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章有理数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4.:正数的是它本身,负数的是它的相反数;0的是0,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相加。异号相加,取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A.向东走3kmB.向南走3kmC.向西走3kmD.向北走3km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一)整①单项式:都是数字和字母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二)整式加减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整理了知识点,我们来看看相关的练习题吧。根据做题的情况分析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还没有掌握的。

1,从数轴上看,0是()

A,最小整数B,的负数C,最小的有理数D最小的非负数

2,一个数的相反数小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A,非负数B,正数C,0D,负数

3,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气温分别是-10℃,1℃,-7℃,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10℃,-7℃,1℃B,-7℃,-10℃,1℃C,1℃,-7℃,-10℃D,1℃,-10℃,-7℃

4,下列说确的有()

A,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B,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五类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D,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5,若a、b为有理数,a>0,b<0,且|a|<|b|,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将数a★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b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a在原点右侧,b在原点左侧。

B,因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所以a>b。

C,若将数a、b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数a与原点的距离比较b与原点的距离小。

D,在数轴上,表示a,|a|,b的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b,|a|

6,在下列代数式:(1/2)ab,(a+b)/2,ab2+b+1,(3/x)+(2/y),x3+x2-3中,多项式有()A.2个B.3个C.4个D5个

A、-3x2B、(5a-4b)/7C、(3a+2)/5xD、-2005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苏教版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 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本篇 文章 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期中》,供大家借鉴。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苏教版

一、填得圆满(每小题3分,共30分)

1.-1-(-3)=。

2.-0.5的是,相反数是,倒数是。

3.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

4.若逆时针旋转90o记作+1,则-2表示。

5.如果a、b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那么(a+b)-xy+a2-b2=。

6.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1,距A点2.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7.灾难无情人有情!某次在文艺汇演中,各界艺人和人士为捐款捐物达349.8万元。将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为元。

8.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的2倍少b米,则宽为米。

9.若m、n满足=0,则

10.某厂10月份的产值是125万元,比3月份的产值的3倍少13万元,若设3月份的产值为x万元,则可列出的方程为

二、做出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果向东走2km记作+2km,那么-3km表示().

12.下列说确的是(C)

A.x的系数为0B.是一项式C.1是单项式D.-4x系数是4

13.下列各组数中是同类项的是()

A.4x和4yB.4xy2和4xyC.4xy2和-8x2yD.-4xy2和4y2x

1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①②③④

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15.若a+b<0,ab<0,则下列说确的是()

A.a、b同号B.a、b异号且负数的较大

C.a、b异号且正数的较大D.以上均有可能

1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x-9x+6x=-xB.xy-2xy=3xy

C.x3-x2=xD.a-a=0

17.数轴上的点M对应的数是-2,那么将点M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此时点M表示的数是()

A.-6B.2C.-6或2D.都不正确

18.若的相反数是3,,则x+y的值为().

A.-8B.2C.8或-2D.-8或2

19.若3x=6,2y=4则5x+4y的值为()

A.18B.15C.9D.6

20.若-3xy2m与5x2n-3y8的和是单项式,则m、n的值分别是()

A.m=2,n=2B.m=4,n=1C.m=4,n=2D.m=2,n=3

三、用心解答(共60分)

21.(16分)计算

(1)-26-(-15)(2)(+7)+(-4)-(-3)-14

(3)(-3)×÷(-2)×(-)(4)-(3-5)+32×(-3)

22.解方程(本题8分)

(1)x+3x=-12(2)3x+7=32-2x

23.(6分)将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

-22,-(-1),0,,-2.5

24.(6分)若a是最小的数,b是的负整数。先化简,再求值:

25.(6分)列方程解应用题。

把一批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26.(9分)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上午营运时是在东西走向的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上午所接六位乘客的行车里程(单位:km)如下:-2,+5,-1,+1,-6,-2,问:

(1)将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在什么位置?

(2)若汽车耗油量为0.2L/km(升/千米),这天上午小李接送乘客,出租车共耗油多少升?

(3)若出租车起步价为8元,起步里程为3km(包括3km),超过部分每千米1.2元,问小李这天上午共得车费多少元?

27.(9分)从2开始,连续的偶数相加,它们和的情况如下表:

加数的个数nS

12=1×2

22+4=6=2×3

32+4+6=12=3×4

42+4+6+8=20=4×5

52+4+6+8+10=30=5×6

(1)若n=8时,则S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规律猜想:用n的式子表示S的公式为:

S=2+4+6+8+…+2n=____________.

(3)根据上题的规律计算2+4+6+8+10+…+98+100的值.

【参】:

一填得圆满(每小题3分,共30分)

1、22、0.5,0.5,-23、,34、顺时针旋转180o5、-16、-3.5或1.57、3.50×106

8、2a-b9、0、3x-13=125

二.做出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1、C12、C13、D14、B15、D16、D17、B18、D19、A20、C

三、用心解答(共60分)

21、(16分)(1)-11(2)8

(3)-(4)-25

22、(8分)(1)x=-3(2)x=25

23、(6分)-22<-2.5<0<-(-1)<

24、(6分)解:由题意,得a=0,b=-1

原式=2a2-4ab-2b2-a2+3ab+3b2

=a2-ab+b2

当a=0,b=-1时,原式=(-1)2=1

25、(6分)这个班有45名学生

26、(9分)解:(1)-2+5-1+1-6-2=-5

答:小李在起始的西5km的位置

(2)

=2+5+1+1+6+2=1717×0,2=3.4

答:出租车共耗油3.4升

(3)6×8+(2+3)×1.2=54

答:小李这天上午共得车费54元。

27、(9分)(1)72;(2);

(3)2+4+6+8+10+…+98+100=50×51=2550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苏教版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方程5(x-1)=5的解是………………………………………………()

A.x=1B.x=2C.x=3D.x=4

2.下列关于单项式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数是-,次数是4B.系数是-,次数是3

C.系数是-5,次数是4D.系数是-5,次数是3

3.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m、-15m和-10m,那么的地方比的地方高………………………………………………………………()

A.5mB.10mC.25mD.35m

4.根据安排,今年江苏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6800套,106800用科学记数学法可表示为…………………………………………………()

A.1068×102B.10.68×104C.1.068×105D.0.1068×106

5.两个数的商是正数,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和是正数B.是正数C.积是正数D.以上都不对

6.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C表示的数的相等,那么点A与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

A.—2,2B.—4,1C.—5,1D.—6,2

7.若A、B都是五次多项式,则A-B一定是………………………………()

A.四次多项式B.五次多项式

C.十次多项式D.不高于五次的多项式

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6a-5a=1B.5x-6x=11xC.m2-m=mD.x3+6x3=7x3

9.已知(x-1)3=ax3+bx2+cx+d.,则a+b+c+d的值为……………………………()

A.—1B.0C.1D.2

10.在一条笔直的公路边,有一些树和路灯,每相邻的两盏灯之间有3棵树,相邻的树与树、树与灯间的距离是10m,如图,棵树左边5m处有一个路牌,则从此路牌起向右340m~380m之间树与灯的排列顺序是…………………………………………()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9小题13空,每空2分,共26分)

11.-2的是,相反数是

12.当x=时,代数式的值是0.已知多项式2x2-4x的值为10,则多项式x2?2x+6的值为.

13.若4x4yn+1与-5xmy2的和仍为单项式,则m=,n=.

14.方程x+a=2的解与方程2x+3=-5的解相同,则a=

15.已知|a-2|+(b+1)2=0,则(a+b)2012=

16.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的值为10,我们发现次输出的结果为5,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8,…,则第10次输出的结果为

17.请写出一个方程的解是2的一元一次方程:.

18.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19.已知a=|x—5|+|x—2|+|x+3|,求当x=时,a有最小值为

三、认真答一答(本大题共7小题,共44分)

20.计算:(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23+(-37)-(-12)+45;(2)(-6)2.

21.解方程:(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2(2x+1)=1-5(x-2);(2)-=1

22.(本题5分)已知,

(1)求的值;(结果用x、y表示)

(2)当与互为相反数时,求(1)中代数式的值.

23.(本题5分)某自行车厂一周生产105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15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增减+5-2-4+13-10+16-9

(1)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辆;

(3)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辆车50元,超额完成任务每辆奖10元,少生产一辆扣1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24.(本题7分)世博会某国馆模型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其外框是一个大正方形,中间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阴影部分)是支撑展馆的核心筒,标记了字母的五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是展厅,剩余的四个大小相同的休息厅,已知核心筒的正方形边长比展厅的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多1米.

(1)若设展厅的正方形边长为x米,用含x的代数

式表示核心筒的正方形边长为米.

(2)若设核心筒的正方形边长为y米,求该模型的

平面图外框大正方形的周长及每个休息厅的图形周长.

(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

(3)若设核心筒的正方形边长为2米,求该展厅(除四根核心筒)的占地面积。

25.(本题6分)我们把分子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如,,…,任何一个单位分数都可以拆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分数的和,如=,=,=,…

(1)根据对上述式子的观察,你会发现=.请写出□,○所表示的数;

(2)思考,单位分数(n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请写出△,☆所表示的式。

(3)计算:

26.(本题9分)用水平线和竖直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叫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它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为x。

(1)如上图所示中的格点多边形,其内部都只有一个格点,它们的面积与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写出S与x之间的关系式,答:S=_____。

多边形的序号①②③④…

多边形的面积S23…

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456…

(2)请你再画出一些格点多边形,使这些多边形内部都有而且只有2个格点。

此时所画的各个多边形的面积S与它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之间的关系式S=____。

(3)请你继续探索,当格点多边形内部有且只有n个格点时,猜想S与x有怎样的关系?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00000吨,数据6019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0.19×107B.6.019×108C.6.019×109D.6.019×1010

2.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0B.ab0

3.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34和43B.﹣42和(﹣4)2

C.﹣23和(﹣2)3D.(﹣2×3)2和﹣22×32

4.下列关于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0是最小的数B.0的相反数是0

C.0是整数D.0的倒数是0

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是()

A.+(﹣3)和﹣(﹣3)B.﹣(﹣3)和﹢3C.﹣1和﹣12D.﹣|﹣2|和﹣2

6.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则这个数是()

A.+4B.﹣4C.±4D.±8

7.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5﹣(﹣2)=7B.(﹣36)÷(﹣9)=﹣4C.(﹣8)2=﹣16D.﹣32=9

8.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这个两位数是()

A.xyB.yxC.10x﹢yD.10y﹢x

9.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x+4y﹣1的值是()

A.7B.2C.﹣1D.5

10.下列各题运算正确的是()

A.3x+3y=6xyB.x+x=x2C.16y2﹣9y2=7D.9a2b﹣9a2b=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如果物体向东运动6米记作+6米,那么﹣5米表示的意义是.

12.某天银川市的气温是﹣3℃,气温10℃,这一天的温是℃.

13.﹣3的相反数是;2的是;﹣0.5的倒数是.

14.比较大小:(填“<”或“>”).

﹣30.1;

﹣1﹣8;

0﹣10.

15.如果a、b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那么2a+2b﹣xy=.

16.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

17.有四张牌,分别是黑桃1、红桃2、方块3、梅花4,规定:黑色牌代表正数,红色牌代表负数.一次抽取两张,用牌面数字作乘法运算,乘积的值是.

18.按照规律填写单项式:a,﹣2a2,3a3,﹣4a4…,第8个单项式是,第2013个单项式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42分).

19.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里

﹣2,7,﹣,0,2014,3.4,﹣1.732,﹣(+5),﹣(﹣3)

正数:{…}

负分数:{…}

20.把“等于3的数、﹣2和它的倒数”表示在数轴上.

21.(24分)计算

(1)10+(﹣20)﹣(﹣8)

(2)(﹣2)×(﹣3)

(3)5+16÷(﹣2)

(4)20﹣(﹣5)2×(﹣2)

(6)﹣16﹢[5﹢(﹣2)3]÷3.

22.合并同类项

(1)7a+2﹣4a﹣5;

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

23.小虫从点A出发一直在某一直线上来回爬,假定向右爬的路程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cm):+5,﹣3,+10,﹣8,﹣6,+12,﹣10.

(1)小虫能否回到出发点A;

(2)若小虫每爬出1cm就奖励一粒芝麻,则小虫应得多少粒芝麻?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1﹣,=,=﹣

那么:

(1)=;=;

(2)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求式子++…+旳值.

25.股市一周内周六、周日两天不开市,股民小王上周五以每股25.20元的价格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天该股票的涨跌情况: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

跌情况﹣0.1+0.4﹣0.2﹣0.4+0.5

注:表中正数表示股价比前一天上涨,负数表示股价比前一天下跌.

(1)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2)本周内哪一天股价,是多少元?

(3)股民小王本周末将该股票全部售出(不记交易税),小王在本次交易中获利多少元?

(4)股民在本周哪一天将股票全部售出获利最多?(不计交易税)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苏教版重点相关文章: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几何图形的组成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

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一找:(划线);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学期初一数学复习资料

一几何图形

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1、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每一种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以得到不同的简面几何图形。实际上投影所得到的简面几何图形是被投影几何体可遮挡视线的部分在平面内所留下的影子。2、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

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一、点、线、面、体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 面相 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二、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概念剖析: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即线段有明确的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法量出其长度”,即射线和直线既没有明确的长度,

也没有射线与射线、直线与直线、射线与直线之间的长短比较之说;

③线段只有长短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射线和直线既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例1、下列说确的是()

A、5㎝长的直线比3㎝长的直线要长2㎝;B、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

C、直线和射线都是不可度量的,所以它们都无法表示;D、直线AB、射线AB和线段AB表示的都是同一几何图形;

2、线段、射线(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直线的表示 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线段与原来的线段是同一线段,即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

②将表示射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射线与原来的射线不是同一射线,即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射线,因为它们的端点和方向不同;

③将表示直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同一直线,即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直线;④识别图中线段的条数要把握一点:只要有一个端点不相同,就是不同的线段;⑤识别图中射线的条数要把握两点:端点和方向缺一不可;

初一新生必看: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1.做好预习: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坚持预习,找到疑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噢,兴趣是的老师嘛。

2.认真听课: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记住预习中的疑点了吗?更要听仔细了),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听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听课堂小结。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记,当然是指课堂笔记了,不是记得多就是有效的知道吗?影响了听课可就不如不记了,记什么,什么时候记,可是有学问的哩,记方法,记技巧,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记住课后一定要整理笔记。

3.认真解题: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的,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 笔记本 ,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很重要噢。

4.及时纠错: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审题出问题了吗?概念模糊了吗?时间紧没来得及?不会做吗?切忌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放过自己(形成习惯可就麻烦了),如果思路正确而计算出错,及时订正,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概念模糊和审题出错都说明你的学习容易出现似懂非懂却还不自知的状态,这可是学习数学的大忌,要坚决克服。至于不会做,当然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5.学会 总结 :大人们常说,数学是一环扣一环,这意思是说知识间是紧密相关的,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学习的目的性,必要性,知识性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解题时就能做到入手快,方法直接简单,即使平时课堂上没练到的题型,也能得心应手,即举一反三。

6.学会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还有做过的所有练习卷和测试卷,这可是大考复习时最有用的资料知道吗?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2)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辆;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8、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19、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0、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2、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b)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3、镜面对称三、同底数幂的除法

(1)运用法则的前提是底数相同,只有底数相同,才能用此法则

(2)底数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3)指数相减指的是被除式的指数减去除式的指数,要求不为负

四、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如:bca22-的1、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的点称为对应点(对称点),能够重合的线段称为对应线段,能够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2、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系数为2-,次数为4,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五、平方公式

表达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公式

公式运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号的分式:

1/(3-4倍根号2)化简:

六、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中常见错误有:

①漏下了一次项

②混淆公式

③运算结果中符号错误

④变式应用难于掌握。

七、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意:首先确定结果的系数(即系数相除),然后同底数幂相除,如果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七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0.1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1/3πR2h.

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解题.应选D.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五个方面思考

初一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概念知识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9、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20、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1、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叫做轴对称图形。

23、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4、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北师大版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相交线

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平行线及其判定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移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初一数学 复习方法

代数一、: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是: a2-b2 ; a与b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

有理数

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北师大版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 北师版初一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北师版知识点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 北师大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有理数

知识点6:关于移项:⑴移项实质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运用.

数学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一个科目,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有理数。

有2.三角形的分类理数是一个整数和一个不为零的整数之比,也就是分数的形式,分数的分母不为零。

整数和分数都是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还有0。

要清楚区别有理数集和有理数,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理数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集是元素为全体有理数的,而有理数是有理数集中的所有元素。

两个有理数比大小只需要画一条数轴,数轴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难点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初一上册数学的必考重点,供同学们参考复习,希望大家期末可以取得好成绩。

整数:{…}.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⑶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以=为界限),移项要变号;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正数的是它本身,负数的是它的相反数;0的是0,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4.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相加。异号相加,取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5.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6.有理数的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3)乘积为一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4)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时,积为负数;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数时,积为正数。并把其相乘。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点

初一数学主要知识点: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 知识点

【生活中的轴对(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可以说成:这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是两个图形的关系。

联系:它们都是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可以相互重合。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3、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4、对称轴是直线。

5、角平分线的性质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线段的中垂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7、轴对称图形有:

等腰三角形(1条或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菱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线段(1条)、角(1条)、正五角星。

8、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两个底角相等。②两个条边相等。③“三线合一”。④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9、①“等角对等边”∵∠B=∠C∴AB=AC

②“等边对等角”∵AB=AC∴∠B=∠C

10、角平分线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OA平分∠CADOE⊥AC,OF⊥AD∴OE=OF

11、垂直平分线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OC垂直平分AB∴AC=BC

12、轴对称的性质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

1.当物体正对镜面摆放时,镜面会改变它的左右方向;

2.当垂直于镜面摆放时,镜面会改变它的上下方向;

3.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当对称轴与镜面平行时,其镜子中影像与原图一样;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会找出以下解决物体与像之间相互转化问题的办法:

(1)利用镜子照(注意镜子的位置摆放);(2)利用轴对称性质;

(3)可以把数字左右颠倒,或做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可以看像的背面;(5)根据前面的结论在头脑中想象。

初一下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⑴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5.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 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5.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6.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17.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8.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初一 数学学习方法

一预习

对于理科学习,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预习中,应该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尽力去理解,对解决不了的问题适当作出标记,请教老师或课上听讲解决,并试着做一做书后的习题检验预习效果。

二听讲

这一环节最为重要,因为老师把知识的精华都浓缩在课堂上,听数学课时应做到抓住老师讲题的思路,方法。有问题记下来,课下整理,解决,数学课上一定要积极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三复习

体会老师课上的例题,整理思维,想想自己是怎么想的,与老师的思路有何异同,想想每一道题的考点,并试着一题多解,做到举一反三。

四作业

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习题,适当挑选一些课外习题作为练习,但切忌一味追求偏题,怪题,更不要打“题海战术”。

五总结

这一步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在学完一段知识或做了一道典型题后可总结:总结专题的数学知识;总结自己卡壳的地方;总结自己是怎么错的,错在哪里,总结题目的“陷阱”设在哪里及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想法。

如何挑选及处理习题

一市面上的习题集数不胜数,大多数的习题集互相抄袭,漏洞百出,使同学在练习的过程中费时费力。我认为历的考试真题是的习题,它紧扣考试大纲,难度适中,不会出现偏题怪题的现象。同时也使同学们紧紧的把握考试的方向,少走弯路。

二有的同学喜欢“题海战术”拿题就做,从不总结,感觉作的越多,成绩越高。这是学习数学的弊端之一。

要记住: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作题是必不可少的,但作完每一道题都要认真的 反思 ,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有多少种,哪种方法最简便,对于作错的习题要反复的思考,找出错误的原因,确保该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三很多同学喜欢作偏题,难题。但却疏忽了对书本中的定义,概念及公式的理解。从而导致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基本题”失误的现象。

因此,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要对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深刻的理解,找出可能出现的考点,陷阱。在考试中则要做到“基本题全作对,稳作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题,即使错了不后悔。”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

★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数轴的知识点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概率

1、分为必然、不可能、不确定。

2、必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也就是指该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是(或1)。

3、不可能: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也就是指该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4、不确定: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二、等可能性:是指几种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1、概率:是反映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它是一个比例数,一般用P来表示,P(A)=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必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1;

3、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0;

4、不确定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三、几何概率

1、A发生的概率等于此A发生的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面积(用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结果组成图形的面积(用S全表示),所以几何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A)=SA/S全,这是因为发生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2、求几何概率:

(2)然后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

(3)代入公式求出几何概率。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总结

篇一: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 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篇二: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篇三:正方体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解:设甲、乙二人t分钟后能相遇,则,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

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

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

七年级数学 学习方法 技巧

1回归书本,梳理章节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

就像盖房子,房子的地基是否扎实稳固。比如我们在复习课中,要求孩子们默写公式等,记忆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以及幂的运算、整式乘除的法则,而且一定要记住平方和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变形。有些孩子能够背下完全平方公式,但是一旦用的时候,就偏偏不用,因为不够熟练,怕出错,所以就用最复杂的公式推导一遍,费时费力,还总错,而且重要的公式更加生疏。

比如知识点填空:

知识点填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式.空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大题普遍做的多,考试也能拿到一些分数,但是选择填空老错,考完试下来一看,错就错在概念不清。

比如平行线是怎么定义,性质定理有几条,判定定理有几条?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这一章中,哪些地方一定要加“同一平面内”这5个字?家长们可以让孩子找找看,捋一捋。

再比如说,三角形一章,涉及到三边关系,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和它们的性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这些一定是期末选择题的备选项。

还有全等的几种证明方法,常见的辅助线做法这是几何证明题的思路。

2题型突破,对各章节常见的 热点 问题归纳练习。

我们的数学、物理这些理科都是要做题型的,而不仅仅是做题,一定要明白思路。

大多数孩子要考的题型和难度,学校每天的作业以及每周的考试卷,你都必须分析一下,对题型归类,你可以用不同的笔标记一下,比如第2题和第8题是一类题,是化简求值还是公式的变形应用?通过这样一遍的分析,孩子们都会发现,其实考来考去,就是那几种题型反复的出,反复的练。这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3、熟悉套路、模型

平行线常见的模型:铅笔模型、猪蹄模型,比如我经常和大家说的,遇见拐点,就做平行线。

三角形倒角常见模型:8字型、飞镖型、折角型。

三角形全等模型:角平分线的性质模型,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型,三垂直模型,翻折(对称)。

学好这些模型相等于我们是拿着工具箱考试,效率很高,比起其他同学,省去了推导的过程,速度又快,又准确。当然前提要掌握好基础内容,不要本末倒置。

如果孩子们能把前面的步骤都做好了,基本知识点,题型都掌握了,计算也不会出错,那你们考试一定没有问题,除了有些学校本来要求考很难,比如压轴题,不在于做的多,而是在精练,你做完之后不断的复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思路来,找找看里面的逻辑关系。

4、坚持改错题

把整个学期的试卷装订在一起,每周花半天的时间,订正错题,不会的标记星号,问老师问同学,直到会了为止,下周继续改,看自己是否真的懂了,对于错题,就像骆驼吃草一样,不停地咀嚼,错题也需要孩子们不断反复的看思路,才能在考试的时候避免在同类型的题上反复错。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人教版上知识点

★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

★ 初一数学上册人教版提纲

★ 初一数学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归纳(2)

北师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北师大初中数学知识总结

七年级数学 知识点

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可以说成:这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是两个图形的关系。

联系:它们都是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可以相互重合。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3、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4、对称轴是直线。

5、角平分线的性质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线段的中垂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7、轴对称图形有:

等腰三角形(1条或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菱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线段(1条)、角(1条)、正五角星。

8、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两个底角相等。②两个条边相等。③“三线合一”。④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9、①“等角对等边”∵∠B=∠C∴AB=AC

②“等边对等角”∵AB=AC∴∠B=∠C

10、角平分线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OA平分∠CADOE⊥AC,OF⊥AD∴OE=OF

11、垂直平分线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OC垂直平分AB∴A三、善于总结规律C=BC

12、轴对称的性质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

1.当物体正对镜面摆放时,镜面会改变它的左右方向;

2.当垂直于镜面摆放时,镜面会改变它的上下方向;

3.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当对称轴与镜面平行时,其镜子中影像与原图一样;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会找出以下解决物体与像之间相互转化问题的办法:

(1)利用镜子照(注意镜子的位置摆放);(2)利用轴对称性质;

(3)可以把数字左右颠倒,或做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可以看像的背面;(5)根据前面的结论在头脑中想象。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总结

篇一: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 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篇二: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篇三:正方体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

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

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1.如果按定义分,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正整数;负整数;0)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如果按正、负分,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π不是有理数。

数轴

★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1.数轴上一点a到原点的距离表示a的。

★2.的性质:非负性。

3.正数的是它本身,负数的是它的相反数,0的是0。

有理数的大小

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相加。

2.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3.在有理数的加法中,

加法交换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后得0。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北师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北师大版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 北师版初一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

★ 北师大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北师大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