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阿伏伽德罗定律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推导过程

阿伏伽德罗主要贡献

。3.“三反比”

阿伏伽德罗主要贡献: 分子学说。

阿伏伽德罗定律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推导过程阿伏伽德罗定律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推导过程


,只是一种特殊情况。③定律中包含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或微粒数),只要其中有任意三个相同,则必有第四个相同,即“三同”定“一同”;若只有两个相同,则另外两个必定成比例,即“二同”定“比例”。

阿伏伽德罗的重大贡献,是他在1811年提出了一种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一假说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这一假说是根据J.-L.盖-吕萨克在1809年发表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加以发展而形成的。

P=(M/V)RT/m

阿伏伽德罗在1811年的著作中写道:“盖-吕萨克在他的论文里曾经说,气体化合时,它们的体积成简单的比例。如果所得的产物也是气体的话,其体积也是简单的比例。这说明了在这些体积中所作用的分子数是基本相同的。

由此必须承认,气体物质化合时,它们的分子数目是基本相同的。”阿伏伽德罗还反对当时流行的气体分子由单原子构成的观点,认为氮气、氧气、氢气都是由两个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

当时,化学界的权威瑞典化学家J.J.贝采利乌斯的电化学学说很盛行,在化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电化学学说认为同种原子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英、法、德国的科学家都不接受阿伏伽德罗的假说。一直到1860年,欧洲100多位化学家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举行学术讨论会,会上S.坎尼扎罗散发了一篇短文《化学哲学教程概要》,才重新提起阿伏伽德罗假说。

但他这个假说却长期不为科学界所接受,主要原因是当时科学界还不能区分分子和原子,同时由于有些分子发生了离解,出现了一些阿伏伽德罗假说难以解释的情况。但是直到1860年,阿伏伽德罗假说才被普遍接受,后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它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依照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密度之比”错在哪里?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N=M/m

根据PV=nRT,

N---摩尔数

摩尔质量(分子量)的比等于密度之比

,M/V=D

----气体密度

,Pm=D

RT

P1m1/P2m2=D1RT1/D2RT2

,(P1=P2,T1=T2),

用克拉伯隆方程推导(PV)/T=nR

同温同压P。T

不变,R是比例系数永远不变,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再根据m=密度V,m=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所以

密度体积=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密度之比"是对的

又∵R为常数,∴V=n

∵V=m/ρ

n=m/M

∴M=ρ

故是摩尔质量,非物质的量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n1/n2=v1/v2

但是v不是密度,密度=m/v,这里不可以保证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是错的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推导过程

R——常数(不用管,目前用不到)

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可以参考下面网址~(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V=nRT)克拉伯龙方程解析: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据此得到的推论有(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1)在相同T、P、V时:根...

克拉珀龙方程的推导过程以及克拉珀龙方程与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的关系.

,M---气体的质量,m---该物质的主要推论:摩尔质量(分子量)

推导:pV=nRT

V=f(p,T,N)

求V全微分

不定积分得到lnV+lnp=lnT+C

即得pV。(2)同温同体积下,两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即T、V相同,m=RT

同乘以n得到pV=nRT

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单位(SI),则P表示压强,单位Pa;V表示气体体积,单位立方米;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mol;T表示热力学温度,单位K(开尔文);R表示气体常数,单位J·mol^-1·K^-1或kPa·L·K^-1·mol^-1.R=8.314帕米3/摩尔·K.

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Pv=m/MRT……②

(1)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

(2)在相同T·P时:

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3)在相同T·V时:

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为什么阿伏伽德罗定律可以得出: V1/V2=P1/P2 (P指压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认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我们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1)同温同压下,v1/v2=n1/n2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 同质量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④ p1:p2=n1:n2=N1:N2 PM=ρRT……③⑤ 同质量时:p1:p2=M2:M1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和注意事项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⑥ ρ1:ρ2=M1:M2=m1:m2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②定律中的同温同压下,不一定指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都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变形推出(

,压强、

体积、

物质的量、

气体常数、

密度)。由定律可导出:“一连比、三正比、三反比”的规律。

1.“一连比”:指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密度比。即

(1)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即T、p相同,

。(3)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相同分子质量)之比。即T、p相同,

(1)同温同压同质量下,两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即T、p、m相同,

。(2)同温同分子数(或等物质的量)时,两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即T、N或n相同时,

。注:所有气体R值。2.“三正比”均相同.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温度、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定义: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同温同压下,V1/这篇短文引起了J.L.迈尔的注意,他在1864年出版了《近代化学理论》一书,许多科学家从这本书里了解并接受了阿伏伽德罗假说。阿伏伽德罗定律已为全世界科学家所公认。阿伏伽德罗数是1摩尔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其数值是6.02×1023,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m1/m2=Di/D2/ρ2

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定律

PV=NRT

阿伏伽德二、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罗常量(ogadro's

已知同温同压,∴V=nR

constant,符号:na)是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常量。它的数值为:一般计算时取6.02×10^23或6.022×10^23。它的正式的定义是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数量。历史上,将碳12选为参考物质是因为它的原子量可以测量的相当。阿伏伽德罗常量因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ogadro

a)得名。现在此常量与物质的量紧密相关,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制基本单位,被定义为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为阿伏伽德罗常量(na)。其中基本单元可以是任何一种物质(如分子、原子或离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阿伏加德罗常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

符号:na

含义: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均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导过程!

应该这样讲:两种气体∴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再联立n=m/M的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怎么背快?

。(3)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同密度时),两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即令C=lnRT、V、m相同时,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阿伏伽德罗毕生致力于化学和物理学中关于原子论的研究。当时由于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工作,近代原子论处于开创时期,阿伏伽德罗从盖-吕萨克定律得到启发,于1811年提出了一个对近代科学有深远影响的假说: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相同体积中的任何气体总具有相同的分子个数。ρ1/ρ2

阿伏加德罗定律认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1811年由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假说,后来被科学界所承认。这一定律揭示了气体反应的体积关系,用以说明气体分子的组成,为气体密度法测定气态物质的分子量提供了依据。对于原子分子说的建立,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