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原因:因为长方体它有六个面,有12条棱,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求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就是把他每个面积加起来,长×宽是求它前面的面积,长×高是求它上面的面积,而宽×高是求它右面的面积(也可以是后面,下面,左面)长方体有六个面,我们只加了三个面,所以还有三个面就要乘二,所以才是这样。

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因为正方体跟长方体一样,也有六个面,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非常好求,因为它每个面的面积相同,所以只用把它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如下: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L(周长)=2(a+b)。(a,b分别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周长公式:L(周长)=4a。(a为长方形的一边长)

解答过程: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周长等四条边的长之和,即长和宽的和的两倍。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即周长等于一条边的四倍。

长方形的性质:(1)两条对角线相等;(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5)四个角都是直角;(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正方形的性质:(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分别相等;(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5)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并未给周长下定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三年级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a×b,其中S为长方形面积,a为长方形的长,b为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a×a,其中S为正方形的面积,a为正方形的边长。

一、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与角有什么特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把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都叫做边长。

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和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周长÷2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2 — 宽=长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二、区别:

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小棒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三、在一个长方形里剪下一个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正方体、长方形、长方体、三角形(小学数学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一。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a+b)×2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h=S×2÷a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S×2÷h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怎么写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是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因为这是简单的公式,到初中还要用,所以要把握好,能提升自己的成绩 只有会了简单的公式,考试的时候带入数字就可以做对 要学会做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考出个好成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