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自我介绍100字

看后最美孝心少年家长的感言

我感到非常的难“哦,你姓雯。”过因为看到他们想到父母他们往日的辛苦,我感到十分的歉意.

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自我介绍100字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自我介绍100字


我下定决心孝顺长辈,努力学习让她们开心。

我很感动听说老年人需要多补钙,她雷打不动给奶奶端牛奶。只要天气好,放学回家后,她一定拉着奶奶去小公园遛弯散步,防止久坐不动腿脚更加不便。她也经常陪奶奶下棋,帮助奶奶多活动脑子。

问候父母

有关孝心爱心最美少年的作文500字以上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品德里,“孝”是最有名的一个美德了。在这几天,我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使我的内心深感震撼,每一个“最美少年”都成为了我的榜样!每一段故事都使我十分感动,我们要永远记住,因为有了父母,我们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是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是他们教育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永远报答不尽的,就让我们走进这几个孩子的故事吧。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是黄凤,她在在5岁时就承担了家里的栋梁柱她清晰记得最害怕的那一天,7岁刚上小学时,一天,妈妈突发疾病下不了床,奶奶急得一下子血压猛然蹿高,家里两大支柱同时倒下,只剩小小的她。她被吓得六神无主,只记得哭着和前来帮衬的邻里说:“你们教我做饭吧,我学会了就能照顾家里了!”这个,在那时她的爸爸从高处摔落,全身瘫痪,奶奶也双目失明,而她的妈妈因为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生活,就离开了他们。幼小的她,甚至是我们不能自理的年龄时,她却毫不犹豫的照顾这个家,照顾她的爸爸和奶奶这么大的担子。命运虽然有情的夺走了她快乐的童年,但是却给了她一个人们都完成不了的奇迹!让人都震惊了。

世间有这样的孝心,实在是令人震撼呀!让我们从现在的点点滴滴做起吧,一起来孝敬我们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来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对于孩子的孝心作为家长我很是感动,谢谢你们!养育之恩!

2023最美孝心少年播出了吗

截止2023年6月2日,2023年的《最美孝心少年》暂未播出。

2013年4月18日,由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梅地亚中心正式启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启动仪式、事迹征集、事迹展播、推选委员会推选、颁奖典礼等。其中,“最美孝心少年”事迹征集方式包括:央视少儿频道和频道以走基层的形式发现和发掘、发动媒体发现并、央视网网友征集等。

很难想象,如此繁杂又艰难的生活中,她是如何平衡出时间抓紧学习。

上一期的《最美孝心少年》是2020年,《2020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于2021年1月8日晚八点档在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同时播出。徐佳琦徐圣杰姐弟、邱小华邱萍萍兄妹、杨峻熙等10名(组)少年获得2020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最美少年评选流程

阶段,通过少儿频道和中心以走基层的形式发现和发掘,发动和地方媒体发现并,央视网网友征集等渠道获得“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名单。

第二阶段,经推选委员会推选100个“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第三阶段,推选委员会陆续从100人中推选出20人。

第四阶段,推选委员会从这20人中确定10人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出席颁奖典礼领奖。

我是最美少年(作文)

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开始了,主持人是白岩松叔叔和欧阳夏丹阿姨,开始讲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人们都说,屹立于悬崖边上的鲜花最美;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小草最美;清澈见底的漓江水最美。但我要说,山美、水美,人才是最美。

她,出生于的农村家庭,父母相继离她而去,生病的、有腿疾的奶奶、年幼不懂事的弟弟,只有15岁的她必须承担家庭的一切。

她的双手是最美的。烈日当空,一顶草帽、一把锄刀,面对那广阔的稻田,他用自己的双手拼过来了。回到家,却又要劈柴、煮米饭、熬的……被太阳晒得通红的小脸蛋此时变得无比苍白,弱小的身子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挂倒。

她的心灵是最美的。天空慢慢泛白,随着鸡鸣,新的早晨到来了。匆匆跑起床,洗漱完毕后她重复的做着以往做的事。奶奶实在看不惯,想上前帮忙,却被制止:“奶奶,你就别来添乱了,还是回屋睡觉去吧,等会又伤了脚,没钱给你付费了。”虽然是在责备奶奶,但她的语气中听不出一丝抱怨,反而充满了浓浓的关心。

她的笑容是最美的。拿着斧头,背着箩筐上山砍柴了,踏上这早已熟悉的山路,就算被荆棘划伤;就算被顽石磕破膝盖;就算被藤蔓绊倒,她也始终坚强着,笑容无时无刻都挂在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蛋上。阳光的照耀下,那抹笑容此刻显得熠熠生辉,连路边开得正旺的鲜花看了都惭愧的低下头。

上天注定她人生会像那条山路一般曲曲“我怎么不害怕,可是,真的没什么时间给我害怕”,12岁的姑娘就这样在艰难中成长,更在磨砺中笑成了一朵花。折折,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终有一天,她的努力会感动大家,感动全世界;她的奋斗会迎来生命中最耀眼的阳光;她的笑容是高尚的、是的……

2015十大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孝心少年黄凤的爸爸在外打工时,从楼上摔了下来,从此永远也站不起来了,六岁的黄凤开始承担起家里的一切重担,十二岁那年黄凤听别人讲上海有家医院可以医治她爸爸的病,于是她用掉家里的二十七元钱,找电焊工焊了一个能推着走的床,一路推着爸爸来到上海。住在街边,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给她们送饭,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上海的一家医院免费给她爸爸做了手术。在黄凤的艰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转,十年来黄凤的孝心感动了的所有人。

还有高雨欣、赵文龙、龙花、邵帅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个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 、激励人心,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是含着泪看完了他们的事迹。

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都非常贫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们都能够担当起家庭的重担,不但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而且不放弃学习,取得了优异家里要照料的还不只是爸爸,雯雯也顾着年迈的奶奶。的成绩。

特别是高雨欣,母亲有病,家里无经济来源靠卖烧烤为生,雨欣每天放学后,帮助妈妈卖烧烤直到深夜……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四科取得了满分,成为全县。

看了他们 的事迹我很感动,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孝敬父母和敢于担当的美德。

爱是把耳朵藏进帽子、多备一双毛线袜参考参考吧,采纳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黄凤

安徽孝女黄凤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黄凤

她熟练地单膝跪床,两手一托,熟练地把卧床的爸爸扶起身坐下,然后慢慢地搀扶爸爸一点点挪到椅子边缘,坐稳在靠背椅中心;理发时,她手握推子,一寸一寸推得干脆,一边理发一边软言安慰:“没事没事,就是修一修,不会剃光”;十五分钟后,理发完成,她不忘给爸爸拍干净身上的碎发,为他重新戴上绒线帽,仔细地把他耳朵藏进帽子,以防冻着。而后再一点点把爸爸挪回床上。

【“板车女孩”黄凤:爸在家就在】

5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黄凤,女,安徽五河县申集镇黄李村人, 2001年12月22日,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1]

没有人知道,本应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她,怎么会如此坚强般做了一家之主;亦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怎样坚持了这么多年!她无疑是一个孝女,或者说孝女这个词已不足以形容她,她是上帝赐予这个快要破碎的家庭的奇迹,因为有了她,这个家才会是真的家。

她是黄凤,90后的花季少女,她跟许多人一样是97年出生的!这个坚强的女孩,在6岁时就承担了一家之主这个,那时她的爸爸从高处摔落,全身瘫痪,奶奶也双目失明,而她的妈妈因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生活,离开了他们。幼小的她,甚至是我们不能自理的年龄时,她却毫不犹豫的担下了照顾这个家,照顾她的爸爸和奶奶这重大的担子。命运无情的`夺走了她快乐的童年,却给了她一个所有人都完成不了的奇迹!

没有人知道她究竟是怎样完成这一切的,幼小的她怎么能帮助比她大那么多倍的爸爸翻身,我们真的想象不到,当所有的孩子都在享受自己的快乐、天真的童年时,她在做什么?她在做家务,在照顾爸爸、奶奶,在学着怎样做菜,在学着怎样管理少得可怜的生活费……

慢慢的,她长大了。12岁那年,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到上海给爸爸看病。就这样,她拉着铁板车,载着爸爸,带着奶奶开始了求医之路。一路上所有的问题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解决,路费、吃、住、行。她,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她的心只为她的家人,她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90后不是大人们所想的那样娇生惯养,90后的奇迹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她的心里没有恨,没有怨,只有爱!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觉得跟她相比,我们是那样的软弱,那样的脆弱,她的坚强是我们90后的传奇,她的孝心,让世人震撼!不知命运对她还有怎样的磨难,亦不知命运到底会不会眷顾她,只相信——孝能感动地和天!

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黄凤与她的父亲来到武警总医院,期望这里可以帮助她的父亲重新站起来!

经过武警总医院神经干细胞科的精心治疗,黄凤的父亲黄志仁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次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黄志仁原本不能出汗的身体从胸部开始大量出汗,体温基本降至正常,四肢有力了,胸部呼吸的束缚感明显减轻了。黄志仁十分高兴。神经干细胞移植科主任特意调整了黄志仁的治疗方案,希望在黄志仁身上能够出现奇迹。在第3次移植后,黄志仁的性低血压得到了明显改善。随后,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黄志仁可以在轮椅上坐10分钟了。5月29日,神经干细胞移植科的医护人员为黄志仁买来一辆新轮椅,鼓励他坚持康复训练,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经过几天的锻炼,黄志仁已经能够在轮椅上坐1个多小时了。出门前,黄凤先给父亲清理了大,又把父亲扶上轮椅锻炼了一会儿。她对父亲说:“我就出去一会儿啊”,虽然知道护士会替她给父亲喂饭,可是黄凤还是十分不放心,“再等我一分钟!”她一边喊着,一边蹲下身去快速摇起病床的上半部分,又给父亲换了一个。

虽然已经接受了个疗程的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但黄志仁的病情究竟能够恢复到何种程度还是一个未知数。安沂华主任介绍说,按照经验,黄志仁至少还需要2个疗程,每个疗程最少需要5-6万元。同时,黄凤为了带父亲来京治病,会耽误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回到安徽去哪里上中学是马上就要面临的难题。对于这个毫无劳动力的家庭来说,巨额的治疗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依旧是悬在头顶的大山。

;

最美孝心少年姚沁雯:再难的日子再冷的天,12岁的她都是家里的小太阳

那你要问家长

爸爸罹患脑瘤,奶奶身体孱弱,妈妈迫于生活无法出门工作收入不稳定,一家四口挤在60平米的屋檐下……这就是12岁少年姚沁雯的家。

这样的一个家,搁在任何成年人身上,都是一个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负累。但这个重担,偏偏落在了姚沁雯柔弱的肩头。就这样,12岁的她,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是这个小窝的希望,不管愿不愿意,她都必须直面生活的种种难。

有的人,或许生而为太阳,既温暖自己也能照亮他人。

没有无忧无虑,没有耍嗲任性,从记事起,姚沁雯就开始帮着大人撑起这个家。再难的日子再冷的天,她学会了照料爸爸的起居日常,学会了料理一家四口的晚餐,学会了帮衬年迈的奶奶,学会了宽慰失意的妈妈,更学会了纾解自己的困顿。

她品学兼优,孝老侍亲,甚至还常常关爱社区内的老人。“只要有她在,就有欢声笑语”,别人更视她为身边的暖阳。

姚沁雯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昨天(8日)她作为“上海”入选2020“最美孝心少年”。

昨天下午4:40,放学铃响起,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预备班的姚沁雯匆匆抓起书包就往家赶。

作业,早在课堂间歇就已经完成。赶着回家,就想赶在太阳落山前陪奶奶下楼散步,“再晚天就太冷了”。当天,还有桩更重要的事:为卧病在床的爸爸理发。

雯雯有一个精准的时刻表:每天6:30起床,7:30不到出发去学校,短短一个小时内,她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洗漱,还需要热牛奶、买早点,也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洗漱,拾掇整洁。

她是家里名副其实的“细节控”。给爸爸理发,这桩早已驾轻就熟的事儿,她每一细节依旧小心翼翼,生怕把爸爸弄疼。

爸爸的脚上,袜子之外还穿了一双毛线袜。这也是雯雯的用心,她担心寒潮来临,爸爸躺着不动容易脚冷,坚持要多给他穿一双毛线袜。

“没什么时间留给我害怕”

一进小屋的房门,墙上整整两排,贴满了雯雯在校获得的奖状。

雯雯3岁的时候,她爸爸因手脚发麻被诊断出患有脑部肿瘤。当时医生预言:活不过两年。但在雯雯和妈妈照料下,如今,她爸爸已经坚持到了第九个年头。

“我也害怕,但真的没什么时间留给我害怕”。

还有一次,妈妈陪着患病的奶奶上医院,手机没电失去了联系。大人迟迟没有回家,早早过了饭点,为了不饿着爸爸,雯雯鼓足勇气,次打开了煤气炉,胡乱下了两碗面条,先喂好爸爸,替他擦洗干净,再狼吞虎咽地吃下了自己那碗已经涨糊了的面条。

同样需要雯雯自我心理建设的,还有帮奶奶测血糖。和同年龄的小女孩一般,她怕血、怕针,“之前一直不敢戳下去”。但 健康 等不起,她很快又从害怕转为熟练。

即便是现在,她心里其实也怕,“怕爸爸一旦有什么意外,妈妈又不在,我一个人怎么顾得上爸爸和奶奶。”但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来不及多想,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她也学会了“一心两用”,即使是在奋笔疾书地做作业,但凡听到隔壁屋爸爸奶奶有丁点儿响动,会立刻放下笔,赶过去帮忙。

“一家四口能够相互依靠,就是幸运”

“你是谁?”

“爸爸,我是雯雯呀!”

“不是,爸爸,我是你的雯雯!”

这段对话常在小屋发生。因为爸爸的脑部肿瘤压迫到神经,他经常意识混乱。但雯雯也不恼,总是一遍遍乐呵呵回答着爸爸。

走进雯雯房间,一屋子的少女心:粉色的墙、粉色的玩偶,墙上还贴着各种励志语录。妈妈说,这些都是雯雯自己选的,“她想调动一下家里的气氛,不要太沉闷。”

她不仅会布置气氛,也是“气氛组”小能手,是一家人的开心果。她经常给爸爸读报,给爸爸讲学校发生的趣事儿,她指手画脚的讲述常常逗得爸爸嘿嘿笑。

但其实,她是孩子,也有不开心,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在艰辛中经年累月,她甚至学会了与年龄并不相称的自我调适:“不要把负面情绪积攒在一起,把每件事分开想。比如,这段时间成绩不够好,我就只为这一件事难过,看看书不一会儿就能恢复了。”

她还很会开解妈妈。妈妈生病时,尤感情绪低落时,小棉袄就会上前:“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就好。”黄凤的心愿就是父亲能够生活自理,那样自己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好好上学了。如今,看着父亲一天天好转,黄凤瘦瘦的小脸上洋溢着微笑。只有偶尔别人不注意时,黄凤才会低下头思考暑假后去哪里上中学的问题。

在妈妈鼓励下,雯雯一直坚持去社区孤老家庭、养老院献爱心。每逢佳节带去和妈妈亲手做的爱心粽子、月饼以及重阳糕,在寒冷的冬日,给社区老人编织了毛线小手套。“看着这些孤老,我知道还有比我们更艰难的人,现在,我们一家人能相互依靠,就是幸运。”

作者:顾一琼 王宛艺

:叶辰亮 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