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 >

自然人的一律平等 民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

大家好我是小华,自然人的一律平等,关于民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人的一律平等 民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自然人的一律平等 民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也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律主观:一、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什么二、民事行为能(1)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力的概念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与自然人的意识能力有关。

5、意识能力是对自己行为所发生何种效果的预见能力,自然人有无意识能力属于事实问题,现行立法技术对心智正常人采取年龄主义划线,即达到一定年龄即认定其有行为能力 ; 而对成年人,则采取个案审查制。

6、三、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民事主体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7、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

8、权利能力表明了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行为能力则表明了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为民事行为的资格。

9、其特征为:1 、由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但是"权利能力"不一定平等。

10、有些资格和特定的主体身份有关。

11、所有主体都具备的法律资格为一般权利能力,特定主体所具备的法律资格为特殊权利能力。

12、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13、2 、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

14、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能对其不法行为承担,否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15、3 、民事主体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

16、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进行民事活动,并通过民事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

17、民事行为能力依民事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18、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或承担民事的能力或资格。

19、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公民取得、行使民事权利的能力;公民承担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对自己违反民事义务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的能力。

20、我国的《民法通则》根据公民不同年龄智力发育的不同状况或者公民的精神健康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21、(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通过自己的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