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串联稳压电路 串联稳压电路的组成

简述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是什么

串联型稳压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稳压电路,它通常由一个稳压开关、一个调节电阻和一个整流二极管组成。

串联稳压电路 串联稳压电路的组成串联稳压电路 串联稳压电路的组成


在这种电路中,稳压开关通常是一个可控硅开关,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的开合来控制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稳压开关会自动断开,使输出电压降低;当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稳压开关会自动闭合,使输出电压升高。

调节电阻的作用是调整稳压开关的断开电流,从而调整输出电压的精度。整流二极管则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使得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是通过稳压开关、调节电阻和整流二极管的协同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能够保持在设定值附近,从而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

串联稳压电路分析

串联稳压电源,即利用串联于电路中的调整管Q1进行动态分压而使负载得到稳定电压的电路。

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TF1降压后,由D1硅堆进行桥式整流,得到脉动直流,然后由C1滤除其交流成份,得到直流电压。

R1为Q1的上偏置电阻,Q1因此得以导通,向负载供电。电阻R2、R3、R5、可调电阻R4、稳压二极管D2组成桥式电路。R4动端电压等于D2稳压值时,电桥平衡,Q2截止;或者R4动端电压低于D2稳压值,虽电桥不平衡,Q2处于反偏截止,Q1即流过的较大的电流,Q1相当于一个电阻值减小的电阻,给负载RL供电及给电容C3充电。随着C3电压越来越高,当电压超过设定的稳压值时,R4动端电压比D2的稳压值要高,电桥这次的平衡被打破后,使Q2导通,导致Q1的基极电流减少,Q1发射极电流减少,Q1相当于电阻值增大,于是RL两端的电压降低。如此往复,使输出电压V0保持稳定。

电容C2有两个作用,一是使Q1的基极电压变化平稳,二是进一步滤除电源中的交流波纹。电容C3为减小电容内阻、平稳输出电流而设。

调节可调电阻R4的位置,可以改变RL的输出电压。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改变调整管CE极的电压降来实现稳压的,当输出电压因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时取样电路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化,并经比较放大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压来改变其CE极的电压降,如果输出电压升高,则调整管的CE极电压降增大,输出电压降低,反之升高

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怎么接

将需要带动的负载一头接入稳压器输出端口,需要检查电线是否接牢即可。

1、拆开稳压器包装,打开后部接线的盖子。

2、把电线剥开,用螺丝刀拧开写有输入端一头,然后分零火线并拧紧。

3、将接好电线另外一头接入或插入插板上或者接入空气断路器中。

4、将需要带动的负载一头接入稳压器输出端口,需要检查电线是否接牢即可。

串联型稳压电路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串联型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串联型稳压电路是一种电路结构,其中一个或多个稳压元件(如Zener二极管,稳压三极管,稳压IC)与负载相连。当输入电压变化时,稳压元件会调整其输出电流,以维护输出电压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串联型稳压电路通常用于需要稳定电压输出的应用中,如电源电路,仪器仪表等。

串联型稳压电路,基准电压和取样电压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1)电路的基准电压电路由R和Dz组成;比较放大电路由T2、T3、RE组成;调整电路由Rc、T1组成;取样电路由R1、R2、R3组成。

(2)设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为Uz,因为比较器两输入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有:

U0min(R2+R3)/(R1+R2+R3)=Uz

U0max(R3)/(R1+R2+R3)=Uz

可以算出输出电压U0的调节范围为:

U0min=Uz(R1+R2+R3)/(R2+R3);

U0max=Uz(R1+R2+R3)/(R3);

即U0的调节范围为:

Uz(R1+R2+R3)/(R2+R3)≤U0≤Uz(R1+R2+R3)/(R3);

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源主要由以哪四部分所组成?

典型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是由调整电路、取样电路、基准电源和比较放大电路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串联型稳压电路,除了变压、整流、滤波外,稳压部分一般有四个环节:调整环节、基准电压、比较放大器和取样电路。

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电压V0变化时,取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0的一部分馈送回比较放大器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产生的误电压经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自动地改变调整管集—射极间的电压,补偿V0的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集成线性

如果将前述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全部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加以封装后引出三端引脚,就成了三端集成稳压电源了。

正电压输出的78××系列,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其中××表示固定电压输出的数值。如:7805、7806、7809、7812、7815、7818、7824等。

指输出电压是+5V、+6V、+9V、+12V、+15V、+18V、+24V。79××系列也与之对应,只不过是负电压输出。

这类稳压器的输出电流为1.5A,塑料封装(TO-220)功耗为10W(加散热器);金属壳封装(TO-3)外形,功耗为20W(加散热器)。

线性串联

这种稳压电路的主回路由调整管T与负载相串联构成,且T工作在线性状态,故称为线性串联式稳压电路。

输出电压Vo=VI-VCE,其变化量由反馈网络取样,并经放大电路(A)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T的基极电压,从而改变调整管T的VCE大小。

当输入电压VI增加(或负载电流Io减小)时,导致输出电压Vo增加,随之反馈电压VF=R2Vo/(R1+R2)=FvVo也增加(Fv为反馈系数)。

VF与基准电压VREF相比较,其值电压经比较放大电路放大后使调整管的VB和IC减小,于是调整管T的c-e间电压VCE增大,使Vo下降,从而维持Vo基本恒定。显然,这是电压负反馈电路基本性能。

典型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是由调整电路、取样电路、基准电源和比较放大电路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其框图如图Z0721所示。

采样、基准、误放大、调节器

串联型稳压电路是靠调整管C、E两极间的电压来实现的是否正确?

只能说是对一半吧,确实需要靠调整CE压降来控制输出电压,但这种调整不能直接,只能间接。

然而这之后有两种方案实现稳压,一种方案是常见的NPN管子。

这种方案靠Ube的0.7V对CE压降间接控制,稳定性高,但效率捉急。

另一种是PNP的,这里就略去。

简单的单管串联稳压电路是让三极管的基极稳定在某一电压值,发射极的电压比基极电压低0.7V输出电压,基极电压稳定,那发射极电压也稳定。

完全错误。是靠控制基极电压来实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