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神舟飞船的资料_神舟飞船的资料英文

有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发射项目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我国“神舟”飞船的起飞质量和座舱直径,都远远大于美国“水星号”和“东方号”。“神舟”飞船的构形比“水星号”和“东方号”的两舱构形具有更多的功能,在舱段间的电、气、液路连接与分离技术等技术方面也更复杂。在电源方面“神舟”飞船采用了太阳电池阵为主的电源方案,这比“水星号”、“东方号”的电源系统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神舟”飞船采用了升力式返回再入,由GNC分系统进行再入过程中的升力控制,这是比弹道式再入更为先进的返回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飞船返回着陆点的精度和降低再入过载峰值,减轻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承受过载的痛苦。时28分钟。

神舟飞船的资料_神舟飞船的资料英文神舟飞船的资料_神舟飞船的资料英文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发射

问下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与此同时,上月29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0月30日顺利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形交会对接轨道。当天19点34分,天宫一号翻了一个跟头,成功调转180度,建立倒飞姿态,为迎接“神八”飞天一吻做好准备。各项遥测数据显示,天宫一号已具备交会对接条件。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航天员训练水平高,执行能力强

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作。

任务:选拔、训练航天员,并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保障。出舱活动期间,1名航天员位于飞船返回舱值守,2名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位于飞船轨道舱,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活动。

着陆点精度

舱外航天服总质量120千克,可为航天员舱外活动提供至少4小时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5次。

我国的航天员训练水槽为世界第三大水槽;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能够在地面上模拟再现宇宙空间环境的真空、冷黑和太阳辐照等3项基本参数;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能够模拟太空中程序,还能进行工效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和完善装船产品和出舱程序。

解读:我国航天员训练设施日益完善,航天员训练水平较高,14名航天员均具备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我国不仅能够培训本国航天员,还具备了为国外培训航天员的能力。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两项试验均为我国首次

任务:结合航天员出舱开展固体润滑材料外太空暴露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释放一颗伴随卫星;整个飞行期间发布空间环境预报和异常空间环境预警和警报。

创新:我国首次开展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卫星的伴随飞行试验。小卫星在40公斤的重量范围内,具有彩拍摄、彩色拍摄、大容量压缩存储、机动变轨、伴随飞行、自主导航、多模式指向、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由航天员出舱取回试验样品,这样的空间科学试验我国还是首次开展。4大类15种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帆板基层材料,经外太空暴露后,可获得太空环境对材料性能、寿命影响的基准数字,不仅能够提高在这项材料上的研制水平,还能指导地面试验。

解读:这两项试验的成果将直接用于我国航天事业后续发展过程中,伴飞小卫星技术可为空间站建设提供宝贵的监视和环境预警功能,广泛用于各类航天器的固体润滑材料如能有新突破,将延长航天器寿命。

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全过程

任务: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在轨正常飞行3天,具备最长5天飞行能力。

创新:飞船轨道舱为全新研制,首次在神舟飞船轨道舱增加“气闸舱”功能,增添了舱内气压泄除和恢复系统,舱内有线和舱外的出舱活动通信系统,出舱活动作显示界面、照明和摄像装置,舱外航天服接口支持系统等。

安装了“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终端,具有图像和伴音下传功能。

解读: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设计、研制、生产全过程,神舟七号在人机工效学上处处体现了人与飞船的完美结合。神七航天员反映,这是历史上最漂亮最舒服的一艘船。

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新型火箭呼之欲出

任务:起飞推力604吨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飞船运载能力为8.1吨,飞行583秒后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解决了“415秒”异常问题。神六发射时,火箭飞行至415秒时产生过载和加速度跳动的异常现象。这次发射神七的火箭重新设计了二级火箭增压管路铝改钢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解读:长征二号F型火箭神七之后将迎来大规模改进,下一次载人航天发射时,新型火箭将有可能执行任务。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陆晋荣:变化不大,可靠性安全性提高

创新:一方面对火箭燃料推进剂加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更新,既确保燃料加注的稳定性和性,又提高了加注的速度;

另一方面以模拟化的手段,实现发射场全系统、全流程、全人员的综合训练,有效提高了参加航天发射人员的技术水平。

解读:与前几次任务相比,这次发射场的技术状态变化不是很大,主要是把提高神七发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了技术和训练方面的改进。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以有限测控站点实现关键弧段长时间连续测控

创新: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测控通信系统使用布设在国内外的7个测控站,并通过合理安排3艘测量船的船位,对舱外活动段进行全程监视,连续测控通信时间约47分钟,这些站、船都能利用数传信道接收飞船电视图像并向中心传输。

为完成伴星飞行及伴飞试验提供测控通信支持。在伴随卫星接近与绕轨道舱飞行阶段,重点完成伴随卫星对轨道舱的接近变轨、绕飞形成变轨、绕飞观测和绕飞脱离变轨等任务。

解读:我国这种用较少测控站点获得较高效益的测控通信模式,既节约了大量经费,又能保证飞行任务成功完成,体现了人的智慧。

任务:跟踪测量返回至主副着陆场的返回舱,进行返回舱落点计算;搜索回收返回舱和有效载荷,救援航天员并将航天员转运至。

二是增加了上升段陆上区应急搜救任务,还必须兼顾做好某区应急搜救任务,任务准备工作急剧增加;

三是新研制了直升机机载搜救指挥平台,航天员搜索救援的组织指挥工作将由地面搬到空中。

神七是在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发射的!

神舟飞船资料(50字以内)

“东方号”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2.3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原航天2003年10月15日21时31分,飞船进入第九圈。局栾恩杰说。

载人航天飞船的资料,注名时间人名和飞船型号

任务:负责火箭、飞船以及伴随卫星的轨道测量、图像及遥测监视、遥控作、数据注入、话音通信、飞行控制和任务的实施与作管理以及异常情况下的测控通信支持等。

神舟号飞船共进行过10次发射,前4次神州一~四号均为无人发射,神州八号也是无人发射

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是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它不仅和其它舱段一样要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段的各种应力和飞行环境,而且还要经受返回时再入大气层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其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供航天员进出轨道舱使用。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将首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14圈,历时23小时。根据规划,接下来的工作目标是将多人送入太空并逗留更长时间,以及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六号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任务概况: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

神七上三个人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围绕地球运行到第29圈时,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中欧夏令时上午10时35分向航天员发出了出舱指令。接着,宇航员翟志刚开始开启轨道舱舱门。他在离开轨道舱、进入太空后,向全和全世界问好,并挥动由宇航员刘伯明递上的。第三名宇航员景海鹏留在舱内,与地面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宇航员令人注目的出舱活动,是世界宇航史上宇航员首次进行的太空行走,是航天重要里程碑。

神舟八号(无人)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任务:与“天宫一号”共同执行空间教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与我国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携手,共同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在顺利完成两次对接任务后,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36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

本次“神八”仍为返回舱、推进舱、轨道舱三舱结构,增加了交会对接设备。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神州七号飞天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术的进一步成熟。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次执行手动载人交汇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航天员成功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

发射时间:2013.6月11日17时38分

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为国出征太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后,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首位“80后”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在太空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授课,并展示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行轨道。

关于神舟五号的英语资料

起飞质量(T)

ln October 2003, my fathe神舟号飞船是由中华研制的一种卫星式宇宙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 He spent about twenty_one hours in space. He did a lot of work there came back to the earth. My mother and l went to the airport to meer my father We were very happy. lt was a great day! l was very proud of him. Now he stillls me about his space trel l want to him. Now he still ls me about h项目is space trel l want to go into space someday too.

神舟五号发射资料

创新:研制了舱外航天服、船载医监设备、个人救生等船载设备,以及航天员地面训练模拟器、模拟失重水槽、舱外航天服试验舱等大型试验和训练设备。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解读:经过前六次的探索和总结,空中搜救分队已经具备了搜救能力,能够采用空中搜救方式完成航天员的搜救和后送,可以提高搜救处置的效率,在时间救援航天员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理论偏15km正负9km

神舟五号的在轨运行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5日10时许,飞船进行环绕地球圈飞行。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许,飞船运行到第七圈。

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飞船运行到第八圈。

神舟五号发射资料是: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火箭一级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火箭飞行120秒逃逸塔分离,137秒助推器分离,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200秒整流罩分离。

460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587秒船箭分离,飞船进入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199.14公里、远地点高度347.8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五号发射的结构:

神舟五号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头部是圆柱体,而四号的头部是半球体,飞船舱内只有航天员,其空间的平面大约为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此外,神舟五号飞船还留有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接口。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承担,该火箭由四个助推器、一级、二级、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质量479.8吨。火箭上部整流罩、逃逸塔和飞船轨道舱、返回舱组成逃逸飞行器。

神舟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资料,不要太长

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这艘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00船一致。飞行中,先后进项了对地观测、

神舟7号飞船详细但不冗长的资料————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航天科技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科研单位是航天科技公司所属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气闸舱。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内部有航天员生活设施。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无留轨功能。

返回舱——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的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

推进舱——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航天员首次空间2003年10月15日15时54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 神舟号 飞船的信息?

创新:一是搜索救援模式由“空中为主、地面为辅”改变为“空中搜索救援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空中和地面搜救分队的力量配备和职责分工也相应发生变化;

这一刻,距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人飞船之前,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2003年10月15日10时40分左右,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原航天局栾恩杰说。

2003年10月15日9时,成功发射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已成为世界上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

这一刻,距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

飞船的轨道舱位于飞船前端,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天线和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轨道舱具有留轨能力,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的总体费用。

飞船的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外形呈大钝头倒锥体,直径2.5米,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的飞船。

飞船的推进舱位于飞船后部,外形为圆筒状,装有4台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两侧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

飞船的返回舱外形按照部分升力体设计,飞船采用升力式再入方式。飞船采用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降落伞面积1200平方米,是世界上的降落伞。

“提问有新回答

神舟5号、6号、7号、8号的资料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创新:以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火箭起飞126秒后出现了逐渐增大的纵向单频振动,频率约为8Hz,给航天员带来了不适。本发火箭使用变能量蓄压器来抑制振动,使振动大大降低。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航天科技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收张庆伟同时指出,与20世纪90年代国外先进的载人飞船——联盟TM飞船相比,(见表2)复失地不

神舟载人飞船航天的资料急用,谢谢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逃逸塔、助推器

1999年11月20日, “神州”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

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标准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2001年1月10日“神州”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道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

、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试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州”一号实验飞船相比,“神州”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进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2002年3月25日“神州”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学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州”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2002年12月30日“神州”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后,于1月5日在

、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围绕地球十四圈后于10月16日在

中部地区成功返回。这是我国次载人飞行。落点误5公里。宇航员刘利伟。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州”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双人在太空停留了五天,进行了各种人在太空生活的试验。环绕地球飞行325万公里。宇航员活动范围扩大到生活舱(轨道舱)。于17日5时38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落点误1公里。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从

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

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

主着陆场。

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项目和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

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历史上宇航员次的太空漫步,令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

2008年起飞质量(T)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

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2007年11月26日,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幅月面图像。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大会在举行。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句号975

神州七号发射资料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航天科技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

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点火第159下面是神七几个总指挥和工程师的具体介绍。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

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原航天局栾恩杰说。是伟人杨利伟点火第583秒时,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星箭分离

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