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_什么叫地级市,什么叫县级市

什么叫地级市?与普通的市有什么区别 ?

地级市定义: 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比如一个企业产生了1个亿的,按照目前的税收流程比例来看,财政要拿到50%也就是5,000万,剩下的5,000万就由省、市、区这几级财政进行分配。副省级城市大多数都是二级财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在副省级城市产生1个亿的,除了要上交的5,000万,剩下的5,000万可以全部留在副省级城市,不需要上交省财政一分钱。,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

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_什么叫地级市,什么叫县级市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_什么叫地级市,什么叫县级市


县级市定义:

县级市有两大类,可以是由镇升格而来,也可以是由县改制而来。前者面积狭小,一般为适域市,后者面积大,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行政区划层级相当于县的市,称为县级市。

普通的市是归属于地级市,和以前的县一样。地级比县级高一级,举个例子,张家港市和苏州市,苏州市就是地级,张家港属于苏州1、行政级别。地级市四大班子即委、、人大主任(一般兼,但都会配备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级别提为正厅)、政协主席,级别都是正厅。而副省级城市的四大班子则是当然的副部。其委按惯例都会身兼所在省的委常委,甚至有的还是,在话语权上,不是一般地级市的所能匹配的,尽管有的地级市委,也有高配常委的现象。从正厅到副部虽然看起来只一级,但实际上的不是一节半截,进入副部序列,不仅意味着进入中管干部的行列,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待遇的本质提升,真正开始享受到地方大员的待遇。,是县级。县级<地级<省。

区别:县级市通常是归地级市管辖的,地级市的是通常正厅级,县级市的是通常正处级,所以地级市比县级市的级别高。

副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

参考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地级市所管理的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县区的政一把手一般是正处级,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县区的副职一般是副处级,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县区内设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般是正科级的级别。而副省级城市所管理的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县区的政一把手一般是副厅级(市属正局级),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区的副职是正处级(市属副局级),而各个委办局以及各区的内设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般是正处级的级别。料:

省级市和省级县有区别吗

1、我国没有省级市一说,只有直辖市。

2、地级市,广义为县级以上单位,省级以下单位,狭义为高于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接受省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大部分地级市一般管辖市辖区由上面的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县级市通常是归地级市管辖的,地级市的通常是正厅级,县级市的通常是正处级,所以地级市比县级市的级别高。、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和县级市。

3、县级市,县级市,是中华行政区划名称,属于县县级市: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直辖市没有县级市,个别县级市由省级行政区管辖。

省辖市和地级市有什么区别?

“省辖市”为1982年及其以前对之后被称之为“地级市”的称呼。1983年起开始推行的“地级行政区划改革”,“省辖市”全部改为“地级市”;与“省辖市”对应的有“地辖市直辖市是省部级行政级别,南京,宁波等有的城市是副省级城市,也就是省副部级, 地级市是厅级,县级市属于地级市代管属于县处级 县级市市委原则属于副厅级多数任地级市委常委,总而言之你记住行政级别不同。比如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是平级。 南京和宁波西安等副省级城市平级 南通和惠州等地级市平级 昆山和张家港 丹阳等县级市平级”(或“地管市”)——即直属地区管辖的“市”;“地辖市”自1983年开始改称“县级市”。

根据《中华宪法》规定,“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据此推理,广义的“省辖市”指除直辖市以外的所有“市”。

狭义的“省辖市”和“地级市”在城市建制上有很大的区别。

“省辖市”中除较大的市外,不实行“市管县”和“市管市”。

“省辖市”的行政区划(行政分区)为市辖区,包括城市服务功能的郊区,“省辖市”属于真正意义的城市。对“省辖市”既作为行政区划当然由于副省级城市的大名单是上世纪8090年代确定的,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别,有的副省级城市的经济实力下滑非常厉害,比如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以及陕西的西安,经济总量都没有破万亿。而有的地级市经济综合实力上升得非常迅猛,甚至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副省级城市,比如强地级市苏州市,其GDP总量已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六,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同时也作为城市看待;尽管“省辖市”行政地位不低于地区,但统计上将“省辖市”和“地辖市”作为“市”单列,并未作为地级行政区统计。

“地级市”实行“市管市”和“市管县”,其行政区涵盖各种形式的县级行政区。

“省辖市”改“地级市”以后,成为四级行政区划制度的省、自治区主要行政分区形式,并作为地级行政区纳入统计。

副省级和地市级区别

这里还需要特别提示的一点,虽然副省级城市所属各区的级别是副厅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但副省级城市所管理的县以及县级市的级别,仍然是正处级。这是因为县、县级市与地级市、副省级城市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它们之间只是代管的关系,所以并不影响县以及县级市的行政级别。

2、经济权限。副省级城市,特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五个单列市,在经济管辖权限上,享受的是省级待遇,在财税方面直接向汇报,对负责。由于副省级城市在税收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留成比例,且有更大的经济自由裁量权,所以财力雄厚,不是一般地级市所能比拟的。地市级在财税上都要向本省上交,留成比例相对较低,且在重大经济政策上都需要报省里批复,省里通盘考虑,一般不会给某个地级市无限制的关照,所以在发展上或多或少存在诸多限制,不像副省级省市那样有话语权、决定权。

副省级市和地级市区别

地级市:地级市为中华行政区划中的二级行政区(即地级行政区)名称为县级以上单位,省级以下单位,接受省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一般管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地级市的市委、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均为正厅级,副职为副厅级。

1.城市行政级别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从行政区划分级来看,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都属于设区的市范畴,在这个方面二者是一样的。虽然都是设区市,行政级别却是不同的,副省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介于直辖市和地级市之间,所以副省级城市的行政级别是副部级,而地级市介于省和县之间的管理层级,都是正厅级。

2.干部行政级别不同:副省级城市的市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都是副部级干部,属于中管干部,干部的任命或者是提名建议都由组织部门决定,副省级城市的四套班子副职是正厅级干部,属于省管干部。而地级市市的四套班子主要,也就是市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一般都是正厅级,四套班子的副职一般是副厅级。当然有部分地级市的市委由常委或副兼任,这只是特殊的案例,并不代表整体的情况。

县和县级市是省的亲儿子,而且是小儿子,而地级市才算应该算是省的大儿子,只有区是地级市的亲儿子,二者有行政隶属关系。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的,那些生活在县里的人上,都不会出现地级市的名字,而生活在区里的人上,都会出现地级市的名字。

3.综合实力距较大。我国有15个副省级城市,这15个副省级城市的城市,综合实力是非常强的,这里的综合实力不仅是指GDP等经济实力,也包括地区的影响力,还有文化软实力以及其他综合性的因素,它们在区域发展甚至发展中都处于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大多数地级市的经济发展实力都是相对一般的,在经济起量以及地区的影响力,还有作出的贡献方面,和副省级城市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而在不是副省级城市的省会城市中,竞争也非常激烈,特别是郑州市和长沙市发展迅猛,这其中郑州市的GDP已经破万亿。郑州市已经被确定为中心城市,全国九个中心城市除了四个直辖市以外其他都是副省级城市,只有郑州是正厅级架构。河南作为具有1亿人口,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粮食产品,小麦产量全国四分之一的中原大省,竟然没有一个副省级城市,所以郑州市入进副省级市的愿望十分强烈。

特别是近几年郑州市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进入了万亿俱乐部,超过了不少副省级城市,目前郑州市经济总量不仅超过了东北的吉林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就连近副省级市是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与副行政级别相同。在行政区划上和地级市无别,但在经济地位上有别,体现在职务高半格和经济权限大。在咫尺的山东省济南市在郑州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所以强烈呼吁郑州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目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4.管理体制不同。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不仅行政级别不同,实际上在管理体制方面,特别是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也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个经济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税收收入分成方面,有着巨大的异。从1992年财税体制改革之后,和地方就实行了分灶吃饭,具体来说,就是不同的税种和地方的留成比例是不一样的。

而地级市大多数是财政,同样一个企业在地级市产生了1个亿的,除了要上交5,000万,一般情况下还需要上交省级财政2,500万,地级市只能留成2,500万。

特别是副省级城市中还有5个单列市,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这5个单列市,它们具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它们的各项经济工作直接可以接受各部委的发文以及各项指令,不需要和省级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对接。突出表现在这5个单列市的市税务局都是正厅级干部,直接由任命,他们和所在省的省税务局是平级,二者没有与被的关系。

省和市的区别是什么?

是的。

明朝初沿元制,后以行省权力太大,将行省一分为三。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机关,分别掌握行政、司法、军事权力。时全国共1不少朋友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却不够了解,很多人想知道的是副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副省级市和地级市的区别就在于行政架构上有所区别,副省级市是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所以它相较于地极市来说权限和经济权限更大一些。但是两者在行政区的划分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同属于市级。另外一般来说,副省级市的主要职务会比地级市的职务要略高上一些。除两者之外还有县级市,县级市一般由地级市进行代管。4个布政使司、2个直隶地区以及其他边疆行政区。

清朝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时全国共18个布政使司(省)等25个省级行政区。

初年,行政区划沿袭清朝。后历经变动,又由于战乱或时局原因,区划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省,1946年外。至1949年全国依法共有35个省等50个省级行政区。

中华成立以后,全国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区,后历经多次变动,1965年基本稳定下来;1967年设立天津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市,同年收回,1999年收回。目前全国共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 [1] 。

省级以下是地市级吗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开端,行省属于行政机构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全称“行中书省”。腹里地区(今河北、、天津、山西、山东、内蒙古部分)则由中书省直辖。时全国共10个行省、1个中书省辖地、1个宣政院辖地。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正规籍贯一般是

县级市,是行政区划之一。在,行政级别等同于市辖区、县等县级行政区。

省(自治区)+县(自治州还是旗什么的,我不太懂)+镇(自治单位)

地级市,是行政区划之一,是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

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地省级行政区管辖。

简单说来,副省级市在行政区划上和地级市无别,但在经济地位上有别,体现在职务高半格和经济权限大。总的来说,管辖范围上讲:副省级市等于地级市大于县级市;级别上讲: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具体如下:

县级市:即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县级行政区,说白了就是县。县级市一般由地级市代管,或者由地区管辖,也有部分由省、自治区直接管理。县级市市委、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均为正处级,副职为副处级。

副省级市:这类城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城市的市委、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副省级市与地级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发展方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单位。目前共有15个:南京、沈阳、厦门、杭州、深圳、哈尔滨、济南、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长春。

县级市和地级市什么区别?

行政级别上讲: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

区别如下:

地级市定义是地级行政区,是县级以上省级以下单位,受省级直接管辖。

县级市定义是行政地位等同于县的县级行政区,说白了就是县。

两者之间在机构编制,干部配置和,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司法行使制度等各方面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大陆自198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县级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1983年起,县级市作为行政区划术语正式确立下来。

县级市一般由地级行政区管辖或由地级市代管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县级市于地级行政区之外单独建制,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该类县级市与地级行政区基本享有相同的、经济和管理权限,这类县级市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俗称省直辖县级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比大部分的县级市要高,比地级市要低。

截至2018年9月20日,共计375个县级市县级市由地级市代管。地级市和副省级市由省级单位管理。。

地级市:

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地级市定义: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

县级市定义: 行政区划层级相当于县的市,称为县级市。 县级市有两大类,可以是由镇升格而来,也可以是由县改制而来。前者面积狭小,一般为适域市,后者面积大,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