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23点属于什么时辰 23点属于什么时辰生肖

15点是什么时辰

丑时:1点--3点

古人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23点属于什么时辰 23点属于什么时辰生肖23点属于什么时辰 23点属于什么时辰生肖


扩展资料

古代意义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参考资料来源: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2楼末时的“末”是错字

下午3点,刚好是处在未时和申时的交界点,时辰是一个范围,

下午1点到3点属于未时,下午3点到5点属于申时

如果是3点前,是属于未时,3点后,是属于申时

是15点是申时。的

下午五点到七点是什【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 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么时辰

早上8点20分属于什么时辰?

酉:you (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

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时间21时至23时)。

早上8点20分属辰时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早上8点20分属于辰时,确实是早晨七点至九点之间。

早酉 17:00-19:00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晨从7-9点都属于辰时

从23点到1点属于子时,然后两个小时一个时辰,你可以自己算

辰时

属于辰时 按照十二生肖顺序来的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晚上21点至23点是什么时辰

十二时的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十二个时辰每两小时一个时辰,分就可以说是十二属相比如子时是晚23点到次日一点。丑时是一点到三点,以次排!

晚上21点到二十三点是亥时。

在古代,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小时,每个小时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根据传说,古人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来命名每一个小时。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划分:

1、子时,又称子夜,午夜。个小时的十二个小时(23点至01点)。

2、丑时,鸡叫鸣,又称荒鸡。第二次小时十二小时(0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十二个小时制。汉代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分枝也用来表示在午夜,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1点至03点)。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清晨、旦尼尔等。时间是昼夜交替的(03点至05点)。

5、辰时,食时,吃饭时,又称早食。古人“朝食”时是吃早饭的时间(07点至09点)。

6、巳时,在墙角,又称天宇。近中午时叫在墙角(09点至11点)。

8、未时,第七个小时,又称天正落,太阳向西偏(至15点)。

9、申时,下午,又称下午茶点、下午餐点等(下午15点至17点)。

10、酉时,日入,又称日落、昼、夜。为太阳落山之时(17点至19点)。

11、戌时,黄昏时分,又称早晚,白天和黑夜,这时太阳正在落山,它就会漆黑一片。天地暗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点至21点)。

12、亥时,人定。夜深了,人们停止了活动,安静地睡觉 (21点至23点)。

参考资料:

23点是什么时辰 23点是什么时辰

4、卯时,日出,又称清晨、黎明、日出等。指太阳刚刚出现,升起的时候(05点至07点)。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零时十二点,为一日之始。

在明朝时, 就有“夜子时”这个观念。王逵著《蠡海集·历数》(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或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典漏刻部总论”):百刻之说,众说纷纷,莫有定论,惟一说类优。以为每刻得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该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又赵缘督一说,将十二时各分八刻,计刻九十六刻为大刻,却将馀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一时中又得二十分为小刻,如此则一时之中得八大刻,复有二十分小刻,截作初初正初,各得一十分为微刻也。其它或以子午二时各得十刻者,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时得四刻者,皆非也……然夜子时之说,只是在夜半之前,故称夜子正。如冬至为起历之端而居中气,其前亦系十一月也。是以夜子正在亥时之后,故只有初刻而无正刻;(早)子时却只有正刻而无初刻,其意可见也。(这几段文字记载古代如何用“漏刻”计时的方法。“漏刻”是一种计时的工具,以铜壶储水,漏水滴看刻度来测量时辰。“漏刻”的构造可以参见“古今图书集成”。段与第二段文字只是定义一个时辰等于八刻零二十分。第三段讲其它时辰定义的方法有误,第四段是讲子时的定法,由第四段的文字可知,亥时过后的一小时(有初刻,无正刻)为“夜子时”,即23:00 - 24:00这一小时。既然有夜子时的观念,便隐含一日始于“夜半”的意思,即始于 0:00。否则,何必将子时分割为两部份?是丑时 1:00~2:59以古人换日应该不是以 23:00 为分界。这里的古人究竟是多古?据“四库总目提要”中的记载,前人认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据纪昀他们推测,王逵应该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响很大。总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时”这个术语就已经存在。

晚上七点是什么时辰

“亥时”是安静的夜晚,这时天已经黑了,人们停止了移动和睡眠,故称人定;亥时又称彦夜,出自王实甫《西厢记》:“谁著你彦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

晚上7点是十二时辰中的戌时。戌时是指19时至21时。别称黄昏。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古代有十二个时辰:

子;zǐ (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丑:chou (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寅:yin (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

卯:mao (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 )

辰: chen (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巳:si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午:wu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

未:wei (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

戌:xu (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 )

古代有十二个时辰:子;zǐ (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丑:chou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 未:wei ( 下午

晚上七点出生是19时,也就是戌时。

古代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西周时就已使用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在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

扩展资料

其他时辰对应的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子;zǐ (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丑:chou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 未:wei ( 下午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_。(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晚上十一点五十五分属于什么时辰

19:00-21:00为一更,

是子时。子时对应时间:23:00-1:00

午时:11点--

古代的更: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古代计时装置日晷

21:00-23:00为二更,

01:00-03:00为四更,

03:00-05:00为五更。

注:此处“更”在古汉语中读“jīng”。

扩展资料: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参考资料来源:

时辰是第二天的子时

时辰划分

子时:23:00--01:00之前;丑时:01:00--03:00之前;

寅时:03:00--05:00之前;卯时:05:00--07:00之前;

辰时:07:00--09:00之前;巳时:09:00--11:00之前;

午时:11:00--13:00之前;未时:13:00--15:00之前;

申时:15:00--17:00之前;酉时:17:00--19:00之前;

戌时:19:00--21:00之前;亥时:21:00--23:00之前。

凌晨两点半是什么时辰

戌时是指19时至21时之间,别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子时:23点--1点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辰时:7时--9点

巳时:9点--11点

未时:--15点

申时:15点--17点

酉时:17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

亥时:21点--23点

早上两点半

上午十一点是什么时辰

上午十一点是什么时辰 子时:23点--1点

辰时:7时--9点

巳时:9点--11点

未时:--15点

申时:15点--17点

酉时:177、午时,一天的中午 (11点至)。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

亥时:21点--23点

上午10-11点是是什么时辰 上午10-11点是巳时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对应关系为:子时 23:00~00:59

寅时 3:00~4:59

卯时 5:00~6:59

辰时 7:00~8:59

巳时 9:00~10:59

午时 11:00~12:59

未时 13:00~14:59

申时 15:00~16:59

酉时 17:00~18:59

戌时 19:00~20:59

亥时 21:00~22:59

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算什么时辰 子时 ( 23时至01时)丑时 ( 01时至03时)寅时 ( 03时至05时)卯时 ( 05时至07时)

辰时 ( 07时至09时)巳时 ( 09 时至11时)午时 ( 11时至13时)未时 ( 13时至15时)

1、子:为。像孩子在襁褓之中。子的本义为:幼小的、卵。古代指儿女。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正是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也可以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时,是孕含着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

2、丑:为。「扭」的本字,像手指抓住一物而扭动。扭,也作转动讲。子时过后,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夜正深,但「第二天」已经开始了。无形之中,似乎有一只大手在转动天体--夜幕即将被转过去,白天即将被扭过来。

3、寅:为。有说像黄泉欲出,又说像双手捧矢,即「引」的古字。引,可释为牵引、、引起、离开。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被牵引而来的时刻。

4、卯:为 、。有说为冒,像开门之形,又有 之体,又说像断物形,为刘的本字。黎明时分的五点至七点为卯时,天亮了,太阳冒出来了,人家的门该打开了。卯时,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断然分开的。

5、辰:为。有说像贝壳形,「 」的本字;又说为「 」,有 之体。我以为它有托出云气之意。云气之上有日,为「晨」;无日,则云气弥漫。夏日的早晨,七点至九点,大雾茫茫。

6、巳:为 、。有说像胎儿形突出头部和蜷曲的身体;又说为蛇的象形。上午九点至十一点,雾气消失,正是暖融融的时刻,蛇从洞穴申时 ( 15时至17时)酉时 ( 17时至19时)戌时 ( 19时至21时)亥时 ( 21时至23时)中爬出来了。

7、午:为 、。有说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说为「牾」,抵牾为矛盾。将一木杵立在日光下,木杵没有影子,因为日光是从头顶之上照射下来的。古代汉族依形造字,又依形取义,以形、义命物。由此,日中的时候,即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

8、未:为 、。像树木枝叶重叠,物长成后才有滋味。「味」的本字。午后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示意只有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树木才会枝繁叶茂、果子才能成熟。成熟的果子,才会有滋有味。

9、申:为 、。有说像闪电形,又说为「神」。十五点至十七点,风雨带着闪电和雷鸣来了。古代汉族不知闪电和雷鸣为何物,以为神在天上为之。

10、酉:为 、。像装酒的坛子,「酒」的本字。十七点至十九点,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就简称「酒时」吧。

11、戌:为 、。人、戈会意,指人持戈(武器)守护。十九点至二十一点,酒足饭饱以后,一家老小该入睡了。但是不能大意,还要预防外敌或野兽的侵害,所以要手持武器进行护卫。

12、亥:、。有说像猪,「豕」字的变体。有草根-说。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主人被猪拱槽的声音搅醒了--要想猪肥,就得夜半起身给它添食。此外,草根与植物的块茎有关,那是猪的饲料。

每天上午十一点到一点是什么时辰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中午十一点属于哪个时辰? 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古时一天分多少时辰?各相当于现在的几点?上午11点多称什么时? 12个时辰~对应十二生肖~上午11点叫做午时……11点到都叫午时~古代有午时三刻~处斩听过吧

中午十一点是什么时辰 午时。

时辰指的就是12地支

既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分别为

子时-晚上11点~半夜1点

丑时-半夜1点~半夜3点

寅时-半夜3点~清晨5点

卯时-清晨5点~早上7点

辰时~早上7点~早上9点

巳时~早上9点~中午11点

午 ~中午11点~下午1点

未 ~下午1点~下午3点

申 ~下午3点~晚上5点

酉 ~晚上5点~晚上7点

戌 ~晚上7点~晚上9点

亥 ~晚上9点~晚上11点

上午十一点二十分古代属于什么时辰? 是午时 古代时辰的名称全发你 自己没事可以查看 以后备用 给分哦 亲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19点到21是什么时辰

十五点是申一刻,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19点到21是戌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时至17时)。

戌时,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段时间狗开始守门口。

古代劳动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辰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时至19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时间21时至23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