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那六个省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河流顺序

京杭大运河流经哪几个省份?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两市。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长、工程的古代运河,也是古老的运河之一,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那六个省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河流顺序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那六个省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河流顺序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那六个省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河流顺序


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扩展资料: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

京杭大运河是从哪里出起始,到哪里结束。全长是多少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长、工程、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0多年的历史。 谢谢。。

北起,南至杭州,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经过、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北起(涿郡),南到杭州(余杭),全长1700余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长、开凿早的人工运河。自北向南流经两市四省共六个省级行政区,贯通我国水系

小题1:C

小题2:A

试题分析:

小题1:京杭运河流经的省区自北向南有: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东省(鲁)、江苏省(苏)、浙江省(浙)。根据图示K为江苏省,简称“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在解决我国水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方面,解决时间分布不均需要修建水库,空间分布不均需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的目的是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供水,能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分配情况,解决的是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京杭大运河经过哪些省市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河流。经过、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3]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富庶的农业区之一,

京杭大运河经济很发达。在兖州、济宁、枣庄、滕州市、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济宁段主航道将由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

折叠江苏境内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对苏北、苏南运河进行了整治扩建。扩建了京杭运河上的谏壁、解台两座二线船闸和淮阴、淮安、宿迁三座三线船闸,消除了京杭运河江苏段的“瓶颈”制约,实现了京杭运河苏南、苏北全线畅通,为江苏及华东地区提供了一条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动脉。

苏北运河(徐州蔺家坝—淮阴—扬州六圩口),全长404千米,纵跨徐州、邳州、宿迁、淮阴、扬州等11个县市,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是京杭运河上运输繁忙的河段。基本建成二级航道,成为京杭运河上等级的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目前有苏、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货运量可达3亿多吨。徐州段通过量已达5500万吨船舶吨位,其中货物通过量达3500万吨。苏南运河(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经济发达的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

京杭大运河太湖水系,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目前有苏、鲁、皖、沪、湘、鄂、川等13个省市的船舶在该段运河上航行。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目前,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吨,超过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相当于沪宁单线货运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是京杭运河上运量,密度的河段之一,刚建成的谏壁船闸日均船舶通过量已达10万吨以上。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目前可通行300吨级的船舶。将京杭大运河拓伸至浙江省东部的宁波港,将为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乃至内河航运的繁荣带来契机。规划中的杭甬运河长240余千米。位于杭州湾南岸,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线按四至五级航道标准设计,年通过能力将达4000万吨。使其成为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大动脉,还极大改善和推动了沿河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折叠沿途市区

京杭大运河流经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

京杭运河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两市。

在运河文化区域中,出现了、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枣庄、淮安、扬州、镇江、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许多文化名城。

京杭大运河流经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

京杭大运河,古名“邗沟”“运河”,是世界上里程长、工程、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春秋吴国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开凿到现在已有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长、工程的古代运河,也是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古代劳动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1][2]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开凿到现在已有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求采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长、工程的古代运河,也是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古代劳动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1][2]

京杭大运河流经、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嘉兴、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京杭大运河流经京、津、鲁、苏、沪、浙六省市。

大运河路经哪六大省

大运河经过、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

大运河又名京杭大运河,是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北起,南到浙江杭州,全长1747公里。大运河途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水流方向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 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①通惠运河。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目前该河主要用作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②北运河。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③南运河。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畜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④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⑤鲁南运河。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⑥中运河。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⑦里运河。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⑧江南运河。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中华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

南下北上,大体上是以黄河是界限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