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日长睡起无情思 日长睡起无情思拼音

日长睡起无情思:心闲身懒,时光缓慢,连书都懒得翻|周末读诗

在夏天,我们吃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西瓜。

日长睡起无情思 日长睡起无情思拼音日长睡起无情思 日长睡起无情思拼音


上午在院子里晒一大盆水,在过风的门道铺一张凉席。

土墙上阳光响亮,槐树悄悄递出幽香。烈日荫浓,昼长人静。

小孩子不肯睡午觉,寻蝉蜕,玩石子,偷摘葡萄,掐南瓜花,溜去河边玩耍……

我得到过夏天和一个童年。

撰文 | 三书

01

午睡初起人慵懒

午睡初醒的一刻很神秘,常常想不起自己是谁,不知道是在哪里,仿佛搁浅在忘川,河岸上一片素白。几张熟悉的脸,一些声音的碎片,隔世般遥远地浮现。世界像朦胧的剪影,窸窸窣窣围上来,你睁开眼睛,穿上你的身体,你睡起,带着深深的倦意。

如果闲居,像这首诗,那你不必着急,可1.有关夏天的诗句大全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发一会儿呆,什么也不想地漂在那个时辰,或看行云从窗外航过,或跟随某个声音,直到它消失如往事,或感觉微风拂过肌肤,记住那感觉……能够这样偶尔发呆,该有多好。

这是诗人杨万里平常的一天。春去夏来,这是梅子成熟、芭蕉舒展的季节。午饭后,吃了几颗梅子,日长人倦,不觉闲眠。不知睡了多久,似乎很长时间,又似乎很短,醒来齿间仍感到梅酸。

南方的夏天,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芭蕉叶大,植于窗前,初夏烂漫舒展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此是睡起当时,口中所味,眼中所见,带着现场的新鲜感。“分绿”甚好,芭蕉的新绿,侵透窗纱,人在窗里,也照面成碧。

“日长睡起无情思”,日长睡起,诗人有些慵懒,情绪有些无聊,白昼犹长,有待消磨。“闲看儿童捉柳花”,柳絮飘飞,儿童嬉笑,千年后读之,如在目前,如闻字间。

再看第二首:

仍旧是慵懒的。“松阴一架半弓苔”,松阴和苔藓,让人感觉到时光的幽寂,以及近乎静止的缓慢。“架”,这个量词得用心体会,为什么说“一架”?现代诗人张枣在《镜中》说“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我们有必要对比“架”和“株”两个量词。按理应该说一架、一株松树,这两首诗却反过来用。显然,诗人是为了表达奇特的感受而有意选用的,诗歌语言因此而有了不同寻常的陌生感。

一株松木,说的是还是松木,是松木还是松树?这是一个深度意象,可供我们自由联想。想象成松木做的,而像一株松树,亦可;想象成一株松树,而松树像,亦可。或许后者更有野性,我们仔细想想松树的样子,那些伸向两边的枝干,一级一级疏朗整齐,不是很像可以攀爬上去的么?河岸,松树,都是野性的自然,一个平远,一个高远,视觉上都给人危险的感觉,所以诗人接着说“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在午睡这首诗里,“松阴一架”,有两个细节需要慢慢体会。一是量词“架”。树荫的量词,我们一般说一片、一团或一带,“架”有撑起的空间高度,比如一架豆荚,一架,这里的树荫用“架”描述,与松树的形态有关,别的树就不合适。还是,松树像,午后树荫清晰,也可能诗人是躺着看的,在烈日的光照下,可能松树也变成松阴,整个构成一架。

第二个细节是词序。为什么不说“一架松阴”,而要说“松阴一架”?一架松阴半弓苔,这样听着似乎更顺。然而我们应知,词序不同,感受也就不同。诗歌语言的性也体现于此。“松阴一架”,松阴在前,一架在后,更能传达出诗人睡起时的直观感受,松阴率先入目,“一架”作为思维概念是后起的。我们读的时候,个看到的字也是“松”。至于表达顺不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诗歌语言就是要打乱一般语言的节奏,人为地制造困难和阻碍,这样做不是要故意为难读者,而是为了强化读者对事物独特而持久的感受,诗人可谓用心良苦。

“偶欲看书又懒开”,偶有想看书的心,却懒得伸手去拿,在身边也懒得翻开。午睡起来,松娴苔静,身心自在,书不看也罢。可爱的是后两句:“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真正的诗人不仅嘉孺子,而且诗人自己也是个本真的孩子,对天地万物永远好奇,永远 游戏 而不失敬意。

手掬清泉,往大芭蕉叶上洒,往荷叶上洒,小时候谁没玩过?难得的是成年人还能这样玩,还能不失那份童趣。诗中更妙的还在于,儿童听见了,误以为下雨,循声而来。读到这里,我的心也被净化了。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日常生活细节处,经他妙笔略加点染,无不生机盎然。他被誉为“一代诗宗”,不在于他的诗表达了多少思想和道理,也不在于他多么会用格律,我想是在于他的诗语言清新浅近,诗情诗境皆富有情趣。

李可染《荷塘消夏图》

02

喜睡午觉的陆放翁

同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陆游,与杨万里同其浅近,不同其情趣。也是写午睡起,我们来读读陆游这首诗。

句就很不同,很有陆游的谈话诗风。“闲身喜午睡”,放翁的确很爱睡午觉,略加检索即可发现,在他的诗集中,直接以“午睡”为题的诗就有四五首,诗句涉及午睡的诗更加多不胜数,例如“午窗睡起听鸣禽”“睡余谁共午瓯茶”“午睡或至暮 ”等等。

从这些诗来看,他老人家午睡很爱打鼾,对此也不隐瞒,还颇觉痛快,径以鼾声入诗:“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流汗未乾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午睡》节选)另一首《午睡》写道:“午枕挟小醉,鼻息撼四邻”,可见睡得真香,鼾声真响!问题是,他怎么能听见自己的鼾声?

这一天午觉睡起,日头犹早,长长的夏天。心闲身懒,游目阶庭,“茂竹青入檐,幽花红出草”,睡眠之后,视力清新,茂竹青更青,幽花红更红。一入檐下,一出草间。

“苔钱亦满砌,护惜不忍扫”,砌上长满圆圆的苔钱,护惜是护生的意思,即他不忍将夜雨 白居易这些微小的生命扫除。留着苔钱,为了好看,看着石砌铺满莓苔,又添多少清凉。

“宦情本自疏,此地可忘老”,放翁常在诗中叹老嗟卑,一面闲适有余,一面宦情欲疏。欲疏而心有不甘,故每每说起,若真疏真忘,连“宦情”二字也不必提。此地可忘老,亦自劝之辞。

陆游一生渴望建功立业,有志于恢复中原,然而他的与勇气,不但没有被偏安一隅的当权者欣赏,反而屡遭贬谪罢黜,年近五十骑驴入蜀俨然一枚文弱书生。晚年闲居家乡山阴,报国热情依然未泯,年过古稀,夜梦中仍铁马冰河驰骋疆场。梁启超在《读放翁集》中评价他:“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放翁的自疏和忘老,实则是百无聊赖而已。

读陆游的闲适诗,很容易想到白居易。据说陆游的诗,豪放学李白,沉郁学杜甫,平易闲适学白居易。白居易也写过不少午睡诗,在此摘几句略窥一斑:

“进入阁前拜,退就廊下餐。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况当好时节,雨后清和天。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瓶中鄠县酒,墙上终南山。独眠仍独坐,开襟当风前。禅师与诗客,次第来相看。”诗题是《朝归书寄元八》,这是前十六句,情景比较清新,略去后十六句的议论。读白居易此类诗,有如手摇蒲扇,坐在王家庭院柿子树下,听老妪悠悠闲谈,若不嫌其絮叨,亦娓娓而有味。

李可染《纳凉图》

03

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

词中正当暑天,美人慵懒。“玉碗冰寒消暑气”,玉碗里盛的是冰糖银耳,还是莲子百合?虽说消暑气,写进词里,正是冰清玉洁的文字。

再看下句,“碧簟纱厨”,饮食起居,动用什物,诗人对它们的命名都很美,无不与美人相宜。“向午朦胧睡”,美人娇困,朦胧浅睡,这才像美人的睡姿,也才有后面莺飞的故事。

“莺舌惺松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莺声惺忪,似也懒困,如会人意,忽而无端惊飞,说是从画扇,却像从美人梦中飞起,美人亦醒。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中的莺声惊断闺妇的相思梦,晏殊词用典于此,而翻出新意。在此词中,究竟是美人的梦惊飞了莺,还是莺飞惊醒了美人的梦,殊不可知,深有意趣。

“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红芳犹抱花蕊,“眼看”,可惜眼常常被眼蒙蔽。眼看红芳正好,其实早在暗凋,何况丛中已掩藏不住,露出那新结的莲子。

荷花很美,结出的莲子,心却是苦的。美人看见荷花,荷花也看见了她。

作者 | 三书

编辑 | 张进 申婵

校对 | 卢茜

求关于芭蕉的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唐,李煜 《长相思·云一緺》

犹恋被暖正好眠。

释义: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3、得鱼不自饱,辛苦为谁忙。——戴熙

释义:水上的游人问沙岸上的姑娘家住何处,(姑娘)回过头来,笑着指向芭蕉林深处。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 《一剪梅 舟过吴江》

释义: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4、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宋,吴文英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释义:忧愁是在何处造成的?是离人心上的秋意呵!虽然没有下雨,芭蕉也在风中飕飕作响。

5,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 《夜雨》

释义:隔着窗户就知道外面在下雨,因为雨水打在芭蕉叶子上发出了声音

6、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宋,欧阳修《生查子》

释义: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7、窗外芭蕉,数点黄昏雨。宋,杜安世《凤栖梧/蝶恋花》

释义:黄昏下窗外的芭蕉叶,还有星星点点的雨点。

8、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宋,李之仪 《南乡子·绿水满池塘》

释义:雨点从芭蕉叶中滴落,有些凉。

9、归时节,红香露冷,月影上芭蕉。宋,舒亶 《满庭芳·阊阖天门》

释义:今夜月影不来,秋雨却至,一年听芭蕉的时光确是到了

10、一夜芭蕉雨。宋,舒亶 《菩萨蛮·樽前休话人生事》

释义:下了一晚上的雨,雨点打在芭蕉叶上有声音。

11、芭蕉滴滴窗前雨。宋,洪适《虞美人·芭蕉滴滴窗前雨》

释义:窗前,雨点滴答滴答滴在芭蕉叶上。

12、芭蕉衬雨秋声动。宋,贺铸 《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释义:雨点滴落在芭蕉叶上,芭蕉叶随着雨点而震动,是秋天来了的信号。

13、碧纱窗外有芭蕉。宋,晁补之 《浣溪沙》

释义:翠绿色纱窗外有芭蕉树。

14、梦逐芭蕉雨。宋,葛胜仲《点绛唇·秋晚寒斋》

释义:在梦中追逐着雨点打在芭蕉叶上。

15、窗外芭蕉窗里灯。宋,万俟咏 《长相思·一声声》

释义:窗外是芭蕉叶,窗内是灯光。

连雨 白居易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山石 韩愈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逢归信偶寄 李益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

雨 杜牧

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芭蕉 杜牧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戏题草树 张说

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

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岑参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寻道者所隐不 窦巩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忆秦娥 冯延巳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

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

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

杨柳枝 顾夤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

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

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长相思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南乡子 欧阳炯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是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水仙子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蝶恋花 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

鸟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

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

方伊遮掩窗儿黑。

写芭蕉的诗就更多了。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煜词曰:“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蒋捷写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李益也说:“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诗人们往往还将芭蕉和雨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杨万里更得雨打芭蕉之三昧:“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簌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更休。”

为什么这么多诗人总将芭蕉和雨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因为芭蕉的叶子宽大厚实,听雨打芭蕉,其声清脆浑厚,有一种大气雄阔的感觉。再者,听着声音大小,分辨雨量疏密,有着充分的想象空间。作为主人我每每站在芭蕉叶下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想,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而诗人们只要芭蕉叶子够大,雨点够响,托得住三五十个字的就行了。

《连雨》白居易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夜雨》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山石》 韩愈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1、帘外芭蕉三两窠

唐李煜

《长相思·云一緺》

2、笑指芭蕉林里住

唐欧阳炯

《南乡子·画舸停桡》

3、绿了芭蕉

宋蒋捷

《一剪梅 舟过吴江》

4、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宋吴文英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5、芭蕉先有声

唐白居易

《夜雨》

6、阵阵芭蕉雨

宋欧阳修

《生查子》

7、窗外芭蕉

宋杜安世

《凤栖梧/蝶恋花》

8、点滴芭蕉疏雨过

宋李之仪

《南乡子·绿水满池塘》

9、月影上芭蕉

宋舒亶

《满庭芳·阊阖天门》

10、一夜芭蕉雨

宋舒亶

《菩萨蛮·樽前休话人生事》

宋黄庭坚

《踏莎行·临水夭桃》

12、芭蕉衬雨秋声动

宋贺铸

《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13、碧纱窗外有芭蕉

宋晁补之

《浣溪沙》

14、梦逐芭蕉雨

宋葛胜仲

《点绛唇·秋晚寒斋》

15、窗外芭蕉窗里灯

宋万俟咏

《长相思·一声声》

16、中庭日淡芭蕉卷

宋陈克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17、芭蕉笼碧砌

宋陈克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18、几叶芭蕉

宋杨无咎

《柳梢青·暴雨生凉》

19、芭蕉滴滴窗前雨

宋洪适

《虞美人·芭蕉滴滴窗前雨》

20、芭蕉身世

宋洪适

《满庭芳·蝴蝶梦魂》

21、无情风掠芭蕉响

宋赵长卿

《水龙吟·无情风掠芭蕉响》

22、芭蕉弄叶

宋辛弃疾

《踏莎行·萱草齐阶》

23、怕近芭蕉下

宋程垓

《菩萨蛮·浅寒带暝和烟下》

24、坐看芭蕉展

宋宋自道

《点绛唇·山雨初晴》

关于忙与闲的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忙者不会,会者不忙。——冯梦龙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释义:遇事忙乱无措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的人不会忙乱无措。

2、闲暇养身体,忙则为生活。闲而有所趣,忙而有所得。——《闲忙》胡秉言

4、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5、聪明人有时也很匆忙,但是决不仓促从事。——查理·德裴尔

6、工作,越做越会工作。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查理·德裴尔

7、整天只知道为琐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定成不了大器。——拉罗什富科

8、闲暇当然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为了获宋·杨万里得闲暇而工作,为了和平而。——亚里士多德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山阴金

10、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创造出闲暇。

《山亭夏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经·豳风·七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11、芭蕉渐展山公启

翻译:绿树茂盛,遍地浓荫,夏天的白午睡时下雨,睡醒雨已经停了。美人缓步来到池旁,水际生凉,过雨荷花满院香。美人在岸上看荷花,“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在桃树下,与桃花的美艳交相辉映,人面荷花不是彼此相映,而是隔着距离,彼此遥相望。美人看荷花,亭亭玉立的她,也似一朵水边的芙蓉。昼比其他季节漫长,楼台影子倒映在池塘里,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流潋滟,碧波粼粼,满架蔷薇散发出阵阵清香,院中芳香弥漫。

描写“睡懒觉”的诗词有哪些?

那时的日子高远,如天空和平原,时光缓慢。

采桑子】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酒阑睡觉天香暖,

绣户慵开。

香印成灰,

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

窗月徘徊。

晓梦初回,

一夜东风绽早梅。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浸齿牙,

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天仙子】

深夜归来长酩酊,

扶入流苏犹未醒。

醺醺酒气麝兰和。

惊睡觉,笑呵呵,

长道人生能几何。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无名诗

报晓公鸡鸣数遍,

浮生匆匆多俗累,

不如长卧效睡仙!

关于夏天青春的诗句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秀:指草类植物结子。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

2,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唐,欧阳炯 《南乡子·画舸停桡》

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

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关于夏天的古诗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3.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4.关于青春的诗句

关于青春的诗句很多,以下列举部分供参考。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____佚名《金缕衣》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____李颀《送魏万之京》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__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____李白《怨歌行》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____李白《长歌行》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____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____李白《江南春怀》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____李白《江南春怀》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相看老。 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____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____杜甫《百忧集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____杜甫《曲江二首》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____孟郊《劝学》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____李贺《将进酒》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____薛逢《长安夜雨》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____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____韦庄《菩萨蛮》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____尹式《别宋常侍》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____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____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____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____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描写夏的诗句

1、《初夏》【宋】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2、《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7、《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8、《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9、《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1、《夏昼偶作》【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13、《首夏》【唐】鲍溶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栏围红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17、《三月晦日偶题》【宋】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18、《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19、《初夏淮安道中》【元】萨都剌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20、《夏日杂诗》【清】陈文述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21、《夏日》【唐】白居易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22、《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6.关于夏天的古诗20首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15、《初夏即事》

唐·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6、《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17、《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18、《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9、《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7.关于夏天的古诗的诗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首夏》

【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夏吟》

戴石屏的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七言绝句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8.关于珍惜青春的诗句

1、劝学

唐代诗人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白话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怨歌行

唐代诗人李白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鸘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白话译文

豆蔻年华十五,选入汉宫伺候皇上,当时花颜羞笑春花不够红。皇上看着玉色花颜满意,选在金屏内室侍寝。荐枕娇喘羞夕月,卷衣恋恋春风妒。突然来了个赵飞燕,夺去皇宠,遗恨无穷。终日沉忧,能伤人,绿鬓变成白霜蓬草。从此人生不得意,世事尽成空虚。

且将鹔鹴绣衣裙换美酒买醉,更让舞衣上绣的雕龙歇息去吧。苦涩难言,且用琴声为君表达心中的情愫。弦易断,肠也易断,悲心夜夜忡忡。

3、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白话译文

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侣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4、望蓟门

唐代诗人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白话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5、蝶恋花·送春

宋代词人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白话译文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日常睡起无思情,出自于哪首诗

秋风多,雨相和,

出自宋代杨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解释: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赏析: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表现出诗人闲然自适的情绪。

作者红紫:泛指各色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朝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 谥号文节。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

日长睡起无情思下一句是什么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朝代:宋朝 作者:杨万里

午后,蝇飞薨薨,村庄入梦,蝉鸣激荡,在直立的光中。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夏天,儿童

相关翻译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3)思:意,情绪。(4)柳花:柳絮。

折叠∧

相关赏析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赏析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