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农历是阴历阳历_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阳历

阴历阳历农历怎么区分的

农历是阴历阳历_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阳历农历是阴历阳历_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阳历


农历指的是阴历。

中国从远古的夏朝沿用至今的历法,称为夏历;因为古代历法需由皇家发布,故亦称为皇历。西方的历法传入中国后,称为公历,而把传统的皇历称为农历,为什么称为农历呢?因为传统皇历中的时令节候,与农业耕种活动密切相关,故称为农历。

公历是太阳历,故称为阳历;农历是置闰月的太阴历,我们一般口头上称为阴历,如我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是阴历正月初一。但从学术意义上讲,农历是阴阳合历,即农历同时具有阳历和阴历的历法内涵。如阿拉伯国家使用的就是纯粹的阴历,没有置闰月,不含有阳历历法的成份,所以阿拉伯世界的新年有时在冬天过,有时在夏天过。因为阴历十二个月的天数,少于阳历十二个月的天数。

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就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地规定;第三类是阴阳合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农历、藏历。

阴历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作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你可以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因为一般说阴历,就是指农历,但是严格地说,农历不是阴历,农历是阴阳混合历。

阴历指太阴历,来源于中亚;阳历指太阳历,来源于古罗马,后来经过了数次修正,阳历有称公历,是现代世界通用了历法。

01 阴历

农历指的是阴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又有华历、夏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它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并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通过参考太阳回归年,设置闰月使其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依历岁、历年、历月,分为星辰历、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总体历法分四种:阴历(月亮历)、阳历(太阳历)、星辰历(北斗历)、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以北斗七星旋转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星辰历。农历,其基础历法规则经历多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种历法。农历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其实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是月亮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农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农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无关。由于阴历(华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不能反映季节转换用以准确指导农事。农历虽不能反映季节准确指导农事,但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阴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都受潮汐的影响。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的引力都有关系,也和农历(阴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

农历就是阴历罗,就是我们说的初一十五,我们的民族节日节气都是用农历,它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而阳历就是几月几日这种历法,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历。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是阴历,阴历和农历都指的是中国过去用的那种历法

农历不是阳历,是阴历;

今天

公历: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这是阳历

农历:2017年七月初九

这是阴历

信息来源:华···网

农历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

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农历是在阴历基础上加入了阳历的一种阴阳合历。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也被称为旧历、汉历、古历等。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

农历又叫殷历,因为是殷商时期传下的历法。也有华历,夏历,中历的说法。它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它是阴阳合历。

因为农历有指导农耕的作用,而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阳历的部分。

而农历的每年又不固定,这就是阴历的部分。

阴历靠观测月亮,一个月相为一“月”,为了计时方便,十二个月是一年。

阳历则是观测太阳,一个日相为一年,同样为了计时方便,将它分为十二月。

因为农历要指导农耕,所以它的主体是阳历,在此基础上添加阴历计时。所以在制定历法时某年的日相长短和并不是十二个月相,这时就会有闰月。

我们常听有人说:“我的生日不是阳历的,而是阴历的。”这句话的问题是,把阴历和农历混为一谈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的生日不是阳历的,而是农历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把阴历和农历混用,误认为阴历和农历是一回事。我国现在使用的历法是阳历和农历,而不是阴历。

那么,阴历和农历,还有阳历,这3种历法有什么区别?

先说说阳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也就是阳历(又叫太阳历)。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规律制定的。地球每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1周,称为1个阳历年(“回归年”)。阳历年规定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份28天或29天),1年12个月共365天或366天。

阴历是根据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月亮也叫“太阴”,所以阴历也叫太阴历。阴历的1个月叫作“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看不见月亮),十五为望日(满月)。“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阴历月份以朔望月长度29.5306天为基础,为了避免有小数,所以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阴历中连续2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月连续4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不难看出,1个阴历年要比1个阳历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3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时序和天时错乱的现象,例如,阴历年某年春节为寒冷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春节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那是很别扭的。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过,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1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陆游的《蜗舍》中就有“麦因多雨损,蚕遇闰年迟”的诗句。这种颇具中国特色,设置了闰月、兼顾了阴历和阳历的历法叫“阴阳合历”,学名叫“农历”。我国从夏朝开始使用农历,所以农历又叫夏历。

那么,多长时间加1个闰月呢?经过计算,每3年中加1个闰月,每5年中加2个闰月,每7年中加3个闰月……每19年中加7个闰月。19年中加7个闰月后,误差消除得只差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阳历和农历基本同步了。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阳历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阳历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这样,农历就具有了保持阳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农历闰月的设置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制定的,阳历每个月固定有2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2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1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1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可见,农历闰哪个月,完全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需要指出的是,农历闰月的安插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有一些时候是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作“十三月”。汉初将闰月放在九月后,叫作“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规定不含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用上个月的名称,再加上一个“闰”字,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天文部门统计还发现,闰月的分布并无规律性。

农历是阴历不是阳历。

农历指的是阴历。

农历指的是阴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华历、夏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另外,农历是以华历(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①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即使指公历;②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今天公历是4月15日③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这是东亚国家沿传的,今天阴历是三月十三。

农历是指阴历啊,公历是指阳历。

阴历

阴历是根据月亮围绕地球转的周期制定的,农历的15 16都是月亮最圆的,公历就没有固定哪天最圆

公历是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周期定的,24节气每年都几乎固定在公历的那一天,比如清明节一般都是公历4月5日。

当然是阴历了,我过生日就是过农历的。

晕,当然是阴历了,

阴历

农历是指阴历!!!!!

农历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是阴阳合历。

农历主要是取月相的变化周期。阳历一般用来计算工作日作息,阴历一般用来计算农业作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合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

农历是1970年以后使用新的历法,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每个农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变化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阴历部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即回归年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其实都不算,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它的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在我国阴历是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一般都称为阴历是一种习惯而已,但是实际上是阴阳历的一种,不是按月相周期制定历法的阴历。

一、农历

1.农历的定义

农历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2.农历中的闰月

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

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所以说农历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

农历闰月的设置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制定的,阳历每个月固定有2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2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农历闰月的安插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有一些时候是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作“十三月”。汉初将闰月放在九月后,叫作“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规定不含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用上个月的名称,再加上一个“闰”字,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天文部门统计还发现,闰月的分布并无规律性。

3.农历的周期

农历主要是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然后再把回归年为年的长度,而闰月一般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在我国阴历是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一般都称为阴历,但是实际上是阴阳历的一种,不是按月相周期制定历法的阴历。其实“农历”的叫法是文革期间所谓除四旧的结果,这个叫法并不是很准确,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汉历,汉历运用设置闰月和24节气的办法,让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所以它就有了阳历的成分。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11月和12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但是现在很少用冬月其实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农历是中国汉族传统历法,又有夏历、汉历、华历等名称,是一种阴阳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4.农历的规则

农历的主要规则经历多个朝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二个普通月另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农历闰月的安插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有一些时候是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作“十三月”。汉初将闰月放在九月后,叫作“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规定不含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用上个月的名称,再加上一个“闰”字,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天文部门统计还发现,闰月的分布并无规律性。

二、阴历

阴历是根据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月亮也叫“太阴”,所以阴历也叫太阴历。阴历的1个月叫作“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看不见月亮),十五为望日(满月)。“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阴历月份以朔望月长度29.5306天为基础,为了避免有小数,所以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三、阳历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阳历。

在农历的时序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规划。日月相合的农历,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

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中国农历起源于夏朝。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夏历、汉历、华历、国历等名称,是一种阴阳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今年是农历开元4713丙申猴年(西元2016),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既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

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对农历多有记载,大量历史典籍记载农历始于黄帝时代。农历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1912年我国开始采用西元历法和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并用,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历法纪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重要意义,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国传统历法的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人支持,民国时期同盟会创办的《民报》就采用的农历黄帝纪年,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也采用农历纪年,各省政府也跟着使用,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发布了《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农历开元4609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两历并用,而农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影响深远,2015年全国两会有人大代表提案,关于再一次提高我国传统历法农历的地位引起社会热议。

一、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是兼顾了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二、农历的优点

1.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是兼顾了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较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汉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三、农历和阳历怎么区分

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以一年太阳回归年为周期,谓之太阳历,故称为阳历,全球公用,故亦称为公历。 是由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纪元方式,台湾人亦称为西历、西元。 中国传统的历法自夏朝始,称为夏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谓之太阴历,故称为阴历。 中国的阴历配合了闰年及二十四节气,使得太阴历的年周期同步于太阳历,我国以农业立国,夏历的节气时令等与农业密切相关,故亦称为农历,换言之,阳历即是公历,阴历即是农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