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有没有少年过的节日 少年过什么节日

,六一节

有没有少年过的节日 少年过什么节日有没有少年过的节日 少年过什么节日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

目前我们所过的“儿童节”,是1949年11月设立的。那么在中国古代,有没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呢?

很遗憾,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在某些节日里,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活动内容,儿童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过节形式,或者某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更偏重于少年儿童。无“节”胜有“节”,一年四季中,古代的孩子们也就有了四个可以纵情玩耍的节日。

春天的儿童节——三月初三上巳节

上巳节在我国历史悠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载的就是上巳节的热闹景象。上巳节的主题是游春,而在庆祝节日的人群中,最开心的莫过于“童子”们了!他们踏青、玩水、野炊、捕蝴蝶、放风筝……把这个节日过得欢快,不亦乐乎。

夏天的儿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在古代则是所谓的男童节。这个男童节从名字上看,最像今天的儿童节。在中国古代,孩子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也会吃粽子、划龙舟,不过一般都不待在自己的家里,而是到外婆家去。久不见孙子,外婆肯定就会给孩子买好吃好喝的,孩子们在外婆家中乐得逍遥,当然这天也就成了孩子们开心的节日了。

秋天的儿童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李白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都曾把月亮当作盘子,充满玩心,何况那些只知道数星星、看月亮的顽童?

冬天的儿童节——正月初一春节

虽然春节时,不论天南地北,也不论男女老少,全都开心快活得很,但最快乐的仍然还是孩子们。吃糖果、放爆竹、点焰火、逛戏场、看龙灯……要是能有个手巧的长辈做一盏《满堂红》的小红灯笼提着,那便成了孩子堆里的焦点人物,整个春节便可以享受同伴们艳羡的目光了。

应该没有了吧,如果按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0-18岁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就是儿童。但是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对于儿童节放假的安排,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所以,儿童节应该指0-14周岁。我国在1931年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所以中国初一儿童一般年龄在13岁,初二应该是孩子们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了。

按道理从年龄来说,初一的小同学也可以过儿童节。但是一般初中学校为了统一管理,一般没有六一儿童节,因此也就不放假。家长也是这么想的,初中一般就成长为青年了,要过节就过五四青年节了。

按照道理来说,初一的小同学也可以过儿童节。但是一般初中学校为了统一管理,一般没有六一儿童节,因此也就不放假。家长也是这么想的,初中一般就成长为青年了,要过节就过五四青年节了。

14岁能过儿童节。

儿童节是0-14周岁的儿童过的节日,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儿童节的设立是为了让大家引起保护儿童的重视,现在社会很多年轻的家长都没有保护儿童的意识,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0-18岁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就是儿童。但是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这又说明14岁以上就不属于儿童组织,属于青年组织。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它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大多数国家通常定为每年的6月1日。目前,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权益。联合国1990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参与制定国和签约国之一。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对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际儿童节由来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的主人翁,因此,如何提供儿童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或是学习环境,乃是世界各国致力的目标。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订定“儿童节”。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1951年4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苏联莫斯科开会,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决议号召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指出:全世界所有民主团体和成年男女要同雇用男女童工现象作斗争,由国家保护儿童的健康,用削减军费的办法满足儿童所需的经费。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往往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事实上,近年来,美国的一些组织也开始考虑将儿童节定在6月1日。 各国的儿童节 1、中国——6月1日、4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并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1931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中国第一个儿童节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4月4日。民国二十年(1931年),“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发起建议,希望政府规定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随后,教育部制定了儿童节纪念办法,并于隔年的4月4日实施。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间在约定俗成下,儿童节的日期保留为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台湾地区也仍以4月4日为每年的儿童节。 2、日本——3月3日“女孩节”;5月5日“男孩节”;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 (1)男孩节。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的日”(日语:こどもの日),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二战前,这个节日被称为“端午节”(日语:端午の节句),并且只是男孩的节日。1948年,当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的时候,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2)女孩节。每年的3月3日则是女孩节。日语中又把此节称为“雏祭”、“桃花节”(因为过去女孩节是在旧历三月三日,正值桃花盛开之时,由此得名)。在家中摆设偶人架是女孩节的传统庆祝活动。这天,凡是有女孩子的家庭都会在客厅里设置一个阶梯状的偶人架,在上面摆放各种穿着日本和服的小偶人(玩具娃娃),以庆祝女孩健康成长。这些小偶人,有自己制作的,也有买的。日本人家只要有女孩降生,父母、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就都会送她一套精致漂亮的小偶人。一套偶人,一般为15个,有皇帝和皇后,3位宫廷贵妇人,5名乐师,2位大臣和3个卫兵。这些小偶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今天的日本女孩,平时是不穿和服(日本的传统服装)的。但在女孩节这天,她们却都会穿起漂亮的和服,并且邀来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大家围坐在偶人架前,尽情地说笑、玩耍,愉快地欢度节日。 (3)“七五三”儿童节。11月15日是日本的“七五三”儿童节。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3、韩国——5月5日 韩国的儿童节(朝鲜语:)开始于1975年,是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这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长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或者其他游乐设施,让孩子开心地度过假日。 4、印度——11月14日 在印度,儿童节的日子就是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生日,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印度的儿童会有各种民族气息浓郁的舞蹈、音乐表演,政府也会出面组织一些庆祝活动。 5、土耳其——4月23日 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国家主权及儿童日”。这个节日来自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1920年土耳其国民大会的召开日期。1929年,根据儿童保护组织的建议,这一天被定为儿童节。从1986年起,土耳其政府开始在4月23日庆祝国际儿童节。 6、泰国——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泰国的儿童节在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7、新加坡——10月1日 8、印度尼西亚——7月23日 7月23日是印度尼西亚的儿童节,家境好的儿童上游乐场、逛商城;贫苦的孩子却依然要帮助家里打工挣钱。印尼目前有1170万适龄儿童失学。 9、德国——9月20日 在冷战期间,东西德国在儿童节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样:东德(民主德国)定在6月1日,西德(联邦德国)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东德称作“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称为“世界儿童节”(“Weltkindertag”)。另外,节日的传统也有区别。 在民主德国,儿童节开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往往会收到家长的祝福和礼物,在学校里也会举行特别庆祝活动,例如郊游等。在联邦德国,儿童节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 随着1990年德国统一,西德地区的儿童节日期和名称成为全德国官方的统一标准。然而在东德的许多地区,人们仍然无法改变旧有的习惯和称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许多家长仍然会和孩子一起庆祝儿童节的到来。 10、瑞典——8月7日“男孩节”;12月13日“女孩节” 欧洲国家瑞典也把儿童节分得比较细,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节”,又称为“龙虾节”,意思是鼓励全国的小男孩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这一天,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泼可爱的节目。 12月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 11、英国——7月14日 12、俄罗斯——6月1日 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其实说起儿童节的来历,与俄罗斯有重要关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

因青年节是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立的,这里便将年龄范围设定为中国标准。

通常使用的界定:

0周岁为婴儿 。

1周岁-6周岁为幼儿。

7周岁-12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

13周岁-17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

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

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我认为青年的意义包含了少年,并且设定青年节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等等

(阿巴阿巴阿巴

老年节的设立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以同上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且9.9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儿童节不做过多解释,大家几乎都知道

暂时还没有中年节,中年人是责任最重且最累的年龄段,这群整日奔忙的人往往被节日所忽视,建议增加中年节,好好放松一下

中国年轻人经常过得节日有哪些?具体的时间和习俗?

中国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而国外的节日为圣诞节。

春节日期及其习俗:

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

习俗有祭天祈年、合家团圆、敦亲祀祖、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

中秋节日期及其习俗: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有:中秋祭月、文人赏月、燃灯、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

圣诞节日期及其习俗: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

西方节日习惯送礼物,往圣诞帽、圣诞袜里塞礼物,制作圣诞树,并等待圣诞老爷爷的出现。

中国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而国外的节日为圣诞节。

春节日期及其习俗:

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

习俗有祭天祈年、合家团圆、敦亲祀祖、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

中秋节日期及其习俗: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有:中秋祭月、文人赏月、燃灯、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

圣诞节日期及其习俗: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

西方节日习惯送礼物,往圣诞帽、圣诞袜里塞礼物,制作圣诞树,并等待圣诞老爷爷的出现。

儿童节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除夕等等。

六一儿童节又被称为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青年节是哪个年龄段 多少岁能过青年节

青年节的起始年龄为14岁,但上限并无百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共青团曾建议28岁为上限。

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度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知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不便于执行。由共青团中央建议,国务院法制办批准,以28岁为上限,只道是明确了一下享受青年节放假的青年的年龄段,并不是对青年的定义。

“其实,无论上限定多少岁,都可能有人不满意。”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对“青年”这一内概念的明确定义,欧盟的标准是14-25岁,联合容国的标准有14-24岁、14-40岁、14-45岁等,都不相同,没有明确定义。

青年节放假的年龄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进一步明确年龄上限后,将有3亿多年龄在14至28周岁之间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5月4日青年节,14周岁到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由于青年节和3月8日妇女节等节日性质相同,都属于针对部分群体的节日,因此,如果当年5月4日赶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将不另补假期。

青年是指哪个年龄段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44岁以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45周岁

中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

中国共青团:14-28岁

青年联合会:18-40岁

港澳台地区:10-24岁

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

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0周岁为婴儿 。

1周岁-6周岁为幼儿。

7周岁-14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

13周岁-19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

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

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