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化学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化学 中考必背知识点)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马上要中考的小伙伴,这篇中考化学知识点是必备。以下是我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化学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化学 中考必背知识点)化学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化学 中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化学 中考必背知识点)


中考必考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5.【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7.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8.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9.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条件: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化学知识点还有哪些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外层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SO2、NO2。

记化学要找到规律,要会总结分。一个班上的学生,总有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有成绩的学生,这之间的不是智商而是勤奋和好的学习方法.。以上是中考必考化学知识点,是中考必备的。希望考生利用好,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轻松掌握化学要点!

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掌握一定的知识要点非常重要,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1、地壳中含量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3、空气中含量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6、人体含量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7、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原子是氢。

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是初三才新增的一门科目,对于初中生们而言是一个关键的科目,下面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1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硬的物质,石墨(C)是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2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3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

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固体时分子间隔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4 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1、蛋白质:①作用:促进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 ②存在:肉类、鱼类、乳类、蛋类、豆类等; ③CO中毒机理:CO与血红蛋白结合,造体缺氧。

2、糖类: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主要存在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薯类、甘蔗); ③作用: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3、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4、维生素: ①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②存在:水果、蔬菜、动物肝脏、鱼类、奶制品等。 ③缺乏会引起夜盲症、坏血症等。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多的是氧,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2、C、H、O、N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3、钙可使骨骼和牙齿坚硬;缺钙会得佝偻病、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等病。

4、K+、Na+可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有恒定的PH,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含CO、CO2、H2CO3、碳酸盐)

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CO、CO2、H2CO3、碳酸盐)

3、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

4、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热固性和热塑性)、合成纤维(涤伦、锦伦、腈伦)、合成橡胶。

5、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治理措施:①减少使用;②重复使用;③开发新型塑料;④回收利用

;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 中考必考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对于许多刚接触化学的同学会很难,会觉得知识点很乱,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1、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2、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结晶水合物: 含有结晶水的物质 (如: 2CO3· Na 10H2O、 CuSO4· 2O) 5H FeSO4· 2O 7H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3、 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4、 基本知识、理论

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 0.03% 。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 等物质 。

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 SO3()、NO()、 NO2()、H2S()、HCl()。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5、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 (硫酸根)、NO3 (根)、CO32 (碳酸根)、ClO3 (氯酸根)、 MnO4 (高锰酸根)、 MnO42 (锰酸根)、PO43 (磷酸根)、Cl (氯离子)、 HCO3 (碳酸氢根)、HSO4 (根)、 HPO42 (磷酸氢根)、 H2PO4 (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2 (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 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 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下面我整理了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集锦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中农、化肥的任意施用。

5、防治办法: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上的“三废”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化肥。

6、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7、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Mn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加热=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电解=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

(9)熟石灰[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高温=CaO+CO2↑

初三化学常考基础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