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机 >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

手术室的院感管理要求是什么?

第八条 洗手质量控制: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消毒监测员每日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洗手质量,提供合理的消毒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每月进行手的消毒效果检测。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


2、手术室设立三区,由外向内分别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应设双7、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手术间挂标志牌,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走廊,以便洁污分流。

①最外侧为非限制区:包括接收患者处、推车交换处、更衣室、厕所、值班室、杂用间等。

②中间为半限制区:包括办公室、敷料准备间、洗涤室、器械室等。

③最内侧为限制区:包括手术间、刷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手术间的安排:由外向内分为感染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无菌手术间;各区之间可用门隔开或设明显分界标志。

3、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洁和消毒。

4、每一手术间限制一张手术台;手术间窗要严密,能防尘、防蚊虫;温度宜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50%左右,并有空气净化装置。

5、手术器具及物品(包括洗手刷)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6、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

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作规程。

9、患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疖海众建议以楼层为单位,升级医院现有的污物间,升级为建立楼层专业洗消间,所有楼层的医用织物、病人衣物、床单被罩、拖鞋等都可以在洗消中心进行消毒、清洁、洗涤。肿、手部破溃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内。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总结

3、污水处理问题。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总结

(1)6月25日对住院部、急诊科下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生人手一册,并下发复习题,各小组认真学习,7月6日科室闭卷,院感科督导,共26名医生参加。全部90分以上。

时间过得真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吧!那么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总结1 本年度,在医院的正确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有效的控制了科室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1、质量控制:每月进行2次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科室感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3、紫外线强度监测:对新领进紫外线灯管每次进行检查,对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每半年换一次灯管,消毒效果均达标。

4、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及时发现消毒、灭菌、隔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同时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处理,严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确保了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实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编制科室感染控制各种流程,如洗手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科室感染暴发处理流程、科室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处理流程,以及各种诊疗作流程等,并组织学习,使工作流程化,便于作,便于记忆。

四、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进行了整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专人回收,登记。对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使提高了认识,落实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交接等做到规范化管理。

1、对保洁人员进行了“医疗废物管理,病房消毒隔离”培训。

3、对全科临床医生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手卫生”的培训,组织均合格

4、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医院感染与感染管理”,均合格。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医院感染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感染发病率,提高了素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就医环境,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和效益。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总结2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不但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在院的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由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小组组成,业务任主任委员,重点对小组人员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并明确了各级体系人员的职责。各级院内感染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按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

(2)7月12日对医、护、技人员及新上岗和实习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院感知识应知应会培训共81人,经,全部合格。

(3)11月2日,由医务科组织,院感科对全院的医、护、技术人员进行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参加人员85人,合格。

(4)我院对医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视,派院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参加阳泉市卫生局组织的感染知识师资培训,派供应室田玉英到阳泉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与实习。

三、监测反面:

(1)协助检验科每月对重点部门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其他科室每季度一次。

(2)供应室每锅进行物理和化学监测,有记录,不合格的坚决不发放。

(3)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5) 11 月 15 日市疾控中心对我院医院感染重点部门进行了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年度监测。

(6)11月27 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住院病人共29 人,调查28人,实查率96.6 %。调查结果现患率3.45 %,漏报率 0% ,抗菌物使用率72.4%,高于60%的标准,

(7)每月对全院感染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做到月汇总、季反馈(每季度一期简报)、年总结。

(8)与防保科合作,对住院病人电话回访人征求患者的意见,满意率 %给患者带去问候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手术切口感染病例。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与后勤保障科配合加强医疗废物的常规督导检查是我院的医疗废物在现有的条件下收集、分类、交接、登记、焚烧做到规范管理,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特别是配合检验科对每一袋过期的血液跟踪处理,无一袋向外流失造成不良。

五、落实制度、检查到位:

认真做好日常的工作,配合医院的综合目标检查,细化标准,检查结果在科主任例会上通报,整改不足之处。

六、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4)对医院感染病例各科室每月实行零报告制度,院感科每月深入科室调查漏报情况,今年共收住1766 人 感染 6 人,感染率0.34 %漏报率16 %,目标性监测清洁手术切口61例,感染0 例,清洁手术甲级愈合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294人 ,感染 2人 感染率0.68% 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一人一针一管灭菌执行率。管理。从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具抓起,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全年职业暴露1例,未感染经血传染性疾病。 存在的问题:

1、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我院供应室急需更改。上级部门检查多次提出,护理部已经派人学习。

2、检验科的细菌室建设。

总之,我院某些方面感染隐患还非常严峻,我们坚信只要重视,我们职能科室配合,各尽其责,常态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就能做好。

医疗机构清洁消毒规范培训目的是什么

手术室的医程序: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医院洗涤抹布和拖把怎么做才?

(三)消毒手臂:双手和前臂擦干后,将泡沫消毒液3—5ml涂擦于手和前臂,过1他分钟左右即干,然后戴上手套。

海众配合医疗机构的洗消间建立针对清洁织物进行分色分类洗涤,针对不同的清洁用品合理摆放有效、合理、科学地管理存放清洁用品。

二、沉着积极应对突发

针对于清洁人员,可以配海众提供高效清除99.999%以上的细菌,可以针对不同清洁区域的清洁工具,小循环更有利于规范使用作流程;合医疗机构一同培训卫生感控知识,能迅速地选择针对不同清洁区域的清洁工具;跨越语言障碍及培训作人员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有哪些

请问楼主问的是哪个行业?

条 制定目的:认真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做好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可视为最重要、最简便易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第二条 制定依据:依据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与《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三条 洗手方法分类:可分为使用单纯的肥皂或清洁剂和用含有消毒剂的洗涤剂两种方法

第四条 卫生洗手的指征与程序 指征:

进入或离开病房之前;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无菌物品作前后;手上的污染或与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或体液接触后;接触病人伤口前后;手与任何病人接触前后;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部位作转为清洁部位作之间;戴手套之前,脱手套之后;戴脱口罩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使用厕所前后。

(一)取下手上饰物,打开水笼头,流水浸湿双手; (二)以清洁肥皂或接取无菌皂液,双手充分揉搓10—15秒。洗手范围为双手、手腕和腕上5—10cm,尤其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指甲等处,具体作步骤是A. 掌心对掌心搓擦;B.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C.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D.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E.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F. 指尖在掌心中摩擦;G. 两手互握互揉搓腕部直至肘部。

第五条 卫生手消毒指征与程序 指征:

实施侵入性作之前;诊察、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接触感染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接触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意识,如需戴手套时。

(一)一般应选用肥皂,流动水揉搓双手,流动水冲洗并干燥;

第六条 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指征与程序 指征:

每次大小手术前;介入诊疗之前;产科接生或助产之前;进入新生儿室之前;诊察、护理、治疗特殊易感病人之前。

(一)剪断指甲,使指甲平整、光滑;

(二)刷洗手臂:首先取无菌刷蘸肥皂液,按以下顺序无遗漏地刷洗手背3遍,共约10分钟;先刷洗指尖、然后刷洗手、腕前臂、肘部、臂下1/2段,每遍3分钟,特别要刷洗甲沟、指间、腕部。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洗完用流水冲洗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位,以免臂部的水反流到手。刷洗完后,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

(四)连续进行手术 的洗手消毒法: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第七条 洗手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科室感染。设施配备:

1、每个洗手场所均应配备流动水(手术室、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分娩室等重点部门均应设臵非手触式水笼头如感应式、脚踏式、肘式,其它部门若条件充许也应设臵非手触式手笼头)。

2、配备在医疗机构的传染性和性的和细菌有效消毒和清洗,降低交叉传染的风险,控制在更小的范围;皂液或洗手液,擦手毛巾或避污纸。

3、配备手消毒剂:快速手消毒剂、泡沫消毒剂、络合碘、75%乙醇溶液、乙醇洗手剂等。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有哪些

2、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预防”的培训,并组织,均合格。

请问楼主问的是哪个行业?

程序:

条 制定目的:认真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做好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可视为最重要、最简便易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第二条 制定依据:依据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与《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三条 洗手方法分类:可分为使用单纯的肥皂或清洁剂和用含有消毒剂的洗涤剂两种方法

第四条 卫生洗手的指征与程序 指征:

进入或离开病房之前;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无菌物品作前后;手上的污染或与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或体液接触后;接触病人伤口前后;手与任何病人接触前后;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部位作转为清洁部位作之间;戴手套之前,脱手套之后;戴脱口罩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使用厕所前后。

(一)取下手上饰物,打开水笼头,流水浸湿双手; (二)以清洁肥皂或接取无菌皂液,双手充分揉搓10—15秒。洗手范围为双手、手腕和腕上5—10cm,尤其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指甲等处,具体作步骤是A. 掌心对掌心搓擦;B.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C.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D.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E.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F. 指尖在掌心中摩擦;G. 两手互握互揉搓腕部直至肘部。

第五条 卫生手消毒指征与程序 指征:

实施侵入性作之前;诊察、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接触感染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接触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如需戴手套时。

(一)一般应选用肥皂,流动水揉搓双手,流动水冲洗并(二)以消毒剂泡手或擦手,前者2分钟,后者擦手10—15秒,顺序为腕部—手背—手指—指甲—指缝。然后待干燥。干燥;

第六条 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指征与程序 指征:

每次大小手术前;介入诊疗之前;产科接生或助产之前;进入新生儿室之前;诊察、护理、治疗特殊易感病人之前。

(一)剪断指甲,使指甲平整、光滑;

(二)刷洗手臂:首先取无菌刷蘸肥皂液,按以下顺序无遗漏地刷洗手背3遍,共约10分钟;先刷洗指尖、然后刷洗手、腕前臂、肘部、臂下1/2段,每遍3分钟,特别要刷洗甲沟、指间、腕部。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洗完用流水冲洗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位,以免臂部的水反流到手。刷洗完后,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

(四)连续进行手术 的洗手消毒法: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第七条 洗手设施配备:

1、每个洗手场所均应配备流动水(手术室、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分娩室等重点部门均应设臵非手触式水笼头如感应式、脚踏式、肘式,其它部门若条件充许也应设臵非手触式手笼头)。

2、配备皂液或洗手液,擦手毛巾或避污纸。

3、配备手消毒剂:快速手消毒剂、泡沫消毒剂、络合碘、75%乙醇溶液、乙醇洗手剂等。

生化分析仪的灭菌作需要注意什么?

第八条 程序:洗手质量控制: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消毒监测员每日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洗手质量,提供合理的消毒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每月进行手的消毒效果检测。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使用前的灭菌规范,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具体如下:(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医院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对于灭菌的要求相对较高,且专业性较强,消毒供应中心应该根据每一种仪器、设备等要求加强其锻炼,不断提供自身专业技能,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医院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使用前灭菌的重要性,增强其危机意识。(2)灭菌效果监测。医院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灭菌后必须加强灭菌效果监测,必须通过消毒灭菌监测后方可以确定,仪器和设备消毒灭菌后必须严格遵循中华《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定期监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仪器和设备应该重新进行灭菌。(3)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规范制度。医院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在使用前相关部门人员必须对仪器设备的灭菌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消毒灭菌制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人定岗、定编、定责等,保证每一位灭菌人员合格后方可上岗,保证医院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在要求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患者临床治疗、诊断等提供保证,促进其早期恢复

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感染知识,把一些新观念、新思想吸引了进来,使医院感染工作规范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