机 洗衣机 约500W

电冰箱 电扇 约100W

手电筒 约0.5W

公式:P =

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P —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W — 消耗的电能—焦耳(J)

t — 所用的时间—秒(s)

2、“千瓦时”的来历

由公式P=W/t变形后,得W = P t,如果P、t的单位分别是千瓦、小时,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千瓦时(度)。

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3、额定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电灯泡上标有“PZ220V 25W”字样,表示电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25W。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当U实 = U额 时,P实 = 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 <U 额 时,P实 < 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当U实 > U额时P实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灯L1“220V 100W”,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两灯并联时,灯L1亮;两灯串联时,灯L2亮。

4、电功率的测量

理论分析证明: P = UI

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P—功率—瓦特(W),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

根据 I=U/R P=UI 得:P = UI = U· U/R=U2/R 即P = U2/R

根据 U=I R P=UI 得:P = UI = IR·I = I2 R 即P = I2 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与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③所需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小灯泡、导线。

④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在三种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U实 = U额 U实 =1.2 U额 U实 < U 额

⑤实验结论:对于同一小灯泡来说,其实际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实际电压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它才能正常发光,此时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⑥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四、电与热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因素: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流、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采用煤油的原因: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得快;煤油是绝缘体。

实验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2、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计算公式:Q = 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耳(J) ,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t—时间—秒(s)

对于纯电阻电路 Q=W=Pt=UIt= U2t/R=I2Rt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利用电热: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

防止电热: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电动机的翼状散热片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由于各种用电器都是并联的,供电线路上的电流会随着用电器的增加而变大,不要让供电线路上的总电流超过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的电流值。

①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②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2、保险丝的作用

①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作的。

保险丝电路符号:

②保险丝保险原理:当电流过大时,它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③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④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工作电流。

⑤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六、生活用电常识

1、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灯座、开关、用电器。

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2、火线和零线

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用试电笔可以判断哪条是火线。使用时,如果被测导线是火线,电流经过笔尖、电阻、氖管、弹簧,再经过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线,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氖管就会发光。

如果笔尖接触的是零线,不能形成闭合电路,氖管中不会有电流,也就不会发光。

试电笔中电阻的作用十分重要。试电笔中的电阻约有一百万欧姆,所以,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不会伤害人体。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三线插头其中的一条接火线(通常标有L字样),一条接零线(标有N),第三条(标着E)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大地相连。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

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就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①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②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大地,人体、导线、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5、触电的急救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第九章《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2.磁性:磁体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的物质。

3.磁极:磁体上磁性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的磁性强,中间弱。

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极)。

4.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绕制的电磁体,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减小阻力,以提高运行速度。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二、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磁感线的方向: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说明:①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②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③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④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⑤磁感线不相交。

5.地磁场: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不重合,这个现象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奥斯特是世界上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