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短道速滑赛道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究竟有多长

短道速滑赛道怎么维护

训练的时候,我们以长短跑为自己的体能的综合性的训练,长跑能锻炼我们的耐力,并且能很好的去储存体能。

冰场的冰面滑度好,是需要每天标准的工作流程,科学管理,及日常精心维护。

短道速滑赛道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究竟有多长短道速滑赛道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究竟有多长


短道速滑赛道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究竟有多长


每次浇冰的水质控制,浇冰车车速控制,下刀角度力度调整等都会对冰面质量有影响。平时冰场的维护按照作规范去进行,减少人为因素对冰场的影响。各冰层冰晶物理性质越接近,整个冰场冰面的偏就会越小,滑度也会相应提高。平日运营中,要特别重视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达6人,3000米可达到8人参加。每日修冰、刮冰,将冰刀划出的痕迹和冰面上残留杂质灰尘及时修补擦拭定期根据冰层厚度进行刮冰,防止冰层厚度过厚冰层间密度发生变化,影响冰面滑度,同时也能节约冰场运行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穿的是克莱普冰刀,刀刃窄且平,在鞋与冰刀之间,只有冰刀前点与冰鞋固定连接。运动员在蹬冰时重心前移,这时冰刀后点与冰鞋分离,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冰刀与冰面的接触时间,有更大的加速机会。速滑起源于加拿大,

短道速滑有哪些比赛

短道速滑是在比速度滑冰短的赛道上进行的一项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各摆放7个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滑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速度滑冰项目介绍早出现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有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的别。在加拿大。

短道速滑分9项,分别是: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接力,以及混合团体接力。

短道速滑是在比速度滑冰短的赛道上进行的一项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滑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在加拿大。

短道速滑分9项,分别是: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接力,以及混合团体接力。

短道速滑比赛包括以下比赛项目:

男子4圈追逐、7圈追逐、9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接力。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

速度滑冰比赛的冰刀由刀片,刀身,前刀架,前大刀架,前托盘,后刀架和后托盘组成。速滑鞋底由硬质皮革制成,冰鞋用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由于速度滑冰的主要特点是速度,速滑刀身长,刀刃窄而平,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腰部短,从而降低重心和减少空气阻力。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我们看奥运会的时候就看到了非常多的比赛项目,其中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下面一起来看看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吧。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1

场地不同:一大一小,赛道距离一长一短

场地是两个项目最明显的区别,速度滑冰赛道长度为400米,与夏季奥运会田径赛道距离相同;短道速滑比赛赛道长度则为111.12米(364.6英尺),这两条赛道也被俗称为“大道”和“短道”。

更具体的场地数据,“大道”分内、外两道,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短道”比赛场地偏小,面积为30×60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也增加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

规则不同:一个比时间,一个比名次

两个项目的比赛规则也明显不同,简单地说,速度滑冰是与时间赛跑,短道速滑则是参赛者之间的直接对抗,这也是为什么短道速滑比赛中犯规频频。

速度滑冰比赛比的是时间,没有预赛、半决赛和决赛,直接一轮定胜负。两位选手同时出发,谁先抵达终点并不重要,谁更快完成,也就是用时最短才是赢家。速度滑冰采用计时赛赛制,分几轮进行。因此每组组内排名非常关键,前几名才有机会晋级下一轮的比赛。

速度滑冰的冰鞋冰刀刀刃更窄更平,这样蹬冰面积大而摩擦阻力小。更矮的鞋腰也有助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来帮助尽可能地高速滑行。速度滑冰的冰刀前部与鞋底固定,后部与鞋跟则可以分离开来。这样当运动员做出抬腿动作时,刀片仍然与冰面接触。

短道速滑需要应对更多急弯,冰鞋的质地普遍较速度滑冰更硬,需要更强的支撑包裹,来帮助选手更好地控制滑行轨迹,短道速滑的冰刀底部会有一定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冰刀的刀身较高,即便经过弯道身体倾斜度很大,冰鞋也不会接触到冰面。

两种冰刀另一个区别在于长短,短道速滑冰刀平均长度在30~45厘米,速度滑冰冰刀长度在40~55厘米。

欣赏点不同:的速度追求VS速度+技术的比拼

短道速滑对抗性强,外加更多弯道和更频繁的超车,比赛经常出现摔倒和碰撞,危险系数远高于速度滑冰,因此运动员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护,如果观察两项运动员的身材,还可能发现速度滑冰的选手往往比短道速滑的更为高大一些。这也是后者在面对较多弯道时,低重心带来的先天优势。目镜、耐切割手套、护腿板、护膝等保护装备,包括颈部也都要求佩戴专门的护颈。

而速度滑冰相对就没那么多安全性方面的顾虑,选手穿着的连体速滑服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高速滑行中的风阻(他们的速度能超过60公里/小时)。

在技战术方面,短道速滑要比速度滑冰丰富得多。选手们会采用领先类、拖后类、掩护/配合类等战术,来成为的赢家。比赛紧张之余,多了很多不确定性。

如果留意短道速滑选手左右手的手套,会发现它们并不一样——短道速滑逆时针方向进行,因而左手会在弯道中充当一个平衡支点,所以左手手套上也会有额外的凸起扣子,来帮助这一行为。

队实力不同:短道速滑是冠军天团,速度滑冰尚需努力

当然,这两项运动的选手依然存在换项的情况。通常来说短道速滑选手的运动生涯相对更短,后期也会转练速度滑冰从而延长运动周期。

截至此次冬奥会前夕,历史上一共拿到62枚冬奥奖牌(13枚),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贡献了41枚(11枚),其中短道速滑在冬奥会上涌现出了杨扬、王濛、周洋、武大靖、任子威等一代代明星,是最有实力的之一。

速度滑冰的一枚来自2014年索契的张虹(女子1000米),而张虹正是在20岁时从短道速滑转项速度滑冰,而后在索契一举夺冠。

冬奥会上,速度滑冰共有14个项目,比赛在有“冰丝带”之称的速滑馆举行;短道速滑包括9个项目,其中男/女子各4个项目,另一项为混合接力赛(也是首次引入的新项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2

说起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很容易被这两个看上去相似的项目名称“搞糊涂”。实际上,这两个同为冰上竞速的项目别很大。

短道速滑场地一圈是111.12米,1000米就需要滑9圈。

短道速滑的场地比赛面积通常是30米60米,赛道呈椭圆形,跑道内缘周长111.12米,整个直行滑道不设置分道线,运动员出发后可在任意位置进行超越。

速度滑冰比赛场地周长为400米,赛道通常分为内道、外道和换道区。此次,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内的速滑场地,共有三条滑道,最内侧是供选手在比赛前做二次热身的热身道、中间是内道、最外侧是外道。正式比赛时,选手必须要在内外道上完成动作。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的一个项目,比赛当中,每条跑道上只有一个人,其目的就是要用的速度去竞争。速度滑冰的瞬间时速,最快可超过每小时65公里。

而短道速滑比赛时每组运动员4-8名不等,只要在小组中取得前两名的成绩,就能进入到下一轮比赛中。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往往“短兵相接”身体接触多、随时可能被超越,快如闪电、观赏性强,是一项兼具速度与的运动。

选手装备方面则更鲜明地体现出了两项运动的异。短道速滑,由于赛道是椭圆形,因此运动员在大部分比赛中都要绕着弯道滑,在转弯中,身体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大约为37度,且速度越快,角度就越小。

而这些都使得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彼此间非常容易发生碰撞。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装备保护。

短道速滑选手的比赛装备

防碰撞的炭纤维材料头盔、护颈、具有防割防扎面料的滑冰服、软垫硬壳护膝、有指扣可用于减小摸冰时的摩擦力及防切割功能的手套等等。

速度滑冰比赛时运动员的专业服装

速度滑冰的装备则更注重对速度的.追求。它是一套将帽子、上衣、裤子连为一体的轻便保暖的紧身服,其设计的核心是减少空气阻力。

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装备上的不同在于冰刀。短道速滑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小,便于运动员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同时冰刀的刀身较高,可以保证在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不会接触冰面。

短道速滑选手所用冰刀

,就是两项运动的规则区别了。简单讲,短道速滑是一项对抗激烈、战术多变、观赏性极强的冰上竞速运动。比赛按逆时针方向滑行,首轮出发站位由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成绩决定本场出发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

短道速滑冲刺以运动员冰刀过线为准

在行动如飞、抢道争挤的比赛中,该项目对运动员爆发力、技战术配合,特别是稳定的心理素质,都有极高要求。

而速度滑冰是世界上最快的水平场地无外力辅助运动,运动员的时速可达65公里甚至更高。和短道速滑一样,运动员也按逆时针方向滑行。冬奥会上,该项目设有男子和女子个人赛、集体出发赛以及团体追逐赛。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身一般较短、较高,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的场地一圈是400米,内、外两道宽各5米,这样就可能带来内外两道的长度有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个人赛为例,两人一组,分别在内道和外道出发,抽签决定选手起跑时的内外道顺序,每滑行一圈,两名运动员要在换道区交换赛道,这样就可以保证两道选手每圈的距离都是400米了。

速度滑冰-团体追逐赛

速度滑冰看起来不似短道速滑那样对抗激烈,时刻有可能发生犯规被罚的情况。但事实上,速度滑冰的规则也是很复杂的,存在很多可能犯规遭遇处罚的情况。

比如,为了避免选手在换道时彼此间发生碰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且如果两人在换道时发生碰撞,判内道选手犯规。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3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2006年都灵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王濛此前接受采访时承认,很多人都会搞混这两项赛事,“事实上,无论从器材、场地还是规则,两者都是不同的。”

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而短道的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椭圆形冰道每圈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再说比赛规则。速度滑冰比赛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抽签随机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

每圈过后两位选手在交换区互换内外道位置,这样是为了保证两人的滑行总距离相同。短道速滑的比赛中,至少4名选手在同一条赛道上比赛。比赛过程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获得小组前两名的运动员将晋级下一轮,直到决出最终决赛的四名选手。

因为场地和规则的不同,也导致两项比赛的装备不尽相同。速度滑冰的冰鞋鞋底为硬皮,冰刀以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冰刀刀体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而摩擦阻力小。比赛中,运动员穿着保暖轻便的特制紧身连体服,且服装极其讲究减小空气阻力。

短道速滑的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因为短道速滑还含有对抗性,所以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耐切割手套、护腿护膝等保护装备。此外,所有运动员必须佩戴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在最快速度方面,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滑行平均时速可达45公里/小时。选手范可新曾在2011年滑出过47公里/小时的时速,这一时速已经超过了博尔特创造男子百米9.58秒世界纪录转换得出的37.38公里/小时的平均时速。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有什么区别

装备不同:速度滑冰冰鞋可分离

两者区别如下:

1、场地不同

速度滑冰的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道宽5米,分为外道和内道。外跑道的外圈半径为25米,而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X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

2、冰刀不同

3、比赛形式

速度滑冰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

短道速滑预赛一般由4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一般获得前2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而之后的比赛站位则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则站一道,以此类推。需要经过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决赛名获得冠军。

速度滑冰是一项在400米赛道上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从事速滑运动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防寒能力,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参考资料: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区别如下:

1、场地不同

速滑跑1.赛场大小。短道速滑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道周长400米。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弧线组成。轨道宽度为5米。分为外线半径25米和内线半径25米。

短道速滑场地占地30米X60米。跑道的周长为每圈111.12米。直线轨道长28.85米,宽7米,转弯半径8米。

2、冰刀不同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刀一般刀身短而高,刀刃底部呈圆弧形,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转弯时向前滑弧。

3、比赛形式

短道速滑预赛同时开始,一条起跑线上有四名选手。前两场比赛进入下一轮。比赛位置取决于一场比赛的结果、场比赛的排名等等。经过初赛、二赛、半决赛和决赛,决赛中的人获得了冠军。

速滑运动员成对一组。通行证的安排和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射击后,他们在冰道上逆时针滑行,并在比赛结束时领先取胜。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在以下五个方面有区别:

1、场地不同

速度滑冰的跑道是周长400米,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道宽5米,分为外道(半径为25米)和内道(半径为25米)。而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X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

2、冰刀不同

速度滑冰的冰刀刀体一般很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而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身一般较短、较高,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

3、比赛形式

速度滑冰选手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抽签决定,枪响后绕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到终点获胜。而短道速滑预赛由4名选手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出发,前2名进入下一轮,比赛站位由上一场成绩决定,站一道,以此类推。经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决赛名获得冠军。

4、比速度滑冰场地示意图赛服装

5、运动员出发时的场上人数

短道更考验运动员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竞技、更是智慧的较量!比如在决赛过程中,如果一个队有好几个队友在一组,就可以利用优势,把比较有威胁性的对手挡在后面,确保归入囊中!短道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之间的起泡站位、相互超越和反超越、长距离比赛中的相互借力等比赛的技战术都是非常好看的!而且看过短道比赛的人应该不难发现、短道比赛,弯道时运动员的身体几乎可以贴到冰面上,、所以短道对弯道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速度太快,直道太短,所以几乎直道的时候都只是身体左右晃两下就进入下一个弯道了!但是短道比赛,人与人之间距离小,身体接触多,犯规现象频繁,而且安全系数也远没有大道高,运动员经常在比赛或训练时受伤(还都不是小伤)!

速度滑冰又叫大道速滑。比短道的速度要快。但是运动员之间没有身体接触,完全就是自己跟自己、自己和时间的较量!我个人觉得大道比短道消耗体力更大!大道的弯道相对弧度要大一些,离心力没有短道大,所以弯道的技术也没有短道那么苛刻!但大道的直道部分是很重要的!

装备方面:

短道的连身服不戴帽子,比赛时佩戴头盔;大道连身服上有帽子,比赛是无需额外头盔。短道的左手套上每个手指上都有硬的手指(上百度查应该能查到,那个东西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为了弯道时扶冰准备的。短道的滑冰服里面、小腿前面那个部分大都有挡板,避免比赛过程中因摔倒小腿受到不必要的踢伤。大道刀管比短道的要长,而且大道有一种刀管滑跑过程中后跟可以和鞋身脱离(有弹簧之类的东西控制),能使蹬冰时间加长,提高蹬冰质量。

我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了,短道的了解的稍多一些,希望多少能给你一些帮助!

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还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比赛服;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所有运动员必须佩戴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滑冰刀是由刀刃、刀身管、前小刀托、前大刀托、前托盘、后刀托和后托盘等部分组成。现代高级速滑刀刀刃多由优质高碳钢制成,其他部分由轻合金制作。速滑冰鞋鞋底为硬皮、冰刀以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

刀刃只有1毫米宽,有40到45厘米长,是纯手工打磨平整的,冰刀放在一块大而平的石头上打磨,并用特殊工具擦亮。现在,使用钻石来磨刀刃变得越来越流行,不过这么昂贵的造价也只有那些选手可以负担,钻石打磨出来的冰锋几乎完美无缺,这对于在高速中滑行是十分关键的。

速度滑冰:起跑时,运动员采取蹲立式,以便有强大的爆发力。在长距离比赛中,选手可以把一只或两只胳膊背在身后,以增加空气动力,同时节省体力。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抽签随机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由于速度太快,成绩往往异常接近,要用百分之一秒计算。每组选手允许一次抢跑,如果运动员第二次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每圈过后两位选手在交换区互换内外道位置,这样是为了保证两人的滑行总距离相同。外道的选手优先换道。

在短道速滑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获得小组前两名的运动员将晋级下一轮,直到决出最终决赛的四名选手。

男女接力比赛,每队四名运动员,每个队伍自己决定每个运动员要滑多少圈,但两圈必须由一个人完成,对于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能够完成超过1.5圈比赛就很不寻常了,这也就是说一个运动员有可能会上场参加7、8次接力。与普通的田径比赛中接力要用接力棒不同的是,短道速滑的接力比赛运动员只需要在到达接力地点的时候,推送下一个队友出发就是完成了接力。

速度滑冰总的来说是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道速滑 而另一种则是短道速滑 简单地说他们不同的地方就是大道与时间竞争 而短道是人与人之间的抗衡 这就是两者间的区别

短道、速度、花样滑冰和冰球的冰刀区别,听听专业远动员怎么说

短道速滑一圈112.5米,速度滑冰一圈400米。

短道速滑世界杯奖牌榜

点击视频进一步了解短道速滑的规则与判罚扩展资料:标准

短道速滑世界杯奖牌榜:林孝埈摘得男子500米,男子5000米接力获得一枚,钟宇晨摘得男子500米银牌,张楚桐获得的女子1000米铜牌。

男子500米项目中,从轮比赛开始,林孝埈和钟宇晨在各自小组均顺利晋级;半决赛,二人分在同组,并排在2、3道次出发。经过奋力滑行,林孝埈、钟宇晨分别完成对对手的超越,最终二人携手以小组前两名的成绩晋级a组决赛。决赛中,林孝埈发挥出色,以41秒329率先撞线,这是本赛季林孝埈夺得的首枚。钟宇晨以41秒549的成绩获得亚军。

在随后进行的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由李文龙、林孝埈、刘冠逸、钟宇晨组成的队再接再厉,以6分51秒106的成绩夺得冠军。至此,本站世界杯比赛全部结束,加上前一日张楚桐获得的女子1000米铜牌,队本站比赛以2金1银1铜的成绩收官。

短道速滑起源演变

短道速滑,全名:短跑道速度滑冰,它的起源和“短”紧密相连。19世纪,加拿大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去室内滑冰练习,慢慢地这种比速度滑冰赛道短一些的运动,短道速滑就诞生了。虽然短道速滑是由速度滑冰演变而来的,但两者除了都是滑冰以外也没啥相同之处。速度滑冰是在周长400米的冰道上进行,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短道速滑速度看上去非常快,但实际上和你在城市里开车的速度不多,运动员一般能滑到50公里/小时的速度。而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每圈只有111.12米。

速度滑冰的冰刀刀体很长,刀刃窄且平,是为了减小阻力滑得更快。短道速滑的冰刀则是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便于减少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弯道处画弧线前进。而且冰刀也会高一些,即便冰刀倾斜度很大时也不会担心鞋接触到冰面。

短道速滑为什么分ab组?

先说赛道的区别。通常被称为“大道”的速度滑冰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冰道上进行,冰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分内、外两道,道宽5米。

短道速滑项目不划分赛道的,所以如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戴安全头盔,由防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手套,或不带羊毛的合成手套,防割护腿,适用于耐用材料;带垫子或靠垫的硬壳膝盖,所有运动员必须戴滑冰协会批准的护颈。短道滑冰鞋的特点是叶片底部有短叶片和弧形。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小,便于电弧在拐角处前进。滑冰的刀刃很高。当刀片大幅倾速度滑冰个人和团体比赛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集体出发项目则是6人一排同时出发。而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斜时,滑冰鞋不会碰到。果同时进行比赛的选手过多,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干扰。所以短道速滑决赛是限人数分组进行。正常情况下应有8人进入决赛,分为A、B两组,半决赛每组前两名晋级A组决赛决出1到4名,后两名进入B组决赛决出5到8名。如果A组的选手出现犯规被判罚取消资格,那么B组选手的名次依次递补。

装备

短道速滑一圈是多少米

速度滑冰的组织机构滑冰联盟,1892年在荷兰成立。的组织机构为滑冰协会,1980年在成立。

短道速滑一圈的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不过,真正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运动还是“大道”的速度滑冰,该项目是公认的不借助机械助力的人类最快速度,有据可查的速度滑冰时速,竟然超过了60公里/小时。

短道速滑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锦标赛,后逐渐在广泛开展。

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滑冰联盟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76年首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思举行短道速滑赛。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设置了短道速滑的10个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有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1500米(200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2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以及1500米(2002年列入)。

短道速滑的运动起源:

在速度滑冰(长道)成为一项化的运动项目后不久,短道速滑开始在欧洲出现。18举行了届长道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三年之后,滑冰联盟(ISU)于1892年成立。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区举行公开的比赛。1906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举办了短道速滑的比赛,1921年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短道速滑锦标赛。

1920-1940年间,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区迅速普及。1932年冬奥会的组织者甚至把长道速滑改成类似于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程度也大大增加。

1976和1977年举行了最初的两届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但是没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认。ISU承办的短道速滑锦标赛开始于1978年,但是届ISU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直至1981年才在法国的默东举行。

早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就出现了类似与今时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赛,当时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运动员对短道竞赛的形式不满,因而拒绝参加这种形式的比赛,的五枚冬奥得主克劳斯-桑博格就曾不预合作。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设置了短道速滑的10个表演项目,直到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正式被设立为比赛项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取得。

在短道速滑成为奥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有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的别。运会项目之前,滑冰运动员已经经常在短道和长道上进行比赛。短道冰场可以终年铺设,随时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比赛场地。许多长道滑冰运动员就利用短道冰场练习并改进技术,其中一些人甚至参加短道速滑的比赛。

参考资料来源:

短道速滑为什么要模冰

为了更好的保持重心和身体平衡,运动员们才会在过弯时进行摸冰。其实短道速滑摸冰并不是为了耍帅。众所周知,短道速滑的速度比较快,弯道的倾斜角度比较大。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身体和腿,其实是不太好完大角度倾斜的硬件要求:,相反还会因为离心力过大而被甩出。

硬件随着室内长道设施的出现,这种混用两种赛道的训练方式逐渐被淘汰。此外,由于短道速滑已经成为冬奥会的正式项目,运动员也不得不专注于短道的训练,以求在这个项目上获得成功。场地

场地,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为确保运动员的安全,赛场四周要安放泡沫防护垫。装备,短道速滑项目用品主要由冰刀和鞋子、冰刀养护用品和防护用具组成。

根据规定,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要穿着以下防护装备:短道速滑安全头盔、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由防割防扎耐用材料制成的护踝、长袖长裤连身服、带有软垫的硬壳护膝、能够保护颈部动脉的护颈。

冰刀,短道速滑的冰刀与长道速滑的冰刀虽然从外观上看有较大的区别,但其结构却是基1893年1月,在滑联的下,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本相同的。短道速滑的赛道有许多弯道、倾斜角度大。一场比赛的选手人数较多,比赛时选手躲闪的次数多,滑跑的速度快,这就要求冰刀能够适应比赛的特点。

和普通冰刀相比,短道速滑的冰刀更高更短,弧度更大,这种设计使得转弯更流畅;刀托是可移动的,滑跑时选手可自行调节刀刃的位置。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首先是场地的区别。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场地区别非常明显,短道速滑是滑“小圈”,速度滑冰是滑“大圈”。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速滑的滑刃体一般较长,滑刃窄而平,踏板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短,容易降低身体重心和空气阻力。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滑冰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项运动,也是一种竞技运动,滑冰里面还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滑冰内容,以下了解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1

首先是场地的区别。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场地区别非常明显,短道速滑是滑“小圈”,速度滑冰是滑“大圈”。

短道速滑场地一圈是111.12米,1000米就需要滑9圈。

短道速滑的场地比赛面积通常是30米60米,赛道呈椭圆形,跑道内缘周长111.12米,整个直行滑道不设置分道线,运动员出发后可在任意位置进行超越。

速度滑冰比赛场地周长为400米,赛道通常分为内道、外道和换道区。此次,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内的速滑场地,共有三条滑道,最内侧是供选手在比赛前做二次热身的热身道、中间是内道、最外侧是外道。正式比赛时,选手必须要在内外道上完成动作。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的一个项目,比赛当中,每条跑道上只有一个人,其目的就是要用的速度去竞争。速度滑冰的瞬间时速,最快可超过每小时65公里。

而短道速滑比赛时每组运动员4-8名不等,只要在小组中取得前两名的成绩,就能进入到下一轮比赛中。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往往“短兵相接”身体接触多、随时可能被超越,快如闪电、观赏性强,是一项兼具速度与的运动。

选手装备方面则更鲜明地体现出了两项运动的异。短道速滑,由于赛道是椭圆形,因此运动员在大部分比赛中都要绕着弯道滑,在转弯中,身体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大约为37度,且速度越快,角度就越小。而这些都使得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彼此间非常容易发生碰撞。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装备保护。

短道速滑选手的比赛装备

防碰撞的炭纤维材料头盔、护颈、具有防割防扎面料的滑冰服、软垫硬壳护膝、有指扣可用于减小摸冰时的摩擦力及防切割功能的手套等等。

速度滑冰比赛时运动员的专业服装

速度滑冰的装备则更注重对速度的追求。它是一套将帽子、上衣、裤子连为一体的轻便保暖的紧身服,其设计的核心是减少空气阻力。

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装备上的不同在于冰刀。短道速滑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小,便于运动员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同时冰刀的刀身较高,可以保证在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不会接触冰面。

短道速滑选手所用冰刀

速度滑冰用的'是克莱普冰刀

,就是两项运动的规则区别了。简单讲,短道速滑是一项对抗激烈、战术多变、观赏性极强的冰上竞速运动。比赛按逆时针方向滑行,首轮出发站位由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成绩决定本场出发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

短道速滑冲刺以运动员冰刀过线为准

在行动如飞、抢道争挤的比赛中,该项目对运动员爆发力、技战术配合,特别是稳定的心理素质,都有极高要求。

点击视频进一步了解短道速滑的规则与判罚标准

而速度滑冰是世界上最快的水平场地无外力辅助运动,运动员的时速可达65公里甚至更高。和短道速滑一样,运动员也按逆时针方向滑行。冬奥会上,该项目设有男子和女子个人赛、集体出发赛以及团体追逐赛。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滑冰的场地一圈是400米,内、外两道宽各5米,这样就可能带来内外两道的长度有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个人赛为例,两人一组,分别在内道和外道出发,抽签决定选手起跑时的内外道顺序,每滑行一圈,两名运动员要在换道区交换赛道,这样就可以保证两道选手每圈的距离都是400米了。

速度滑冰-团体追逐赛

速度滑冰看起来不似短道速滑那样对抗激烈,时刻有可能发生犯规被罚的情况。但事实上,速度滑冰的规则也是很复杂的,存在很多可能犯规遭遇处罚的情况。比如,为了避免选手在换道时彼此间发生碰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且如果两人在换道时发生碰撞,判内道选手犯规。

点击视频 跟随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一起了解速度滑冰规则与判罚

1月28日下午,意大利速度滑冰队在“冰丝带”与冬奥会会徽“冬梦”花式合影。

让我们一起为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们加油吧!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2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1、场地不同: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X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

2、冰刀不同

速度滑冰冰刀刀体一般很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以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

3、比赛形式

速度滑冰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

短道速滑预赛一般由4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一般获得前2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而之后的比赛站位则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则站一道,以此类推。需要经过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决赛名获得冠军。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1、赛场大小。短道速滑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2、赛道设置。速度滑冰赛道有标志线并且分为内道和外道;而短道速滑赛道则没有细分。

4、上场人数。速度滑冰比赛中,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短道速滑项目介绍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广泛开展。1975年,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由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速度滑冰项目介绍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脚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借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滑行。

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速度滑冰也就是大道速滑。它的护具带帽的,滑的时候是分道的而不是像短道要抢,而且长度不一样,速度比短道要快,我自己总结的,手机不方便贴资料出来。冰运动的早期雏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速度滑冰从英格兰和荷兰迅速传入其他,滑冰俱乐部也由此纷纷建立。

19世纪70年代,一些建立全国性滑冰组织的要求开始产生。1879年,个全国性的滑冰机构—英国滑冰协会创立。1893年1月,在滑联的下,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