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形容牡丹的高贵诗句 牡丹最美诗词

李清照写的诗

唐 唐彦赏牡丹一首谦

李清照写的诗如下:

形容牡丹的高贵诗句 牡丹最美诗词形容牡丹的高贵诗句 牡丹最美诗词


形容牡丹的高贵诗句 牡丹最美诗词


《牡丹·庆清朝慢》咏牡丹诗

李清照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竚,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 一番风露晓妆新。娇娆艳态, 妒风笑月, 长殢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词一开篇就出语不凡,作者用整齐对偶的句子,为全词烘托出一种典雅富丽的气氛。作者是从牡丹的华贵入手铺展全篇的。“禁幄低张,彤阑巧护”,“低张”、“巧护”,使人们对牡丹爱护之情油然而生。“就中独占残春’,一个“独”字见牡丹之地位,看出她是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的名花。

接着笔锋一转,直接刻画牡丹的形象:“容华淡竚,绰约俱见天真。”词人用“淡伫”、“绰约”,形容牡丹的可爱,说牡丹的美丽天质象姑射山中的仙女一样,同时也充分显示了白牡丹淡雅高贵的气质。“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等到百花败落后,经过风拂露洗,牡丹就象刚扮晨妆的丽人一样。这句仍是写牡丹的美丽姿容。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这三句转向了对红牡丹的描写。红牡丹象雍容华贵恃其倾国美色而骄傲得无所顾忌的女子,她戏弄,常常向太阳神撒娇,不让离去,这就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她娇艳华富的姿态。

牡丹有多种颜色,这里词人只选用了红白两种颜色,加以鲜明对比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风姿。但“淡妆浓抹总相宜”,同样被人们所喜爱。

白牡丹的诗句

1. 关于白牡丹诗句(赞美白牡丹的诗词)

关于白牡丹诗句(赞美白牡丹的诗词) 1.赞美白牡丹的诗词

1、《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

2、《红白牡丹》 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3、《白牡丹》 宋·张明中 看诗醉眼便醒苏,索句吟花一字无。

虢国夫人呈素面,滕家仙子削琼肤。

4、《多叶白牡丹一干两花其一重台其一每叶之上间》 宋·周必大 品极王封壶有妃,其馀国艳视诸姬。上黄牡丹之艳丽之的地位在诗人们的笔下真是要羡煞百花。白居易的这首《白牡丹》却是个例外:贵紫知,藏白分青合付谁。

5、《白牡丹》 唐·裴士淹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6、《裴给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诗)》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7、《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唐·王建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柔腻于云惜牡丹 白居易(唐)叶,新鲜。

8、《偶得牡丹之白者赋之》 宋·赵蕃 梅花当冬吐冰雪,古今已复称高洁。春风草木争宠光,尔乃白乎无得涅。

9、《白牡丹》 唐·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10、《白牡丹》 唐·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 11、《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唐·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12、《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唐·徐夤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13、《和孔密州五绝 堂后白牡丹》 宋·苏轼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

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14、《赵园看白牡丹》 宋·陈郁 园林物物挟春光,独许名花压众芳。雨艳寒轻清入骨,雪肤香蒙白含间。

15、《次韵梁粹秋日白牡丹》 宋·方岳 自掩窗纱护夕阳,碧壶深贮溜晴光。

可曾见此春风面,净洗铅华试晓霜。

16、《去岁得黟江县牡丹数种今年开一枝盖白者谱中》 宋·韩元吉 黟江新样水晶球,冰雪肌香体更柔。弹压风光知,酴醾玉蕊见应羞。

17、《白牡丹》 宋·欧阳修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

18、《安福殿千叶双头并枝白牡丹歌》 宋·宋庠 三月春风满瑶水,珍丛瑞薄纷难纪。皭若兹花四照中,扬蕤独茂千龄祉。

19、《白牡丹》 宋·王镃 翠云低护玉楼台,露洗香苞逐渐开。

昨夜赏花人酒醉,月中错认水晶杯。

20、《子上持豫章画扇,其上牡丹三株,黄白相间盛》 宋·杨万里 暄风暖景政春迟,开尽好花人未知。轮与狸奴得春色,牡丹香里弄双儿。

21、《白牡丹》 宋·叶茵 洛阳分种入侯家,魏紫姚黄谩自夸。

素质不为颜色污,看来清得似梅花。

2.关于牡丹的诗句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3.白居易的《白牡丹》的诗及诗意

白牡丹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2. "露浓花瘦愁不胜,泪眼相看千行泪。" -- 秋瑾《牡丹》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诗意

① 东宫白赞善:即指作者自己,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东宫:封建时代,皇太子起居的地方。为侍奉太子而设立的官职,称为东宫官。赞善大夫,官名,唐代始设置;有左右赞善大夫,各五人,执掌侍从、护养等事,是一种闲职。

②朝官:指供职朝廷的官员。

缘于白花的颜色素淡,冷若冰霜吗?但它却也有牡丹的芳名啊?这是诗中前两句对牡丹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长得冰肌玉肤却独处一隅遭人冷落的冷美人。诗的后两句,直抒胸臆,以花喻己,原来此诗写于“元和十年,作于长安”,当时白居易年四十四,官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年是白居易仕途发生变故的一年,曾因上书言政,遭宰相所恶。六月间,即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看来是写于被贬之前,作者对当时的处境表示不满,借花自况,以白色的比拟自己,虽有芳名,但却受人冷遇,开出的只是一支伤心花。 这种情感在他的另一首《白牡丹》中也有流露:“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白居易见到白牡丹无人赏识,顾影自怜,感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这是大多数文人绕不开的一个情结:他们满腹才华,希望能为建功立业,但现实的残酷常让他们失望彷徨苦闷,只好借助手中的一支笔以浇块垒。

4.关于牡丹的十首诗

1、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译文:庭前的芍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2、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东风看牡丹。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3、惜二首 唐代: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4、惜二首 唐代:白居易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译文:暮春时节冷雨萧瑟,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凄凉的处境。

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5、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译文: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6、卖残牡丹 唐代: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译文: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宫上林苑,王孙贵族才为没有买而遗恨。

7、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8、牡丹种曲 唐代: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译文: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苗。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公子哥儿和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9、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译文: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10、昭君怨·牡丹 宋代: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译文: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

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现在)与芍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昔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5.白牡丹的古诗加大意

1、《裴给事宅白牡丹》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译文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译文

长安的富豪权贵们惋惜春天将尽,竞相赏玩街西的紫牡丹。而在月光洒落,冷露空滴的花园里,却无人趁着月光观赏幽雅的白牡丹。

3、《白牡丹》(宋·叶茵)

洛阳分种入侯家,魏紫姚黄谩自夸。素质不为颜色污,看来清得似梅花。

译文:

牡丹被从洛阳贬谪后,就开始被栽种到官宅侯门,姚黄魏紫这两种牡丹就被炫耀夸赞。而白牡丹质地纯洁不被颜色玷污,看起来就如梅花一样清雅。

的诗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 唐朝·罗隐《》

作为传统花卉之一,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吸引了无数诗人的赞美和歌颂。以下是一些关于的诗句:

1. "漫唐 皮日休天芳菲丽春宵,烂漫牡丹舞夜袍。" -- 杨万里《牡丹》

4. "红粉佳人照镜台,花开富贵正当年。" -- 白居易《琵琶行》

5. "半窗风雨凄凄切,满院芬芳气袭人。" -- 陆游《牡丹亭》

6. "溪边牡丹占优势,春雨晚来草色新。" -- 王之涣《牡丹》

这些诗句展现了的美丽、娇艳和寄予的情感,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以及对于所带来的喜悦和愉悦的描绘。作为文化和诗意的象征,在诗词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描写的诗句:

天下真花独牡丹。——邵雍《洛阳春·邵雍》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

客中初夏,飞燕双飞去。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王维《书事》

牡丹初放,折一枝伴红雪。——姜夔《一萼红·丙午春赤城韩竹闲题》

曾为名花寿,今日款款开。 ——王禹偁《谷隐寺》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关于牡丹的诗句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唐 刘禹锡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重华直至牡丹芳,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唐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唐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艳,

独占人间香。

牡丹诗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

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

同似吾君忧稼穑。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白居易描写盛开的句子:惜!真的很令人怜惜!

唐诗精选之红牡丹:这首诗这要描写,牡丹红开,红艳无比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

【原文】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如下:

1、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一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2、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东风看牡丹。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3、《牡丹》唐 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4、《9、天真无处窥神化,栏畔新妆却自羞。牡丹》唐 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5、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白居易《牡丹芳》

翻译: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

6、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杜安世《玉楼春》

翻译:三月的开得格外的艳丽,人世间都充满了壮观的春天的景象。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

惜二首 白居易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当属唐朝的刘禹锡的《赏牡丹》

唐 李正凡

刘禹锡〔唐代〕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译文】

庭前的芍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注释】

牡丹: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后以木芍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赏析】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和芙蕖。芍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以后,“牡丹始盛而芍之艳衰” (王禹傅《芍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比作“近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对芍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写芍,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儿,较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就写到过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相赠的欢乐场面,而同时期却不见有关牡丹的记载。所以宋代韩琦在《北第同赏芍》中写道:“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到了唐代执政以后,“牡丹始盛而芍之艳衰”,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把芍比作近侍。芍地位的下降,刘禹锡认为其格调不高,所以说芍虽妖娆而无格。

芙蕖,即荷花,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经常以清高洁净面目出现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刘禹锡觉得它虽纯洁却寡情。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儿进行了评赏:芍的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冶无格”;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清高洁净,但却冷艳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可谓做足了铺垫,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的诱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创作背景】

牡丹是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

【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的“汉寿城春望”。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如下:

1、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何人不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3、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4、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5、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6、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7、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8、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艳,独占人间香。

9、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百枝绛点灯煌煌。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10、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诗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唐朝·李白《清平调·其一》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 宋朝·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唐朝·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 宋朝·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句可能还有很多。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诗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唐朝·李白《清平调·其一》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 宋朝·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唐朝·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 宋朝·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句可能还有很多。

赞美牡丹的古诗句

2、《裴给事宅白牡丹》(唐·卢纶)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3. "牡丹芍郁金香,开放时节雨声凉。" -- 林则徐《下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7.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袁枚《牡丹亭序》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苦寻常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赞美牡丹的诗句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1、山丹丽质冠年华,复有余容殿百花。

韦庄

2、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3、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4、国艳天然,造物偏锺赋。独占风光三月暮。声名都压花无数。

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6、牡丹为春晚,芍虽繁只夏初。

7、、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8、几时流落在人间,半间仙露,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

10、洛浦风光烂熳时,千金开宴醉为期。

11、洛阳地脉花最宜,至尽犹为天下奇。

12、何人不爱,占断城中好物华。

13、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焕双明。

14、绿烛间红花,绝艳交相照。

赏牡丹15、国色朝酣酒,天香也染衣。

16、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翦牡丹。

17、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蔬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落后有作

孙鲂

未发先悉有一朝,如今零落更魂销。

青丛别后无多色,红线穿来己半焦。

蓄恨绮罗犹眷眷,薄情蜂蝶去飘飘。

明年虽道还期在,争柰凭栏乍寂寥。

牡丹诗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刘禹锡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