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蒲剧王青丽,蒲剧界的一代名伶

蒲剧王青丽,蒲剧王青丽是哪里人

王青丽,女,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旦角演员,一级演员,全国戏剧文化获得者,戏剧家协会会员。1986年以《表花》一剧参加山西省戏剧青年团调演获“配角银牌奖”,1997年演出《风筝缘》获运城地区戏剧“龙门奖”。

蒲剧王青丽,蒲剧界的一代名伶蒲剧王青丽,蒲剧界的一代名伶


蒲剧王青丽,蒲剧界的一代名伶


19年参加山西省庆祝建国50献礼演出,在《清官寇准》中饰寇夫人获“表演奖”,2007年以现代戏《三别牛背梁》获第十一届山西戏剧“杏花奖”,2011年以现代戏《祝你幸福》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表演”。曾获运城市十佳女杰、三八红旗手、运城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殊荣。主演的剧目有《三别牛背梁》、《火焰驹》、《祝你幸福》、《柳河湾的新娘》等。

1965年11月,王青丽生长在黄河岸边的荣河镇南坑东村一位酷爱艺术爱戏如命的母亲怀抱里。12岁时,在村民的眼里,她简直是母亲演技唱腔的全能模仿秀。更有村民说她是一个活脱脱的小秀兰。就这样,14岁那年,在方圆十里八村群众的惊叹与爱慕中,她进入了运城地区戏校。

在学校次面试,她竟被荣幸地选为享誉晋秦豫、蜚声蒲剧界的一代名伶王秀兰的学生。在校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正规的蒲剧艺术知识和技能,在王秀兰、李胜安、程根虎等一代名师的指导下,她得到蒲剧艺术的真传,初即曾以出演《杀狗》、《三进士》等剧目崭露头角,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

1985年,被选拔到地区蒲剧团做职业演员。开始,团和导演根据她的个人素质条件,由王秀兰老师给她和吉有芳二人排导了《表花》,悟性较高的她,把黄桂英演得活灵活现,并在演技的创新上取得令人惊奇的突破,得到王秀兰老师的称赞。

进团近20年来,她先后与着名演员合作700多场次。成功地塑造了《杀狗》中的焦氏,《姐妹易嫁》中的张素花,《风筝缘》中的程雪娥,《玉婵泪》中的吕碧云,《才子》中的秋香,《史外英烈》中的牛金花,《薛刚反朝》中的纪鸾英,《寇老西进京》中的寇老夫人,《周仁献嫂》中的李兰英,《火焰驹》中的黄桂英,现代戏《巧凤》中的巧凤,《推磨》中的李红英,《宇宙锋》里的丫环哑姑等人物形象。

在1986年“振兴山西戏曲调演”活动中荣获“配角银牌奖”,与王艺华合作的《寇老西进京》一剧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她在该剧中,因成功扮演老夫人,获得“山西省庆祝建国五十献礼演出表演奖”;进团以来,她大多演的是小旦、刀马旦、闺门旦等角色。为了进一步拓宽戏路,她排演了《史外英烈》中的牛金花和秦素月,为了演好这两个角色,每天坚持到排练场苦练。在老师们的亲切指导下,她成功地演出了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得到团里同志的一致好评。进团22年来,她任劳任怨,10多次被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众多的旦角演出实践中,她深深体会到,要演好一个角色,塑造出个性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加强演员的文化素质修养。为了尽快弥补自己文化基础的不足,她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每当接受一个角色,总是首先精读剧本、熟悉剧情。遇到不懂得的词句,便查阅字典,有时手头没有字典,她便请教老师。有时,字典和老师讲的不一致,或者老师讲了以后,还是似懂非懂,她便一遍一遍揣摸领悟。

经过反复研读剧本,使她对角色有了较深刻的把握。触类旁通,多年来她硬是凭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顽强的毅力,吃苦的精神,终于做到各种角色的人物只须阅览一次,即可基本把握:既熟知角色的身世、遭遇,又洞察角色的内心世界;既能理解角色在剧中的任务,又能体会到剧作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情感依据,从共性中寻找个性。根据人物的个性塑造人物,避免角色雷同化现象。

她接受了《风筝缘》中程雪娥这个角色后,她反复细读剧本,从平面文字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又从矛盾发展的脉络,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她根据对程雪娥这个人物的个性,采取温文尔雅的动作程式和溶情于声的唱、白,把一个气质文雅秀外慧中、含蓄凝重的闺阁才女从题诗联姻的少女含羞心理到继母换亲对她的沉重打击,以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悦心情这一立体的舞台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得到观众一致好评。

【结束语】在物欲横流、世风势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她毅然决然地弘扬主旋律、振兴蒲剧文化。

蒲剧是什么?

戏曲剧种之一,也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梆子声腔系统的重要支脉,属板腔体形式。主要板式有[慢板]、[二性]、[紧二性]、[流水板]等。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并辅以笛、二股弦等,以板鼓、梆子击节。其唱腔旋律跳跃性大、起伏跌宕,具有豪迈奔放的特色。表演上以髯口、翎子、甩发等特殊技巧为其特点。剧目逾500余出,影响较大者如《红梅阁》、《富贵图》、《三家店》、《观阵》等。演员有张世喜(老元儿红),陨二吉(白菜心)等。1949年后,蒲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编历史剧及现代戏。

三门峡市蒲剧团三别牛背梁是哪一年演出的?

2020年。三门峡市青年蒲剧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三门峡市青年蒲剧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三门峡蒲剧院,三门峡市蒲剧院2020年戏曲惠民演出活动安排7月21日晚演出大型现代戏《三别牛背梁》由青年演员张丹,关艺斌领衘主演。

山西戏曲的剧种分类

山西省是汉族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山西的四大剧种: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梆子。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梆子并称为我省四大梆子。清嘉庆、道光年间,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南路派以芮城为中心,演唱风格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为中心,演唱风格大都粗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词较多,戏文通俗易懂,剧目丰实。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梆子

梆子经过历代艺人的探索、创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艺术风格。上世纪80年代,上梆子异军突起,涌出《杀妻》、《借粮》、《两地家书》等一批新鲜剧目,并在表演、音乐、舞台等方面有所创新,使上梆子在保持原剧种特色的基础上,使剧情更加抒情、动人,受到观众的喜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