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 >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关系)

您好,今天小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关系)


1、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2、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3、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4、如:先占、加工、无因管理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以及债权标的物的给付行为等均属于事实行为。

5、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

6、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7、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是:1、民事法律行为须含有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即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包含追求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没有这种意思就不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须内容表达完整,意思表示表达不完整的,不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须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部。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9、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10、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