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物理_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框架图

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属于力学的基础部分,本部分的核心概念是密度这个物理量,围绕密度讲述了质量和密度这两个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重点体会密度概念的定义方法,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物理_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框架图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物理_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框架图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物理_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框架图


物理质量知识点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物理密度知识点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八年级物理思维导图 |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整理完成

初中的时候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如果想要考出一个好成绩,物理这门课程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心思去吃透琢磨透的,那么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我们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学习呢?因为思维导图是近几年比较火的一个工具,很多学校、教育机构都在倡导孩子们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说是思维导图的学习效率比较高,那么究竟该怎么整理八年级物理的思维导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初中物理思维导图的一些案例: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由知犀思维导图整理)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由知犀思维导图整理)

八年级物理-内能(由知犀思维导图整理)

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由知犀思维导图整理)

看了上面整理的初中物理思维导图的案例,你是否有一些启发了呢?思维导图的内容其实就是将知识点的内容清晰的罗列出来,重点内容做好罗列之后,我们在脑海中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这样无论是背诵还是理解都会比较简单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倒不一定非得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整理,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都是同样有效的,不过可以还是可以体验一下思维导图的,不仅学习上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很好的一个工具。好了,关于八年级物理的思维导图整理就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如下:

1.质量

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注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

工具: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被测物体的质量。

3.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公式:ρ=m/v 单位:kg/m^3,有时也用g/cm^3,1g/cm^3=1000kg/m^3;

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一碗水的密度和一桶水的密度是相同的。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物理密度思维导图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物理密度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密度思维导图

物理密度测量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

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

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

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测液体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适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计算表达:ρ=(M1-M2)/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擦干,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

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密度与质量是物体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对物体的一个重要认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节 质量

一、质量

1、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 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 密度与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 方法 :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相关 文章 :

1. 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2. 初中物理八年级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高效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3.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4.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

5. 初二物理知识点汇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