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指示剂变色范围_指示剂变色范围与什么有关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式型体

(1)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指示剂离解常数的变化,因此,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变动。一般说来,温度升高,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变宽。

指示剂变色范围_指示剂变色范围与什么有关指示剂变色范围_指示剂变色范围与什么有关


,称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2)溶剂:指示剂在不同的溶液中,其变色点不同,必然会引起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改变。如甲基橙在水溶液中变色点为3.4,在甲醇溶液中变色点则为3.8。

(3)盐类:盐类的存在会影响指示剂的离解常数,从而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发生移动。另外,由于盐类具有吸收不同波长光的性质,还会影响指示剂的颜色深度,从而影响指示剂的灵敏度。

(4)指示剂的用量:无论是双色指示剂还是单色指示剂,用量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以下几点:过多都会使终点变色迟钝,而且本身也会多消耗滴定剂。不仅如此,用量过多,还会引起指示剂变色范围的移动,如在50--100ml溶液中加入2―3滴0.1%酚酞,ph=9时出现红色,而在相同条件下,加入10-15滴酚酞,则在ph=8时,显现红色。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不是指在这个范围内的颜色是酸色和碱色的混合?

(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6电位法的终点体积(ml).37色

酸碱指示剂 -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既然都是一些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那么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它们的电离程度就不同,于是会显示不同的颜色。范围内的颜色是混合色,PH大的为碱色,PH小的为酸色,一般相两个PH单位。电离与温度有关,应在常温下使用。

请教:‘口诀法记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怎么说的

【酸碱1、变色原理:以HI8.9.8(绿→黄)n表示指示剂指示剂的选择】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颜色变化变色范围(pH)石蕊红—蓝5~8甲基橙红—黄3.1~4.4酚酞无—红8~10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一般不选用石蕊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为了减小方法误,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什么?

3喹哪啶红

甲基橙红—黄 3.1~4.4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的PH=PKa-1---PKa+1

6.83

理论变色点的PH=PKa

正式考试的时候题目应该会给你相关的信息,比如指示剂的Ka

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HIn

=H+

+In-

碱式型体

Ka为指示剂的解离常数

⑴、溶液的颜色是由[In-]/[HIn]的比值来决定的,随溶液的[H]的变化而变化。

⑵、当[In-]/[HIn]≤1/10

PH≤PKa-1

酸式色

当10>[In-]/[HIn]>1/10

PH在PKa±1之间

颜色逐渐变化的混合色

当[In-]/[HIn]≥10

碱式色

2、变色范围:当溶液的PH由PKa-1变化到PKa+1(或相反)时,才可以观察到指示剂由酸式色经混合色变化到碱,这一颜色变化的pH范围,即pH===pKa±1称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如何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石蕊红—蓝 5~8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百里酚蓝:红——黄;甲基黄:红——黄;甲基橙:红——黄;溴酚蓝:黄——紫;溴甲酚绿:黄——蓝;甲基红:红——黄;溴百里酚兰:黄——蓝;中性红:红——黄橙;红:黄——红;酚酞:无——红;百里酚酞:无——蓝。

酚酞无—红 8~10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

(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为了减小方法误,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

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怎样的?

3、磺代酚酞类 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蓝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指示剂用量过多,还会影响变色的敏锐性。例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滴定NaOH溶液,终点为橙色,若甲基橙用量过多则终点敏锐性就较。指示剂选择不当,加之肉眼对变色点辨认困难,都会给测定结果带来误。

3、理论变色点:当指示剂的酸式型体与碱式型体的浓度相等,即[In-]/[HIn]==1时,溶液的pH=pKa

扩展资料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分类:

1、 硝基酚类 这是一类酸性显著的指示剂,如对-硝基酚等。

2、 酚酞类 有酚酞、百里酚酞和α-萘酚酞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4、偶氮化合物类 有甲基橙、中性红等,它们都是两性指示剂,既可作酸式离解,也可作碱式离解。

参考资料来源:

结晶紫指示剂变色范围是多少

PH≥PKa+1

样品号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

指示剂名称

变色范围

指示剂法的终点体积(ml)

终点误(以电位法为准)

1结晶紫

复杂(紫→蓝)

-6.7%

2α-萘酚苯甲醇

指示剂颜色变化变色范围(pH)6.26

6.40

-2.0%

1.3.2(红→无色)

6.16

6.16

结晶紫的变色范围较复杂,颜色变化有紫、蓝、蓝绿、黄绿、黄,突跃点附近指示剂的

颜色变化不明显,而显著的变色点明显早于滴定终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