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乌江榨菜315曝光 乌江榨菜888元

乌江榨菜被列入不推荐产品名单,对人体健康是否会产生影响?

乌江榨菜被列入不推荐产品名单,对人体健康是否会产生影响?

乌江榨菜315曝光 乌江榨菜888元乌江榨菜315曝光 乌江榨菜888元


一、乌江榨菜被列入不推荐产品名单是怎么回事?

有媒体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名为2021年十大不推荐产品,其中乌江榨菜的一款产品被评为第二名,理由是这款产品当中的钠含量和甜味剂含量比较多,对于这份排名,乌江榨菜方面并不承认,很快这家企业就做出了回应,表示乌江榨菜的产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钠元素以及甜味剂含量都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随后这家企业还把相关的检测结果公布了出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

二、这件事对人体健康是否会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钠是我们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元素,可以维持人体正常运转,保持酸碱平衡,但是过量的钠则会导致人体出现高血压以及代谢紊乱。甜味剂则是一种添加剂。所以乌江榨菜种的钠和甜味剂一旦超标,有人如果经常吃的话,那么身体势必会出现不适的症状,因此这是属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

三、这件事对这家企业的影响大吗?

这件事是在315期间被爆出来的,虽然乌江榨菜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但是广大消费者却认为这件事不是空穴来风,所以现在有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不再购买乌江榨菜的产品了,所以这件事对这家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315这样的日子里,一旦有任何一家企业被曝光,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大家还是希望这件事能够有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来说明一下,否则仅是企业的声明很难让人信服。不过还是希望这家企业要做良心企业,最好不要辜负大家的信任。

恶心!消费者曝称乌江榨菜里吃出脚指甲,商家是如何回应这件事的?

商家并没有进行回应,但是生产这个食品的厂家对此进行了回应:对于消费者所说的异物,那么很有可能是这个青菜头的根茎,对于具体是什么,目前已经没有办法检测和查证,因为这个疑似脚趾甲的东西已经被消费者丢弃。

我们先来看一下事情的经过,然后对这个事情进行一定的分析。

(有一个消费者在吃榨菜的时候,他拍了一个照片,说这个非常硬,而且比较像脚趾甲的,随后发布在网络媒体上,最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一个热议。)

生产厂家给出的处理方案:生产厂家愿意给这个消费者王先生寄一些榨菜作为补偿。

公司的监管人员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第一时间跟消费者进行了沟通,目的是消除误解。同时生产厂家,对于这一起事件也表达了深深的歉意,之后他也会在日常生产当中对这个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进行优化,减少这个青菜头的根系残余,也要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人工的干预,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在网络和媒体上已经有多人进行转载和报道,对于生产厂家他们也对此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避免这件事情继续受到较大影响。

第一,公司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根据公司相应的人员进行回应,现在的榨菜生产其实都是自动化生产的,按照这个生产流程来看,在生产产品的过程当中,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这个脚趾甲以及其它的异物的。

第二,公司会加强这一个品控,力争以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食品体验。

对于榨菜生产企业来说,他们的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他们会坚持把精品战略放在首位,争取将产品质量方面做到精益求精,让每一个产品要经过严格把控以后才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除此之外生产企业他们特别注重这个食品标准和品质标准,不管是采购腌制还是产品出库,他们都有一系列的一个流程,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食品。

小贴士:

我们作为消费者在买到一些食品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一些异物或者危及到这个食品安全的,我们可以将这个食品保留好,然后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者拿着这个商品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以来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选择丢弃。

翻车?消费者曝称乌江榨菜里吃出脚指甲,乌江榨菜究竟还能不能吃了?

还能吃,没有太大问题。

乌江榨菜吃出脚趾甲被人送上热搜,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很多人担心榨菜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说以后再也不敢吃乌江榨菜。其实要理性的看待这个事件,没有必要草木皆兵,乌江榨菜还能吃,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这个事件在微博上爆出以后,厂家很快给出回应,称吃出来的异物是榨菜茎,不是脚趾甲。如果消费者不认可这种说法,可以提供新的证据。

乌江榨菜是一个老牌的大企业,生产工艺比较先进,生产流程已经实现现代化,而且对卫生有比较高的要求条件,这个企业的管理是比较到位的,不会存在太严重的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其他消费者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偶发事件而把乌江榨菜全盘否定。这个品牌的榨菜还可以吃,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也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这个消费者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视频,以后再也没有了后续在厂家给出回应以后也没能提供新的证据,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都更倾向于厂家的说法,认为那个异物是榨菜茎。吃地新鲜榨菜的人都知道,榨菜茎确实有类似于指甲的皮存在,它出现在腌好的榨菜中也很正常。商家回复可以知道,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事件,经查证以后确实是榨菜茎。

虽然在这个事件发生以后,乌江榨菜给出明确回复说里面出现了这个异物,不是脚趾甲,但这件事的发生也给乌江榨菜敲响了警钟,让他在以后的生产中更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更注意产品的质量,肯定不想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从这个角度看以后乌江榨菜的质量只会更好,更安全,所以说乌江榨菜还可以吃。

涪陵榨菜:躲过“酸菜劫”,陷入“钠”争议

撰文 / 程靓

编辑 / 杨洁

一年花了2.4亿品牌营销费、产品提价、卖出了“天价榨菜”之后,涪陵榨菜还是陷入了“增收不增利”局面。

“榨菜茅”涪陵榨菜,最近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央视“315晚会”揭开的土坑酸菜事件引发了泡腌菜行业的震动,而就在同一天,珠江经济台联合《消费者报道》杂志也发布了一份“2021年度十大不推荐产品”名单,其中涪陵榨菜旗下的主产品乌江榨菜因钠含量过高名列其中,该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涪陵榨菜不得不迅速出面澄清,称被点名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后,涪陵榨菜还紧急推出了轻盐版新品。

作为其“ 健康 路线”的落地计划,在3月22日推出乌江轻盐榨菜的发布会上,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周斌全提出了“双拓”战略,“以榨菜为原点,开启拓品类、拓市场的‘双拓’战略,进而实现从‘小乌江’到‘大乌江’的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把涪陵榨菜公司打造成为产值突破百亿元、利税突破20亿元的产业集团。”

但年营收目前还不到30亿元的涪陵榨菜,实现自己的“百亿”目标并不轻松。

涪陵榨菜在品牌营销上,一向舍得投入。早在2007年,为了打开市场,它花费上千万元,在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投放了广告,并签下知名男星张铁林担任代言人。随着一句“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的广告词,涪陵品牌和其乌江榨菜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扩展开来。

在2021年,涪陵榨菜的销售费用由2020年的3.68亿元上升至4.75亿元,同比上升29.08%;其中品牌宣传费由2020年的210万元上升至2021年的2.4亿元,占销售费用比例为50.57%,同比上涨了113倍。

但涪陵榨菜花了大手笔投入去维护的品牌,却因“315”的一张榜单,而被暴击。

在3月15日当天,涪陵榨菜遭遇了今年开年以来的最低价,以28.87元/股报收,跌幅9.87%。从3月16日起,其股价开始有所回升,截至3月26日收盘,涪陵榨菜报价31.40元/股,跌幅2.03%,总市值为278.72亿元。相较其2021年2月总市值410亿元的高点,已经蒸发了超过130亿元。

在澄清钠含量争议后不久,涪陵榨菜的轻盐产品也迅速面世。

3月22日,涪陵榨菜在集团总部举行了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减盐30%以上的乌江轻盐榨菜。涪陵榨菜集团总经理赵平表示,新品在满足消费者对 健康 饮食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将引领行业正式进入 健康 轻盐的时代,“今年春节以后,升级版乌江轻盐榨菜开始试销,在16个预售城市中,短时间内就销售了2亿包。”

此前,据《 财经 天下》周刊观察,同样80g的榨菜,乌江榨菜根据口味的不同,含钠量有所区分,但大多都高于其他品牌。如乌江榨菜酱香、清香、酸辣口味含钠量分别为2165毫克/100克,麻辣口味则是2558毫克/100克;而吉香居原味含钠量为1492毫克/100克,鱼泉榨菜原味含钠量为2120毫克/100克。

而推出轻盐产品后,根据淘宝官方旗舰店数据显示,同克重的旧版乌江榨菜钠含量为2558毫克/100克,涪陵榨菜旗下70克袋装乌江轻盐榨菜钠含量则已降至700毫克/35克。

(图/涪陵榨菜淘宝官方旗舰店截图)

更为关键的是,以轻盐榨菜为标志,涪陵榨菜的多元化战略,也要更进一步。周斌全在发布会上表示,“双拓”战略中的“拓品类”,即通过从专注榨菜品类,拓展到乌江调味菜、乌江泡菜、休闲零食、豆瓣酱等品类协同发展;“拓市场”则是从家庭消费市场,拓展到餐饮市场和食品工业消费市场,形成榨菜、下饭菜与休闲零食、酱类互相跨界。

但是,仅仅靠这些,涪陵榨菜能够抓住消费者的“胃口”吗?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推荐, 健康 成人每天钠的摄入量为2200毫克,约等于5克盐。而一般来说,固体食物中钠超过600毫克/100克,液体食物中钠超过300毫克/100克的食品都属于高钠食品。据此测算,减盐后的乌江榨菜新品仍旧属于高钠范畴。

“一直都觉得榨菜这种小食不太 健康 ,口味重添加剂可能也放得多。很多时候就是个增味剂,配着素菜和粥吃的。不会多吃,一个月最多买一次。减盐新品对我来说可能就是尝个新。”正在减脂瘦身的95后杨萌萌对《 财经 天下》周刊说。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榨菜赛道本身不具有大 健康 标签,未来增长也已触及天花板,而涪陵榨菜推出的减盐新品对 健康 而言意义不大,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口感。”

作为榨菜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涪陵榨菜长期依赖的增收利器,就是提价。从2008年至今,涪陵榨菜已经涨价了12次。在去年,还有网友发现,在部分网店中,涪陵榨菜推出的一款“五年沉香礼盒装”榨菜,净含量为900克,售价却高达1521元,堪比茅台。但随着公司利润增速下滑,涪陵榨菜的“提价”策略似乎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涪陵榨菜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同比增长10.82%至25.19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52%至7.4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8.49%至6.94亿元。2021年,榨菜产品收入占比达88.39%,但是成本却同比上升了26.81%,毛利率下滑了5.01%。

对此,公司解释称,是由于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料青菜头在2021年年初收购价格猛涨、原料价格畸高,年中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引起包装、辅材等价格大幅上涨,消费品行业在生产端承压,而在销售端,经销体系挑战加大,也面临着社区团购等新渠道的较大冲击。

涪陵榨菜在财报中表示,青菜头及榨菜半成品受市场供需影响,2021年度价格分别同比上涨约80%和42%,造成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涨了约13%。

涪陵榨菜的经营模式十分简单,就是公司通过收购青菜头,加工成袋装榨菜,再出售给经销商回收现金。而重庆涪陵地区生产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青菜头,这就成了涪陵榨菜特有的一道护城河。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涪陵榨菜,市场占有率多年来稳居国内首位,是毫无争议的行业龙头,在资本市场上还一度被称为“榨菜茅”。

从2010年到2021年,公司的营收从5.45亿元增至25.19亿元,增长了362%;归母净利润从0.56亿元增至7.42亿元,增长了1225%。在2021年,涪陵榨菜的榨菜品类毛利率达到了54.80%,同年的2月19日,涪陵榨菜盘中上摸至53.90元的高点,总市值也突破410亿元。

但在2021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就已经出现了“增收不增利”,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73%,但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17.92%和19.22%。值得注意的是,涪陵榨菜的存货余额在2018年末为3.3亿元;到了2021年前三季度,已增长至4.82亿元。库存量的规模增加,似乎意示着涪陵榨菜开始“不好卖”了。

为了提高营收,涪陵榨菜决定涨价。去年的11月14日,涪陵榨菜宣布对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涨价幅度为3%-19%不等。提价之后,涪陵榨菜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虽然环比出现了下降,但净利润却从第三季度的1.27亿元增长至2.38亿元。

据公告及川财证券研究所报告统计,自2008年至今涪陵榨菜的12次提价中,其中有4次是直接涨价,即直接提高了榨菜产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提价幅度最高达19%;其余8次为调整克重或包装等的间接涨价。

在原材料不断涨价、成本承压的情况下,国内包装榨菜市场却已经逼近了天花板。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9年,国内包装榨菜市场规模从37.79亿元增长至66.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8%,但有机构预测,其在2020-2024年内年复合增长率将下降至8.23%。而涪陵榨菜作为业内的绝对龙头,其市场份额的增长空间也已经非常有限。

多重压力之下,“提价”覆盖掉成本压力,也成为涪陵榨菜的无奈之举。当年很多人印象中只要几毛钱的袋装乌江榨菜,单价已经一路上涨到了将近4元,甚至在去年还出现了高端化的“天价榨菜”产品。

据《 财经 天下》周刊观察,在目前北京的传统商超渠道中,涪陵榨菜旗下乌江榨菜产品价格已普遍高于其他品牌。虽然乌江榨菜与吉香居、鱼泉榨菜都有推出售价3.5元/袋的80g榨菜,但是乌江榨菜将不同口味及克重划分更细,定价也不尽相同。

例如,同为一袋70g的原味榨菜,乌江榨菜售价为3.2元,而鱼泉榨菜售价为2.5元;以罐装销售的300g乌江榨菜下饭菜售价为13.8元,吉香居下饭菜则是266g加赠40g(共306g)售价13.8元。

“去年1月初,我在天猫超市买了2包150g的乌江涪陵脆口榨菜,原价3.5元/包,实际支付优惠为3.33元/包。但是现在点进同一个链接同一款产品,已经变成了原价5.5元/包,折后4.4元/包的130g榨菜了。”90后消费者鲍晓果说。

(图:受访者提供)

在去年年底涪陵榨菜提价时,朱丹蓬也曾对《 财经 天下》周刊直言,涨价对涪陵榨菜的阶段性利润增长或许有所帮助,但对2022年的业绩及更长远的提升,却未必有用。

根据光大证券报告,伴随提价,涪陵榨菜的销量出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涪陵榨菜价格同比上升8%,销量下滑了4%;2020年,经过2019年的市场价格消化,销量表现并不明显,而到了2021年,价格上涨13%时,销量再次下滑2%。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对《 财经 天下》周刊表示,“过度提价会引发和提升产品的替代效应,现在的涪陵榨菜涨价空间已经逐步收窄,调价手段还需慎用。并且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即使是受成本影响的调价,在成本下降后,公司也不太愿意进行降价。”

但涪陵榨菜,也仍然“不差钱”。

根据欧睿数据,以零售额计,包装榨菜市场集中度在2008年至2019年保持稳步提升,从2008年的46.15%升至2019年的72.2%。而涪陵榨菜的市场份额更是从2008年的21.28%,较第二名鱼泉榨菜的9.56%高出一倍以上;到2019年的36.41%,较第二名鱼泉榨菜的11.5%高出两倍以上。

能成为榨菜行业的巨擘,涪陵榨菜也离不开背后的大股东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5.26%,为涪陵榨菜的实际控制人。

(图/《 财经 天下》周刊摄)

同时,涪陵榨菜也有着众多小食难以企及的高毛利率。其主营产品榨菜和萝卜,即便在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降均超5%后,也分别高达54.80%和49.05%,二者都远高于在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6.46%至23.89%的康师傅泡面。

“涪陵榨菜肯定是不差钱的,公司本身的经销模式也是先打款、后发货。而且,它的龙头地位和市占率在那里摆着,吃十年老本可能都没有问题。只是它需要突破自身天花板,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等去做其他项目的布局。”朱丹蓬说。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1%,资产总计77.49亿元,负债为5.81亿元,账上拥有的货币资金为30.86亿元,不存在任何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据界面新闻报道,2021年涪陵榨菜分红已达到5.77亿元,占同年净利润的77.76%。并且,在2021年,涪陵榨菜还完成了32.8亿元定增募资,用于新增20万吨榨菜产能。

“涪陵榨菜在业绩增收不增利、主营业务见顶的情况下还在继续扩产能,是为了巩固市场占有率,这是企业维护市场地位的必要之举,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性动作,而大手笔分红和理财,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关切的支持股价和提升盈利的诉求。”柏文喜说。

实际上,在推出轻盐产品,讲“ 健康 餐饮”故事前,为了摆脱品类单一对公司业绩的束缚,涪陵榨菜也一直在试图开拓第二增长曲线。2014年,公司开始布局多元化发展,先后推出萝卜和海带丝等产品;并于2015年斥资1.29亿元,收购了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宣布进军泡菜领域。但在2021年,其榨菜产品带来的营收占比仍然达到了88.47%,泡菜等产品在公司总营收中的贡献,仍然还微不足道。

当时,涪陵榨菜的回复是,微量添加萝卜,并非对冲成本,而是对市场进行调研测试,为满足消费者对口感要求更饱满的需求而定;公司使用的萝卜,是东北辽宁凌海的原产地萝卜,主要质量指标远优于一般蔬菜市场的萝卜;凌海萝卜运到重庆涪陵,其成本不比榨菜低。但从中看来,涪陵榨菜里掺入“萝卜”,似乎并不被广大消费者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涪陵榨菜在2021年度财报中显示,2022年公司面临高质量快速发展与销售瓶颈的矛盾,为解决当前困境,公司将以“销售突破,实现增长”为首要战略任务,而其中重点工作就包括了狠抓榨菜调价、 健康 、拉新三大增长点,落实终端调价、升级换版、国潮与 健康 宣传三大关键动作。

涪陵“榨茅”,在提价手段之外,到底还能不能讲出新的故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萌萌、鲍晓果为化名)

榨菜工厂违规生产过程曝光乌江涪陵榨菜如何回应的?

榨菜工厂违规生产过程被曝光 ,乌江涪陵榨菜:不是我们 已举报。

“如果榨菜都是这样的环境生产出来的,我永远不会再吃,希望对生产厂家进行严惩。”日前流传在网络的一段视频,曝光了榨菜的生产过程,有网友如此评论。对此,乌江涪陵榨菜生产厂家回应称,视频中被曝光的为黑作坊生产的“五香榨菜”,并非涪陵榨菜的产品,针对此事已经向有关部门举报。

图为榨菜工厂违规生产过程视频截图

看到网友在微信群转发的一段两分多钟的视频,曝光了某榨菜加工厂生产过程。可以看到,加工车间里脏乱不堪,工人的操作手法令人作呕。视频中,一大堆榨菜堆在水泥地上,一名女工人正用脚将散落在旁边的零星榨菜往榨菜堆里踢,一名穿着雨鞋的男子用耙子在堆放在地上的榨菜中来回搅拌。拍视频的男子反复笑着介绍:“新鲜的,这就是五香榨菜,整的真厉害,拌均匀些,多加些辣椒面……”在车间的其他地方,数十箱已经装好的榨菜堆放在一起等待运走。工人对脏污的生产过程已经习惯,平静地面对拍摄,所有人均没有口罩、帽子、手套等视频生产车间常见的卫生防护设施。

图为榨菜工厂违规生产过程视频截图

在微博中,这段视频同样流传甚广,至少有数万点击量。乌江涪陵榨菜在网友的评论中回应称,“该视频中产品非乌江榨菜,视频中声音实为‘五香榨菜’,请大家不要传遥。我公司一直以来都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规范生产,公司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从视频看,是不法黑作坊生产的劣质散装榨菜,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我公司已向相关部门举报反馈,请求严厉打击”。

图为榨菜工厂违规生产过程视频截图

乌江涪陵榨菜公司,一名值班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看到网络上的视频,可能会对榨菜生产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经过初步了解,视频中的榨菜厂家可能是浙江的一家小作坊,公司已经派人赶往当地。“我们公司都是自动化生产车间,不会在地上拌料,而且已经在微博上将正规的生产流程以视频的形式公布出来,就是为了和小作坊作对比。”

来源:法制晚报(北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