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大秦帝国招贤令原文 大秦帝国招贤令怎么用

三国历史中招贤令是用怎么样一个形式写的呢?

【原文】

大秦帝国招贤令原文 大秦帝国招贤令怎么用大秦帝国招贤令原文 大秦帝国招贤令怎么用


大秦帝国招贤令原文 大秦帝国招贤令怎么用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 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杨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注释】

①选自《曹集》。②受命:即受于天命,指开国。③曷(h6)尝:哪有。曷,何。④闾(l+)巷:里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门叫“闾”。 ⑤上之人求取之耳:上层的人去寻求他。上之人:指君主。⑥孟公绰为赵:孟公绰,鲁国大夫,廉士。做晋国世卿赵、魏的家臣才力有余,但没有能力去做滕、薛这 样小国的大夫。⑦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齐桓即齐桓公。如果一定要廉士方可使用,那齐桓公怎么能称霸当世。⑧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 滨者乎:被,同“披”;褐,古代贫穿的粗布衣服。被褐怀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钓于渭滨:相传姜子牙80岁时在渭水边钓鱼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为武王起兵伐纣,完成了兴国大业。⑨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盗嫂受金,指的是陈平被魏无知给汉高祖刘邦当谋臣,有人攻击 他,说他同嫂子私通,接赂,但刘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⑩仄(z8)陋:狭隘、卑,指身份贫而被埋没的人才。

【今译】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 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 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乌雀南飞,侥树三匝,呵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你们都来我这里吧,需要你们,大汉需要你们

历史上个招贤令是谁下发的?

我读历史,觉得最早的招贤令是燕昭王发布的。

燕昭即位之时,国破家亡,民生凋零。又受齐国的欺侮,就起用郭嚣,但郭嚣自认才能浅薄,不能辅佐昭王成就霸业,就让昭王下 招贤令,招揽人才,结果招来了一代名将乐毅。

应该是秦始皇

曹 招贤令内容是什么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电视——秦始皇的招贤令(内容)

紧接着,又下一道命令,凡别国来秦的人不准居住咸阳;在秦做官任职的别国人,一律就地免职,三天之内离境。

秦始皇有逐客令,所以才有李斯的《谏逐客书》,秦始皇览毕,遂收回成命。有人认为秦始皇发布逐客令是迫于宗室压力,非出于本意。李斯是和他配合演出这出戏。

大秦帝国名士获得方法介绍

大秦帝国游戏中的名士对于玩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名士的获得方法以及使用技巧吧,详细内容如下。

一、招贤令

每天有一次免费发布招贤令,除此之外招贤令可以在世族商店花费500世族贡献购买,或者任务、活动获取。也可以消耗1000点声望值发布招贤令。招贤令发布后,6小时内会有名士陆续到访,期间可以查看到访的名士使用声望对名士进行招募(金色2000声望,紫色1400声望)。

二、招贤坊

每天0点刷新,一共有6名名士可供选择,招募消耗刀和声望(金色10W刀+800点声望紫色7W刀+500点声望)。前期演武场训练士兵需要大量的刀,所以建议不要在招贤坊使用过多的刀。

诸子百家现在分有两种:1.学术派:儒、道、法、墨、兵、名、阴阳、纵横、农、水、杂、医。通过比对发现,同一学派名士个学术技能和个技能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每个学派都有一个学派技能和技能,如图所示:

对各学派的学术技能和技能整理如下所示图:

通过看表我们知道,每个学派的名士在学派技能上的加成是一致且的。因为个技能是学派技能,所以第二个学术技能肯定不是本学派的技能,事实上如果是金色的名士,第二个学术技能虽然是别的学派技能但是加成效果跟该学派的名士是一致且的,而紫色名士则只有该学派加成的75%左右。

例如:金色名士纵横家张仪拥有医家的“深谋备御”,技能效果和医家扁鹊是一样。

例如:紫色名士兵家赵奢,拥有儒家的“居谋奇国”,本城居民产出增加只有10%,只有儒家名士技能效果的60%左右。

关于升级之后加成效果,学术技能加成效果=初始加成等级数(例如:3级的儒家名士,居民产出增加45%),技能,初始值越高,每升一级加成效果越高。名士的任命考虑两个因素:品质、加成效果,针对名士的加成效果如下:

本城粮草产出增加的名士:

李冰(水50%)、扁鹊(医50%)、邹衍(阴阳50%)、许行(农50%)、田仲子(农50%)、关尹(道30%)、李悝(法30%)。一级名士可以本城粮草产出增加的%,满级可以达到本城粮草产出增加的1%。

本城木材产出增加的名士:

列子(道50%)、田骈(道50%)、宋_(道50%)、关尹(道50%)、慎到(法50%)、

尹文(名30%)、驺爽(阴阳30%)、白丹(水30%)、医缓(医30%)。一级名士可以本城木材产出增加%,满级可以达到本城木材产出增加1%。

本城石料产出增加的名士:

随巢子(墨50%)、李冰(水50%)、西门豹(水50%)、郑国(水50%)、白丹(水50%)、高石子(墨30%)。一级名士可以本城石料产出增加%,满级可以达到本城石料产出增加1%。

本城铁块产出增加的名士:

曾参(儒50%)、邹衍(阴阳50%)、驺爽(阴阳50%)、公_生(阴阳50%)、公孙发(阴阳50%)、尉缭(兵30%)、医和(医30%)。一级名士可以本城铁块产出增加的%,满级可以达到本城铁块产出增加的1%。

本城居民产出增加的名士:

公孙龙(名15%)、吕不韦(杂15%)、曾参(儒15%)、子夏(儒15%)、子张(儒15%)、子贡(儒15%)、赵奢(兵10%)、田仲子(农10%)。一级名士可以本城居民产出增加75%,满级可以达到本城居民产出增加375%。

依据实验结果,原本本城居民产量1280/小时,当任命名士达到本城居民产出增加300%,本城居民产量变成了5120/小时,可见此处加成并没有上限限制,其他资源就不一一做实验了,预测也是没有上限的。

本城征兵时间减少的名士:

田穰苴(兵8%)、吴起(兵4%)、吕不韦(杂8%)、尸佼(杂8%)。一级名士可以本城征兵时间减少28%。满级可以达到本城征兵时间减少140%。

有一个疑问:当征兵时间减少到了是什么情况呢?做了相关实验得出结论:征兵时间减少可以减少40%,溢出部分无效(实验过程附在篇末)

本城征兵消耗减少的名士:

李斯(法6%)、苏秦(纵6%)、张仪(纵6%)、陈轸(纵6%)、甘茂(纵6%)、

子贡(儒3%)、惠施(名3%)。一级名士可以本城征兵消耗减少30%,满级可以达到本城征兵消耗减少150%。

于是有了一个疑问:当征兵消耗减少到了是什么情况呢?做了相关实验得出结论:征兵消耗减少可以减少40%,溢出部分无效。

本城预备兵产量增加的名士:

列子(道20%)、扁鹊(医20%)、医缓(医20%)、医和(医20%)、邓陵子(墨10%)、公_生(阴阳10%)、尸佼(杂10%)。一级名士可以本城预备兵产量增加90%,满级可以达到本城预备兵产量增加450%。

本城预备兵上限增加的名士:

田穰苴(兵20%)、尉缭(兵20%)、吴起(兵20%)、赵奢(兵20%)、苏秦(纵横20%)、

甘茂(纵横10%)、申不害(法10%)、西门豹(水10%)。一个城可以上五名名士,所以一级名士可以达到本城预备兵上限增加,升满级之后可以达到本城预备兵上限增加500%。

本城建造/升级/改造时间减少的名士:

张仪(纵2%)、公孙龙(名2%)、惠施(名2%)、邓析(名2%)、尹文(名2%)、

许行(农1.5%)、许行(农1.5%)、随巢子(墨1.5%)、邓陵子(墨1.5%)、

高石子(墨1.5%)、子张(儒1%)、田骈(道1%)、宋_(道1%)、公孙发(阴1%)、

陈轸(纵1%)、郑国(水1%)。一级名士可以达到本城建造/升级/改造时间减少9.5%。升满级可以达到本城建造/升级/改造时间减少47.5%。

学士名士可以用于派遣,完成每日任务以及获得资源。

粮草:因地制宜(农)、水经山注(水)

木材:礼乐之制(儒)、无为而治(道)

石料:名正言顺(名)、不辱使命(纵横家)

铁块:兼爱非攻(墨)、鼓舞士气(兵)

刀:依法治国(法)、勘定辰宿(阴阳)

预备兵:金匮医理(医)

如上要想获得对应的资源,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才能完成该派遣。

2.战略派:战略名士现在所携带统帅技,用来增益部队,如下图所示

提升战略名士等级,战略技能的持续时间也会相对应增加,等级上限为五级,如下图所示:

合理利用战略名士技能,让部队更好的去征战吧!

《商鞅变法》文言文是什么?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作品】:

《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纪传体通史。《史记》是古代最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商鞅人物介绍】: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

【商鞅变法介绍】: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法家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改革。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此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后来由于商鞅作法自毙而遭到五马分尸,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其新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作者】:

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招贤纳士的圣旨内容

圣旨;

求贤令1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2,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3?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4,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5。”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6!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7?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8?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9,唯才是举10,吾得而用之。

通过招贤纳士笼络大批人才,是华夏文明得以绵延不息、兴盛至今的原因之一。古人招纳贤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聘”伊尹辅治国政,后来伊尹助汤灭掉夏桀。到了周代,招贤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八方人才。此后,我国历代都有具体的人才的政策、形式与方法。

归纳起来,古人招贤纳士主要有五种方式。

一是筑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是古代帝王招贤纳士的一种常用手段。典出战国:燕昭王欲报齐仇,拟招徕人才,向郭隗问计。郭隗说:“请先自隗始。”昭王即为其筑宫室而敬之如师,并在北易水南(今河北易县东南)筑台招贤,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士。燕昭王礼贤下士名声不胫而走,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于是乐毅、邹衍、剧辛、苏代等相继而至,使燕国日益强盛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有首唐诗曾赞道:“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三国时,诸葛亮也曾“筑高台于成都之前,以延四方之士”。

二是出招贤榜。亦称求贤令。汉高祖曾发布“招贤诏令”遍于天下,还规定凡发现的人才,当地郡守都要亲自勉励,驾车送至京城,不为者罢官。三国时,曹曾三下“求贤令”,聚集了众多人才,形成“猛将如云”的局面。朱元璋率义军征战,所到之处皆布有招贤榜。

三是荐举。历史上许多朝代实行过荐举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荐,朝廷治罪。春秋时,施伯向鲁庄公曹刿,长勺一战大败齐军。汉武帝下荐贤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明初,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杨士奇,一生以荐贤为己任。

四是实地查访。曹一向重视通过调查访问获得人才。明朝左光斗风雪之夜私行查访,发现了民族英雄史可法。朱元璋非常重视到隐处求才,使明初“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

五是“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汉名士东方朔写信自荐,说,“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引起汉武帝注意,最终被招入宫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