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递延所得税公式有哪些,一文读懂

递延所得税公式有哪些

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税务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递延所得税,它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那递延所得税公式有哪些,下面的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

递延所得税公式有哪些,一文读懂递延所得税公式有哪些,一文读懂


递延所得税公式有哪些,一文读懂


一、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予说明的是,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例如,某企业持有一项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会计期末,其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异。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除该事项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会计期末在确认5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00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万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异的所得税影响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5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

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二、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异。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

(三)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异的原则处理。

阅读了上述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我们可以清楚知道,递延所得税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而且与资产和负债都有关系。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而且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要理解这个公式,做一下会计分录:

1、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是: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那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就等于“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其实也就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减去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分类: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字面理解,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异。性异是不会递延的。

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会计利润的性异和暂时性异。

以上内容参考: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公式是什么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公式是: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上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因为应纳税暂时性异形成的。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相关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贷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异时,为调整核算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异即为递延所得税。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怎样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呀?请举例说明

假定税率25%,固定资产原值100W,会计税法都按直线法折旧,无残值。

situation1:会计折旧10年,折旧10W一年;税法5年,折旧20W一年。前5年每年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10W25%=2.5W。

situation2:会计折旧年限和税法倒过来,前5年每年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10W25%=2.5W。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计算 递延所得税的负债和资产怎么计算

1 、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未来适用税率;

2 、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按照应纳税的时间性异来计算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计算公式为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资产的账面价值 - 资产的计税基础 ) 企业所得税税率。

以上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

税收有哪些特点

1 、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主要是由于税收目前是由强制征收的,会依相应颁布的税法进行税务强制征收,如果未按规定缴税,则将对违法者予以惩罚;

2 、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主要是由于税收本来就是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个人或企业等纳税主体在向纳税时所产生的费用属于所有,则不会给纳税人任何报酬,则是无偿的,即税收的无偿性;

3 、固定性:税收是按照税收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会规定好对应的税率以及纳税对象等,标准也是公开透明的。

本文主要写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计算的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方法是什么?

对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异,应确认为由应纳税暂时性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那么应如何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如何计算?

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税暂时性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指: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负债如何做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怎么计算?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即分别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即分别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