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电子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有哪些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如下: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电子版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电子版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电子版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电子版


识字一

第1课 柳树醒了第3页

第2课 春雨的色彩第6页

第3课 植树第9页

第4课 古诗两首第12页

识字二

第5课 看电视第18页

第6课 胖乎乎的小手第24页

第7课 棉鞋里的阳光第27页

第8课 月亮的心愿第30页

识字三

第9课 两只鸟蛋第39页

第10课 松鼠和松果第42页

第11课 美丽的小路第45页

第12课 失物招领第50页

识字四

第13课 古诗两首第59页

第14课 荷叶圆圆第62页

第15课 夏夜多美第64页

第16课 要下雨了第68页

第17课 小壁虎借尾巴第72页

识字五

第18课 四个太阳第81页

第19课 乌鸦喝水第83页

第20课 司马光第85页

第21课 称象第88页

识字六

第22课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97页

第23课 王二小第99页

第24课 画家乡第102页

第25课 快乐的节日第107页

识字七

第26课 小白兔和小灰兔第116页

第27课 两只小狮子第120页

第28课 小伙伴第123页

第29课 手捧花盆的孩子第126页

识字八

第30课 棉花姑娘第137页

第31课 地球的手第140页

第32课 兰兰过桥第143页

第33课 火车的故事第147页

第34课 小蝌蚪找妈妈第151页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小孩子点读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有多少课时

识字1

1柳树醒了 (雪兵)

2春雨的色彩 (楼飞甫)

3植树

4古诗两首

春晓 (孟浩然)

村居 (高鼎)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识字2

5看电视 (蒲华清)

6胖乎乎的小手 (望安)

7棉鞋里的阳光 (野军)

8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识字3

9两只鸟蛋

10松鼠和松果 (林颂英)

11美丽的小路 (缪启明)

12失物招领 (胡霜)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识字4

13古诗两首

所见 (袁枚)

小池 (杨万里)

14荷叶圆圆 (胡木仁)

15夏夜多美 (彭万洲)

16要下雨了 (罗亚)

17小壁虎借尾巴 (林颂英)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识字5

18四个太阳 (夏辇生)

19乌鸦喝水

20司马光

21称象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识字6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

24画家乡 (冯寿鹤)

25快乐的节日 (管桦)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识字7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

28小伙伴 (瓦·奥谢叶娃)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赵华昌)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识字8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的手 (阳光)

32兰兰过桥 (茅以升)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 (盛璐德)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春风吹

2好孩子 (赵继良)

3象鼻桥 (经绍珍)

4咕咚

5小猴子下山

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生字表1

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生字表2

中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积累

共112课时

一般都是两课时一篇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一)

课时

教材分析: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原来,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要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笔画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课文的生字词和朗读学生在家也已经预习过了,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拉、把”等六个生字

教学策略:

1、采用看图导入,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随文识字,多次认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时

一、看图听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肯定很喜欢他们,请看它们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喜欢他们吗?那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们的名字吧。(书写课题)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P116,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教师的范读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借助拼音朗读)

2、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咱们就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表扬同学们读的真好,遇到不懂的字会借助拼音拼读)

3、师:现在谁有勇气站起来试着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进行课文接龙。(表扬同学们都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由读准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2) 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1、师:老师这里有几句比较长,比较难读的句子,想单独来考考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句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二)

【教材分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6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协助老山羊收白菜,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身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送给老山羊送去一担白菜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同学懂得劳动的意义,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小朋友。

【同学分析】

1、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做为重点,所以同学对识字和朗读掌握的较好。同学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2、一年级同学对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也非常喜欢小动的,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同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小朋友。

【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同学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同学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同学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同学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童话引入

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小白兔和小灰兔协助老山羊收白菜,劳动结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些菜子拿回家。后来,送回一车白菜的小灰兔没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包菜子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菜,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

通过讲故事,激发同学学习兴趣,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26小白兔和小灰兔)

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要出会认的生字圈上,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边读边口头组词。

3、小组合作学习:

分析这八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给生字找朋友,小组学习后汇报、交流,师生一起评价订正。

4、采用“开火车”,“你指我认”,“我说你指”的识字游戏。

同学有学习主人的意识,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充沛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再将课文完整读一遍,读后把喜欢的段落多读一遍。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同学评议。

对于一年级同学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公开课教案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指派来代替同学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同学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找几个同学接力读全文,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与各局部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插图,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⑴小灰兔在得到一车白菜时,在家里吃菜时和再去要白菜时,心里会怎样想?

⑵小白兔在要菜子时,自身种菜时和送白菜给老山羊时,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自学考虑后同桌互议,然后汇报交流。

2、自由通读全文,说说这个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齐读后一句话。

3、同学质疑。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老师参与讨论)。

5、汇报交流。

6、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两只小兔的对话。形式分为:

指名读、分角色读、挑战读等等。

通过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同学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使同学的认识不时得到完善和升华,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五、扩展

师:听了小白兔的回答,小灰兔会怎样想?怎样做?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回味欣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

亲,古诗如下:

春晓

作者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村居

小池。所见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2、13、59、60页什么内容

12页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古诗《春晓》。

13页是清代诗人高鼎的古诗《村居》。

59页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古诗《所见》。

60页是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古诗《小池》。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荷叶圆圆》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我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课文原文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教学札记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初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儿童尽快掌握文字。”新《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工具的工具。而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策略有效地协调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巧妙地达到以读促识、以识促读、读识互补、文悉字熟的目的,则是低年级阅读课的关键。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本课语言生动优美,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这样的文本载体,将有利于我的教学梦想得以较完美的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1、激趣,绽放快乐的火花。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首先采用多种策略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看画面、听音乐、做游戏、猜字谜、戴头饰、表演等多个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识字”与“读文”的学习,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文本。当看到屏幕上出现:圆圆的、绿绿的的荷叶、亮晶晶的小水珠、可爱的小青蛙——这些优美的图画,学生无不为之动情,无一不对课文产生想学、想看、乐学、爱学之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思想。

教师的语言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法宝。我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极富启发性,如“同学们你们坐过摇篮吗?小水珠躺在荷叶这个‘摇篮’上是什么感觉呀?——请大家闭上眼睛,感觉一下小水珠的心情。——噢!躺在上面是多么舒服、多么快乐呀!——你们体会了小水珠的心情,咱们怎么样才能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呢?”像这些极富启发性的语言,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巧妙,打造主动高效的课堂。识字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是重中之重,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是我教学的重点。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往往认得比较快但忘得又快,所以在教学中我做到巧识字、巧读文。以读文为载体,识字为目的,反复地让学生读,以便更好识记。首先是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生字,自己学习,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再一起带拼音拼读、组词,然后去掉拼音读,读带生字的词语,读课文,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反复训练,后在课结束前又进行了一次生字巩固,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更好地掌握。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认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

结合教材“浅显易懂”的特点,几次设计“巧读”。朗读是眼、耳、口、目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直接有效的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课堂中,运用自读、练读、研读、诵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还特别注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学生练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你喜欢和哪个小动物交朋友?读给同桌听,让他听了后能像你那样喜欢上你的新朋友。其中抓住“躺”、“立”、“闭眼”、“展开”等词语学生去感受,体验语言的美,读出趣味,读出感情。这些自主性地选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方法不一,有利于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除了朗读之外,我还设计了较多的说话练习,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从而积累语言文字。如: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说说荷叶的形状颜色;在听老师范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荷叶引来了哪些小客人?在又圆又绿的荷叶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接着,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划出小动物们对荷叶说了什么的句子;然后出示:(谁)把荷叶当作(什么)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后,出示小鱼图和小蚂蚁图:让学生看图开展想象,选择一幅图,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说:小鱼、小蚂蚁会把荷叶当作什么、会怎么做?并出示小鱼说:“。”蚂蚁说:“。”的句式帮助学生练习说话。在此基础上,再完成课后练习:看图,把句子说完整。学生在交流发言时,我耐心、仔细地倾听;用多种方法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说,放心说,说出自己的所悟所得。一次次的说话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人人说话的机会,而且说话要求一次比一次提高,难度一次比一次加大。由于说话练习的设计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难度有坡度,加上有课文内容做铺垫,所以学生并不觉得很难,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发言积极,能各抒己见,大胆练习说话。

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逐渐成长。《荷叶圆圆》是我到低年级所上的堂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从同年级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在课后更是受益匪浅。今后,在从事低年级教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不断地向同事和书本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可选择运用下列方法,或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新的识字方法,找到新的识字途径。

1、展示生活中识字的成果:

在没学生字之前,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生字多,让会认的学生讲讲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根据形旁识字。如:

草字头跟植物有关(荷);

王字旁跟珠宝玉器有关(珠);

提手旁跟手的动作有关(摇);

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篮);

提土旁跟土地有关(坪);

月字旁跟身体有关(膀);

足字旁跟脚或腿的动作有关(蹲)。

3、背诵古诗识字:

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做游戏识字,如:

大家正在背诵古诗,教师出示写有“停”的牌子,并示意停下,看哪一组先停下。再如,教师分别出示“摇”“蹲”的卡片,学生迅速做出这个字表示的动作。

5、读词语、读句子识字,如:

一朵荷花,亮晶晶的水珠,小小的摇篮,一顶凉帽,透明的翅膀。小蜻蜓立在他的停机坪上。小青蛙蹲在圆圆的荷叶上。

6、编儿歌、字谜识字,如:

“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旁边有翅膀,一飞冲云天。”(停、篮、膀)

“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晶)

7、本课写字,要求写三个上下结构的字“是、朵、美”,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叶、机”和一个独体字“我”。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建议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是”字中间横长;“朵”字上面不是“几”──没有钩;“美”字是上下结构,要先写“秃尾巴羊”,再写“大”字;“叶”字的口字旁要偏上;“机”字中的“几”笔是“竖撇”。“我”字的指导重点应放在斜钩上,建议学生把斜钩想象成一把弯弓。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把“弯”写直了,就没法射箭了。

二、朗读感悟

1、齐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教师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可以小声跟读。

3、学生看图,教师边描述,边逐段引读。如,学生看小青蛙在干什么,教师描述: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荷叶绿绿的,就像歌台上铺着绿绿的地毯。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学生接着读“荷叶是我的歌台……”

4、分段接力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自由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6、练习背诵。

7、教师指图上的景物,学生练习背诵。

8、背诵全文。

三、实践活动

1、说荷叶选拔赛: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想一想,荷叶是你的什么呢?如,荷叶是我的故事书,看到荷叶,我就想到了许多夏天的故事。以“荷叶是我的……”为题,比一比,看谁说的多。

2、画一幅“荷叶是我的……”图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