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中级财务管理_中级财务管理题型分数构成

中级会计的财务管理每个题型是多少分

2、《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

中级会计的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共30分,多项选择题共20分,判断题共10分,计算分析题共15分,综合题共25分,试卷满分为100分,成绩分数在60及以上即为合格。

中级财务管理_中级财务管理题型分数构成中级财务管理_中级财务管理题型分数构成


财务管理各题评分标准

1、单项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备选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2、多项选择题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备选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至少选择两个,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3、判断题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考生需要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答题正确得1分,错答、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4、计算分析题

共3小题,共15分。要求计算的,可以不列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两位以上小数的情况,均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5中级会计证持有者的就业方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内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除了企业或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方向,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综合题

财务管理的内容抽象,公式很多,不好理解也不好记,而且还有大量的计算题,但答题的时候,只要能够记住和会运用那些公式,将数字套进去就能得到很直观的结果。所以学习财管要注意公式,注意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熟悉它的原理然后一步步推导出来。

财管中的重点章节主要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筹资管理、第六章的投资管理、第七章的营运资金管理、第八章的成本管理和第十章的财务分析与评价,共六个章节,分值占比约为60%。

中级财管分值分布

【例】甲公司3个月前以10元的价格购入股票B, 分别回答下列互不相关的问题:

中级财管分值是100分。

中级财务管理是中级会计三个科目之一,内容主要有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等章节。

《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多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计算分析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综合题共 2 题,共 25 分,第 1 小题 10 分,第 2 小题 15 分,共 25 分。

中级财管的学习方法:

1、对于核心章节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可以让考生保持良好的做题节奏。扎实掌握

财务管理重难点章节有:筹资管理(下)、投资管理;次重难点包括七个章节:财务管理基础、预算管理、筹资管理(上)、营运投资管理、成本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

2、摸清各个知识点分值分布

可以根据历年情况总结出各个知识点分值分布情况,对于必考知识点、高频考点掌握牢,其他考点掌握好,在的时候力求基础知识点不丢分,必考知识点、高频考点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

3、公式理解记忆,计算题亲自做

财务管理当高顿式众多,很多考生觉得根本无法记住,但是如果能够搞清楚原理,理解记忆,那么公式并不可怕。除此之外,财务管理计算量也很大,大家在平时必须要自己亲自做,而不是觉得计算很简单,的时候认真做就好了。只要在平时仔细认真的做,才能发现做题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在过程当中避免。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怎么进行学习?

中级会计师需要多少时间学完?财务管理怎么学习?这些问题在期间可能会更频繁地出现。如果能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对下一阶段的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的参考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们一些启发,可以看看。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财务管理怎么学习?净流量 -500 -500 253.复盘是关键0 (A)254 254 534 (B)

财务管理怎么学习?中级会计师的财务管理科目相对来说特点还是比较的明显的,这个科目内容中很多都是关于计算方面的,需要考生有比较好的计算能力。

中级会计师的计算题目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考生在过程中不能够使用计算器,可以使用机器自带的计算器,考生可以在之前提前的熟悉一下机考中的计算器。财务管理的科目主要就是在计算方面,考生想要提高计算能力就需要将各种公式熟练使用,需要对于公式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可以加入很多真题的练习,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积累不少的解题经验,还有一些解题的思路,对于考生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题型!

2022年中级会计题目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中级会计资格全部实行无纸化,考生2022中级会计科目为《中级会共2小题,共25分。评分标准同计算分析题,即要求计算的,可不列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为两位以上小数的,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必须有对应的文字阐述。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请点击:

2022年中级会计变化

《中级会计实务》2022年为24章,与2021年的大纲相比章节变化比较大,不章节删除,同时还新增了6个章节的内容;

《财务管理》2022年为10章,与2021年的大纲相比章节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也有部分内容做了修改,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要注意;

《经济法》2022年为7章,与2022年的大纲相比章节上有一定的变化,同时删除了税法的两个章节!

《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备选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备选项前的按钮财务管理的特点“○”作答)

二、多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请至少选择两个,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三、判断题

(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答题正确的得1分,错答、不答均不得分,也不扣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四、计算分析题

(本类题共3小题,共15分。凡要求计算的,可不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两位以上小数的,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请在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五、综合题

(本类题共2小题,共25分。凡要求计算的,可不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两位以上小数的,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请在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的内容,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年金计算

计算的时候直接套公式,这是简单又不会出错的方法。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点提炼:年金净流量与现值指数

(f/a, i,n)表示终值年金系数,表示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i,n), 年金终值系数为[(1+i)^n-1]/i。

(一)计算公式

年金净流量=净流量总现(终)值/年金现(终)值系数

(二)判定标准

(1)年金净流量指标的结果大于零,说明每年平均的流入能抵补流出,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或净终值)大于零,方案可行。

(2)在寿命期不同的投资方案比较时,年金净流量越大,方案越好。

二、现值指数

(一)计算公式

现值指数=未来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二)判定标准

(1)若现值指数大于等于1(即净现值大于等于0),方案可行;若现值指数小于1(即净现值小于0),方案不可行。

(2)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好。

总结:

[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计算部分重点例题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5%/(3/12)=20%

一、风险与收益:期望值、方、标准、标准离率、投资组合贝塔系数和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01-06年, 除了03年没有涉及外, 其他年份均涉及).

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收益率的期望值、方、标准. 中可能是净现值的期望值等.

07教材新增了根据历史资料, 确定预期收益率、标准和方的内容. 值得关注.

【总结】(1)题中给出概率的情况下, 计算期望值和方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其中, 方是各种可能的收益率与期望值之间的离的平方, 以概率为权数计算加权平均值);

(2)题中没有给出概率的情况下, 计算期望值和方采用简均的方法(期望值是各个收益率数据之和除以期数;方是离平方之和除以(期数-1).

【例】假定甲、乙两项证券的历史收益率的有关资料如表所示.

甲、乙两证券的历史收益率

年 甲资产的收益率 乙资产的收益率

2003 5% 10%

2004 10% 0%

2005 15% -10%

2006 20% 30%

要求:

(1)估算两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

【解答】甲证券的预期收益率=(-10%+5%+10%+15%+20%)/5=8%

乙证券的预期收益率=(15%+10%+0-10%+30%)/5=9%

(2)估算两种证券的标准

【解答】乙证券的标准=15.17%

(3)估算两种证券的标准离率.

【解答】甲证券标准离率=11.51%÷8%=1.44

(4)公司拟按照4:6的比例投资于甲乙两种证券, 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 如果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是12%, 利率是5%, 计算该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贝塔系数是多少?

【】组合的预期收益率=0.4×8%+0.6×9%=8.6%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8.6%=5%+贝塔系数×(12%-5%)

贝塔系数=0.51

【延伸思考】如果本问要求计算两种证券的贝塔系数以及资产组合的贝塔系数, 怎么计算?

【提示】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别计算甲乙各自的贝塔系数. 甲的为3/7,乙的为4/7, 然后加权平均计算出组合的贝塔系数, 结果相同.

二、股票、债券估价与收益率计算——有可能在主观题中涉及

01、02、03和06年均涉及, 且06年是债券收益率.

(1)假设已经发放的上年股利为1.5元/股, 本年预计每股可以获得1.8元的股利, 今天B股票的价8元, 收盘价为8.5元, 计算B股票的本期收益率;

(2)假设现在以10.5元的价格售出, 在持有期间没有获得股利, 计算该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

(3)假设持有2年之后以11元的价格售出, 在持有一年时和持有两年时分别获得1元的股利, 计算该股票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

(1)本期收益率=1.5/8.5×=17.65%

(2)持有期收益率=(10.5-10)/10×=5%

【注意】持有期收益率如果不是年收益率, 需要进行折算, 即折算成年均收益率. 如果中遇到计算持有期收益率, 并且持有期短于1年, 两个指标都要计算.

(3)10=1×(P/A, i, 2)+11×(P/F, i, 2)

经过测试得知:

当i=14%时

1×(P/A, i, 2)+11×(P/F, i, 2)=10.1112

当i=16%时

1×(P/A, i, 2)+11×(P/F, i, 2)=9.7804

经过以上两次测试, 可以看出该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在14%——16%之间, 采用内插法确定:

折现率 未来流量现值

14%10.1112

i10

16%9.7804

i=14.67%

即: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为14.67%

【例】某种股票预计前三年的股利高速增长, 年增长率10%, 第四年至第六年转入正常增长, 股利年增长率为5%, 第七年及以后各年均保持第六年的股利水平, 今年刚分配的股利为5元, 收益率为8%, 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2%, 该股票的β系数为1.5.

要求:

(1)计算该股票的内在价值;

(2)如果该股票目前的市价为50元/股, 请判断企业是否会购买该股票.

【】

(1)预计年的股利=5×(1+10%)=5.5(元)

第二年的股利=5.5×(1+10%)=6.05(元)

第三年的股利=6.05×(1+10%)=6.655(元)

第四年的股利=6.655×(1+5%)=6.9878(元)

第五年的股利=6.9878×(1+5%)=7.3372(元)

第六年及以后各年每年的股利=7.3372×(1+5%)=7.7041(元)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

该股票的必要报酬率=8%+1.5×(12%-8%)=14%

该股票的内在价值=5.5×(P/F, 14%, 1)+6.05×(P/F, 14%, 2)+6.655×(P/F, 14%, 3)+6.9878×(P/F, 14%, 4)+7.3372×(P/F, 14%, 5)+7.7041/14%×(P/F, 14%, 5)

=5.5×0.8772+6.05×0.7695+6.655×0.6750+6.9878×0.5921+7.3372×0.5194+7.7041/14%×0.5194

=50.50(元/股)

(2)因为市价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 所以企业会购买该股票.

三、项目投资——一定会出现主观题

年年出题. 02、06涉及更新改造项目.

03、05、06年涉及三方案, 综合性很强, 将指标计算、指标应用、净流量计算全部包括.

【例】已知某企业拟投资三个项目,其相关资料如下:

(1)甲方案的税后净流量为:NCF0=-1000万元, NCF1=0万元, NCF2-6=万元.

(2)乙方案的资料如下:

项目原始投资10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50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100万元, 其余为无形资产投资.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 经营期为10年. 除流动资金投资在第2年末投入外, 其余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固定资产的寿命期为10年, 按直线法折旧, 期满有50万元的净残值:无形资产投资从投产年份起分10年摊销完毕: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

预计项目投产后, 每年发生的相关营业收入为800万元,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100万元, 工资费120万元, 其他费用50万元. 企业适用的税率为17%, 城建税税率7%, 教育费附加率3%. 该企业不交纳营业税和消费税.

(3)丙方案的流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单位:万元

T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息税前利润×

(1-所得税率) 0 0 172 172 172 182 182 182 1790

年折旧、摊销额 0 0 78 78 78 72 72 72 738

回收额 0 0 0 0 0 0 0 280 280

净流量 (A) (B)

累计净流量 (C)

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 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所得税税率33%, 设定折现率10%. 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T 1 2 5 6 10 12

(P/A,10%,t) - - 3.7908 4.3553 6.1446 6.8137

(P/F,10%,t) 0.9091 0.8264 0.6209 0.5645 0.3855 0.3186

要求:

1.指出甲方案项目计算期, 并说明该方案第2至6年的净流量(NCF2-6)属于何种年金形式

甲方案项目计算期=6年

第2至6年的净流量(NCF2-6)属于递延年金形式.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1)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

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100万元+工资费120万元+其他费用50万元=270(万元)

(2)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

年折旧=(650-50)/10=60(万元)

年摊销=/10=25(万元)

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270+60+25=355(万元)

(3)投产后各年应交和各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投产后各年应交=销项税额-进项税额800×17%-100×17%=119(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119×(3%+7%)=11.9(万元)

(4)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

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800-355-11.9=433.1(万元)

(5)各年所一、年金净流量得税后净流量.

NCF0=-900

NCF1=0

NCF2=-100

NCF3-11=433.1×(1-25%)+60+25=409.825(万元)

NCF12=409.825+150=559.825(万元)

A=254(万元)(182+72=254)

B=1808(万元)(1790+738+280-1000=1808)

C=-(万元)

T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 0 0 172 172 172 182 182 182 1790

年折旧、摊销额 0 0 78 78 78 72 72 72 738

回收额 0 0 0 0 0 0 0 280 280

累计净流量 -500 -1000 -750 -500 (C)- 4 258

该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分两次投入(或分次投入).

4. 计算甲乙丙两个方案的静态回收期

甲方案的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回收期=1000/=4(年)

甲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回收期=1+4=5(年)

乙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回收期=1000/409.825=2.44(年)

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回收期=2.44+2=4.44(年)

T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 0 0 172 172 172 182 182 182 1790

年折旧、摊销额 0 0 78 78 78 72 72 72 738

回收额 0 0 0 0 0 0 0 280 280

累计净流量 -500 -1000 -750 -500 (C)- 4 258

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回收期=4+/254=4.98(年)

丙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4.98-1=3.98(年)

5. 计算甲乙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假设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 并据此评价甲乙两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甲方案净现值=-1000+×3.7908×0.9091=-138.446(万元)

乙方案净现值=-900-100×0.8264+409.823×6.1446×0.8264+150×0.3186=1146.19(万元)

甲方案净现值小于0, 不具备财务可行性;乙方案净现值大于0, 具备财务可行性.

6.假定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为100万元. 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为企业作出该生产线项目投资的决策.

由于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大于乙方案, 因此, 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如何备考会计中级财务管理

2002 -10% 15%

考生们在备考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的时候要注意课前预习,了解科目大纲,分配好每章节的复习时间,在学习后及时复盘所学过的知识,试题特点是紧扣教材和大纲,一般不会出现偏题怪题;题量及难度适中,整个试题中涉及到计算的题目占比较大,灵活掌握公式应用即可。有效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备考会计中级财务管理

1.注意课前预习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首先要知道都有什么内容,步需要先熟悉大纲的变化,在脑海中先有印象,方便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对新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就可以配合思维导图等工具,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新内容的方方面面。

2.时间分配均衡

备考时总是会因为更喜欢某一科,或不喜欢某一科,而更偏向某一科,学习时间分配的逐渐不均衡,导致各科的学习程度不一样,在后期产生烦躁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注意均匀分配时间就非常有必要了。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要想好三科学习的时间分配,帮助之后的学习进程更加顺畅。

复盘需要的时间不多,但却是学习中关键的关键。在每天学习结束之前,可以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复习,进行回顾,再次巩固和查漏补缺,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科目如何备考

这门课也不是很难,没有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也可以学,看到题目有思路,拿分还是很容易的。投资管理的多选需要好好复习,股利分配的多选也是。财管公式比较多,而且对于拿分很关键,有的公式很难记,建议考生可以一方面归类记忆,把相似的公式归到一起来应对大题,计算题基本上是这些公式的基本运用;另一方面可以编顺口溜,精细化复习。

中级会计每年3月份报名,9月份,各科目学习时间安排应遵从先难后易,难易程度依次为会计-财管-经济法,所以建议考生从四月开始复习,切忌把战线拉得太长,那样会很累。4月至6月把会计和财管学习一遍,今天学会计,明天或者后天学习财管,7-8月开始学习经济法,经济是容易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把它放在,是因为经济要记的东西太多,太早看容易忘记。

备考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需要多长时间

乙证券标准离率=15.17%÷9%=1.69

备考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需要300小时进行学习,时间宽裕的考生可以每天学习8小时,只需要备考2-3个月时间即可,如果考生是边工作边备考那就需要提前准备学习,按照每天3小时的学习时间,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去备考。

财务管理扩展资料:如何做题

1、合理规划每道题的做题时间。

2、进行必要的做题训练。

做题训练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题中的计算类题目,一方面是主观题,尽量按照规定的做题时间去完成做题任务,累计超时不超过机动时间10分钟。

3、进行必要的做题技巧训练。

尤其是客观题,每道题目都有规定的做题时间,如果是计算类的客观题,常规情况下,无法按照规定的做题时间完成,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客观题部分上运用做题技巧,比如排除法、类比法等等,这样才能为计算类的客观题提供额外的做题时间,从而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做题任务。

4、适当使用外界助力。

熟练使用机考科学计算器、机考公式、等功能,财务管理科目的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还大。因此,在考前有限的学习过程中,要侧重理解、熟记公式、反复做题,并结合教材进行归纳和总结。

中级会计的就业方向及薪资水平

取得中级会计证书的人员,在一线城市任职财务经理职位,月薪约为为10000-15000元;二三线城市则低一些,大约是7000-8000元。

中级会计证什么内容

1、中级会计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3、《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4、《财务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5、《经济法》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随着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的含金量不断提升,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报名,其中有不少考生是首次报考,该类考生对于《中级财务管理》这一科目还不了解,那么备考时有哪些好建议?答题、综合题。

中级财务管理科目备考建议有哪些?

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1146.19/6.8137=168.22(万元)

《中级财务管理》科目备考方法有哪些?

根据历年的真题和考生的反馈,《中级财务管理》科目主要具有全面性、计算量大的特点。该科目在分析题和综合题分值占比较多,大多会计人员是文科背景,本就对计算和公式的运用能力不强,庞大的运算量和紧凑的时间让不少考生认为这一科目的难度。

实际上,《中级财务管理》基本围绕教材出题,内容完全限定在教材范围内,历年考题的重要考点在考题中基本会重复出现,虽然题目综合性强,但只要考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平时刷题时多注意细节,想要试,并不会很难。

《中级财务管理》复习技巧是什么?

1、根据科目的特性,首先应按大纲,锁定备考复习范围,抓住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强化复习,再全面熟悉教材内容,加深对各章节内核心知3.根据表1的数据, 写出表中用字母表示的丙方案相关税后净流量和累计税后净流量(不用列算式), 并指出该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识要点的理解和认知,为后面的刷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有针对性地多做一些练习,提升自己对公式的熟悉程度、运算能力,掌握实用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同时加深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3、熟练使用计算器,计算器选择科学计算器。时使用系统自带的科学计算器,考生在前应熟练相应的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