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

南方科技大学多少亩 南方科技大学占地面积约多少亩

南方科技大学是不是私人的?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私人的,是公立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多少亩 南方科技大学占地面积约多少亩南方科技大学多少亩 南方科技大学占地面积约多少亩


南科大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及特色人文社会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

学校设置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融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等18个院系中心,开设金融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9个本科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正在教育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去行政化。就是说,政府官员不能插手教学事物,学校也不必屈从于政府,自主招生,自授文凭。

反正不是公办的。

目前正在受到教育部压迫,要让学生必须参加高考。

不是 是公办的 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

南方科技大学是市立大学

大学,包括其他机构,并非只能采用公、私两分法,来进行分类。

南方科技大学,属于(深圳)市立大学。

公的概念之下,有层级之分,国家、省、市、县或者(社)区。相应地,该层级出资举办的机构,即该层级(设)立。故而,大学应被称为(或者实际存在着)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县立(社区立)大学。另外,中国当下还有公立企业法人举办的大学,也属于当局认定的公立大学,其层级取决于设立时出资的公立企业法人的行政层级。在现体制下,无论政府,还是公立企业出资举办的大学,都实际存在着比出资人(机构)低半格的行政级别。而且,各层级大学都有可能办出超越本层级一般的水平,即层级不等于水平。

所以,南方科技大学应属深圳市立大学,办学目标(自我期许)应是把学校办成一所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理工科大学。

中国现下没有“私立大学”的称谓,却有所谓“民办大学”之称,实即当局眼中的私立大学。但是,认真考察这些学校的出资人,有的是公私共同出资合营企业法人,有的是私立企业法人,有的只是自然人,大概有些学校应该不属于所谓的“民办大学”了,比如,独立学院或者其它企业法人出资举办的大学。

这所学校正在努力探索当中,学生放弃高考正是改革的一部分,校长当然也没放弃,他们决定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走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我相信他们能走好!

不是

其所有权属于深圳市,出资也是深圳出资

当然不是

国家的啊,可以上他的网站看看

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别是上海和深圳的两所新型高校,建校时间均不满10年,但两者的发展速度却是相当之快,目前都基本跻身国内一流高校行列。那么,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哪个好?哪个更容易考?

一、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哪个好?

答: 目前南方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要更胜一筹。

首先,两所大学在以下这些方面较为相似:

建校时间(都短)、办学起点(都高)、地理位置(上海、深圳都不错)、学科水平(相当)、国际竞争力(相当)。

然后两者主要在以下7大方面体现有差异性:

1、办学规模:南科大更大

虽然两所高校的规模都不算大,但是南方科技大学仍相对更大一点。截至目前,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占地面积2969.7亩,规划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而上海科技大学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另外,南方科技大学在校生已超过5000人,而上海科技大学目前在校生不足4000人。

2、科研水平:南科大更高

据《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显示,并参考《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排名方法》后可得,南方科技大学目前在人力、经费、项目、论文等科学研究方面都要远远领先于上海科技大学。比如:据南科大官网显示,学校目前已有3个学科进入到了ESI全球前1%之中,而上科大仍未有一门学科获得过该荣誉。

3、高端人才:南科大更多

跟前面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南方科技大学在资深学术权威、中年领军专家、青年拔尖英才、国际知名学者等各类高端人才的数量都要远多于上海科技大学;而且南方科技大学高端人才水平不仅仅只是高于上科大而已,据统计,目前学校在此项目上位列全国第8(仅次于清北华东五校)!

4、师资力量:上科大略强

在师资方面,上海科技大学则要略胜一筹。截至目前,学校共有525位教授,其中有5位诺贝奖获得者、35位两院院士、22位外国院士;而最厉害的是,学校正在打造师生比为1:10–1:12的1000人教授队伍,可谓相当恐怖!

5、办学层次:上科大略高

这里的办学层次主要指研本比(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而在这一方面,上海科技大学由于开始招收本科生较晚,且以培养研究生为起点;所以相比于南方科技大学略占优势。

7、人才培养:上科大略好

人才培养主要包括生源质量、国家一流专业、学生获奖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深造方面;同样,上海科技大学目前相对于南方科技大学要更好一些。

二、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哪个容易考?

答: 南方科技大学。

两所高校几大的招生情况如下,可供参考:

1、招生方式

南方科技大学:综合评价录取(2019年在广东省试点提前批普通高考录取);

上海科技大学:提前批普通高考录取。

2、招生省份

上海科技大学:18个省(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辽宁、天津、湖北、陕西、湖南、甘肃、重庆);

南方科技大学:22个省(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

3、招生人数

上海科技大学:420名理科生(2020年计划招收);

南方科技大学:1064名理科生(2019年录取)。

因此,南方科技大学更容易考的原因为: 招生人数相对更多、省份更广,且高考成绩比重相对低一点,故生源质量标准也略低于上海科技大学;而上海科技大学不仅招生省份较少,且录取时高考成绩比重更大,分数线也一般就更高。

高考100我总结:

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是两所很相似的大学,且非常“年轻”,未来可期!但就目前来说,南方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仍要比上海科技大学更强一些,且学生报考时也相对容易一些。总之,两所高校都不好考,但却又值得报考。

很好 ,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9年6月2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50年以下的年轻大学榜”,南方科技大学位列全球第55,中国内地高校第1,这是中国内地首次有高校进入全球前100位。

是中国内地高校取得的最好排位;在THE2018年发布的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南科大首次提交数据,就以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

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800余人,在300余名教学科研序列教师中,包括院士27人(全职院士10人),国际会士35人,国家特聘专家72人,国家特聘专家(青年) 85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22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特聘专家(青年) 85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22人。

校园占地面积2969.7亩,规划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院系中心;将分阶段建设26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该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

1、南方科技大学基本情况

南方科技大学(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目标是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成中国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科大以理学、工学学科为主,兼具部分特色人文社会学科与经济、管理等学科。

截至2018年5月,南科大已签约引进教师600余人,在近300名教学科研系列教师中,包括院士24人(全职院士12人),国家“”专家60人、“万人计划”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青年”入选者7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校园占地面积2915.7亩,规划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已设立14个院系,26个研究中心。学校采用书院制管理,共设立6个书院。学校有26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多所境内外名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2、南方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约300人,其中90%以上拥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其中包括院士23人,国家“”入选者56人、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青年”入选者7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3、南方科技大学优势专业

院系

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 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 化学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 生物信息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 金融学金融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无

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系 理论与应用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机械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无

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学应用物理学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

金融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4、网友对南方科技大学评价

1.个人觉得南科大很有潜力(本人亲身体验)非常值得去读,以后一定会是世界一流大学。今年的第一届教改实验班没有重庆学生。而且不以高考分数为准,进行自主招生。

2.科大目前宣传得不错,地方政府也全力支持。从立校定位上来看去那学理工科南方科技大学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

3.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实验之田,有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会有非常卓越的成就,我认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拯救运动,是极大多数中国高等教育界人士只说而没有做的事情,其校长朱清时说,好多的教育界人士只是在说,而我们是真正在干。现在南科大的学生从首批的一届45为学生到现在的一届近200人的学生规模,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支持南科大,祝福南科大!ps:南科大是我理想中的校园,这种校园在中国是首次尝试,我希望在中国这样氛围的教育界里面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正做到精英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中国人登上世界研究行列的顶峰!

4.你是选志愿吗?大学的综合实力是一方面,最好看看自己喜欢的专业在这个学校是否很强,一般学校都有几个很好的专业,建议你还是根据想学的专业选学校吧。

5.南方科技大学很不错,它跟其他大学较不同,是一所创新型大学,目标是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

6.现在看来,很多人当初都看走眼了,它现在发展得很好。更多的人还不了解它。第一届学生中已经有提前毕业,被牛津大学录取的了。第一届学生大部分将在明年初毕业,让我们拭目以待。

7.非常看好,硬件软件都卓越先进,理念与模式都是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希望可以在其中度过无憾而终身难忘的四年。我为她骄傲。

8.一楼是典型的无耻没落者,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我支持南科大的办学方法,它现在遇到的困境只是中国的制度所致,但大方向是没错的,是朝着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制定的,只要再过十年,这所大学注定是中国新兴大学的骄傲与未来中华教育的领头羊。

9.南科大是一所改革的学校,他们走的是一所完全自主招生、自授文凭之路,而教育部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却想收编他们,要求他们高考,但南科大学生是真正有志气的学生,他们宁愿不要教育部发的文凭,也不参加所谓的高考!他们就是要走出一条新型大学之路!我觉得只要教育部不给他们这么多条条框框,他们一定会走的很好。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教育部公布的211院校,但南方科技大学是世界双一流学校,在本科第一批录取。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211院校哦,但是是个双一流院校。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应该是不算211的。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为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南科大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学校历史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6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向广东省提交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申请。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全面接收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作为启动校区。

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首届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入校就读。

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开始迁入新校区。9月,南方科技大学树仁书院成立。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与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南方科技大学数据库研发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新奇量子物态的探索与量子器件研发团队被授予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10人,包括院士56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38人),国际会士55人, 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3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约65%。

学科建设

学校设置8个二级学院,下设30个系(院)、中心,此外,设有2个独立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南科大申报的自动化、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获批。南科大共有本科专业37个。

特色专业: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通信工程、理科试验班类、物理学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理论与应用力学、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

教学建设

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对知识的不懈探索,用知识启迪自己、服务社会,尊重学术差异,崇尚学术创造与创新,追求学术卓超。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研究素养、科学创新精神与潜质,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未来能在相关学科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在人才培养中,南方科技大学通过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三制”)为基础,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三化”)为特色,依托“631”招生体系、课程体系、科研体系、创新实训体系、“1+3”通识-专业融合式培养体系、国际化三学期体系(“六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自成立以来,南方科技大学秉持海纳百川的精神,以前沿课题为导向,依托学校的多维度创新机构,聚焦原始创新,为研究生打造实践和检验科研成果的项目平台。同时积极与国际一流高校进行深层次学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邀请世界名校杰出学者担任研究生导师,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规律,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奖学金和与之对应的评选奖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矢志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严谨学术精神和自我科研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人才。

南科大整体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重视基础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经验,目前共设有研究生课程340余门,建立起了硕-博纵向贯通,学科横向交叉,理论实践兼顾,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共获批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5个,包括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市级科研平台50个。在建科研机构6个,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斯基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

科研项目是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基础,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累计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共 2877项,其中纵向项目 2309项,横向568项。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全校获得的竞争性项目993项。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787项,经费数较2019年增长19%。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6项,人才类和重点级项目数大幅提升,获批杰青2项,优青4项和重点级项目12项,面青项目平均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几个百分点。学校还获批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个国家级团队项目(111基地)、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平台建设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新获批各级各类平台及相关项目共计34项。获批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南方科技大学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也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

科研奖项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奖励取得了新的突破。2020年7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讲席教授姚新荣获IEEE FRANK ROSENBLATT AWARD国际大奖,成为该奖年度全球唯一获得者,也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2020年8月医学院讲席教授王鹏荣获美国糖化学界最高奖Claude S.Hudson奖;2020年9月物理系教授张立源荣获“科学探索奖”;2020年10月化学系与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双聘助理教授杨天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荣获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20年11月医学院杨亮教授荣获第二届(2019-2020年度)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个人特别贡献奖;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荣获复旦-中植科学奖;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荣获7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深圳市高校首位,其中物理系卢海舟教授荣获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俊国教授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