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 >

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A

早产与预产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产儿的特征有哪些?

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生理现象

1.外形特点 早产儿的皮肤非常的柔嫩,呈现出粉红色,皮肤也很薄,甚至能看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比较多,外耳非常薄,甚至立不起来,囟门比较大。女婴的大不能盖住小,男婴的很多没有降入阴囊,胎毛比较多。

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A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A


2.生长发育 早产儿在出生之后一般比足月儿长得要快,尤其是在出生一周岁的时候,体重大约为出生时的三倍左右,但是有的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过于低,后期如果长得过于快,营养补充不是很充足的话,那么容易形成佝偻病或其他营养成分缺乏症。

3.免疫力 早产儿出生过早身体各个器的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长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儿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如果喂养得当,生长发育很快。由于长得快,极易发生妊娠36周末:胎儿身长约45cm,体重约0g.皮下脂肪较多,毳毛明显减少,面部皱褶消失。指(趾)甲已达指(趾)端。出生后能啼哭及吸吮,生活力良好。此时出生基本可以存活。佝偻病及其它营养缺乏症。发育并不是很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胞的能力比足月儿要一些,血浆丙种球蛋白的含量比较低,所以容易被细菌感染,有的轻微的感染就可能会形成败血症。

早产可以说是有害的一种病症,而预产期是辅助孕妇生产的措施。具体来说早产与预产期的内容如下: 预产期,即孕妇预计生产的日期。 预产期不是的分娩日期,科学家们统计过只有53%左右的妇女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由于每一位孕妇都难以准确地判断受孕的时间,所以,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 预产期可以提醒你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范围,但不要把预产期这一天看得那么。到了孕37周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但不要过于焦虑,听其自然,如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出现,有条件的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早产是在胎儿没有足月的时候就生出来这样的胎儿,他们的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和免疫力都非常低,而预产期则是预期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逐月发育,能够出生的那一天,通过逐月发育的宝宝生出来他们是比较健康的,而且体重更重一些。

胎儿发育特点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

胎儿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局部青紫: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胎儿发育特点,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可以说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到肚子里的宝宝,孩子在肚子里的发育情况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又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变化,这就让很对父母对这一过程感到好奇,接下来具体看看胎儿发育特点。

胎儿发育特点1

1.胎儿发育分期

(1)胚胎——受精后8周内。

(2)胎儿——受精后9周起。

2.不同孕龄胚胎胎儿发育特征

4周末——可辨认出胚盘和体蒂;

8周末——胚胎初具人形,头占整个胎体近一半。能分辨出眼、耳、鼻、口、手指及足趾。心已形成,B型超声见心搏动;

12周末——胎儿身长约9cm。外器已发育;

16周末——胎儿身长约16cm,体重约110g,可确认胎儿性别。开始出现呼吸运动。皮肤菲薄;

20周末——胎儿身长约25cm,体重约320g,开始出现吞咽、排尿功能。能听到胎心;

24周末——胎儿身长约30cm,体重约630g。各器均已发育,出现眉毛;出生后可有呼吸,但生存力极

28周末——胎儿身长约35cm,体重约1000g,眼睛半张开,出现眼睫毛。有呼吸运动;出生后可存活,但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

3.胎儿生理特点

(1)循环系统

*脐静脉一条和脐动脉两条。

*动脉导管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

*卵圆孔生后多在生后6个月完全闭锁。

*胎儿体内无纯动脉血,而是动静脉混合血,且分配不均匀。

(2)血液系统

红细胞生成:妊娠32周以后的早产儿及妊娠足月儿的红细胞数均增多,约为6.0×1012/L。

(3)呼吸系统

(5)泌尿系统

(6)内分泌系统:胎儿甲状腺是最早发育的内分泌腺。

(7)系统及性腺分化发育:男性胎儿于临产前降至阴囊内。

胎儿发育特点2

妊娠4周末:可以辨认胚盘与体蒂。

妊娠8周末:胚胎初具人形、头大占整个胎体一半。能分辨出眼、耳、鼻、口。四肢已具雏形。B型超声可见早期心形成并有搏动。

妊娠12周末:胎儿身长约9cm,体重约20g.外器已发生,部分可辨出性别。胎儿四肢可活动,肠管已有蠕动,指趾已分辨清楚,指甲形成。

妊娠16周末:胎儿身长约16cm,体重约lOOg.从外器可确定胎儿性别。头皮已长出毛发,胎儿巳开始出现呼吸运动。皮肤菲薄,呈椿红色,无皮下脂肪。除胎儿血红蛋白外,开始形成血红蛋白。部分经产妇已能自觉胎动。

妊娠20周末:胎儿身长约25cm,体重约300g.皮肤暗红,全身覆有胎脂并有毳毛,开始出现吞咽、排尿功能。检查孕妇时可听到胎心音。

妊娠28周末:胎儿身长约35cm,体重约1000g.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粉红,有时可有胎脂。可以有呼吸运动,但肺泡Ⅱ型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含量较少。出生后易患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若能加强护理。可能存活。

妊娠32周末:胎儿身长约40cm,体重约1700g.皮肤深红,面部毳毛已脱落。生活力尚可。出生后注意护理,可以存活。

妊娠40周末:胎儿身长约50cm,体重约3000g.发育成熟,胎头双顶径值>9.Ocm,皮肤粉红色,皮下脂肪多,头发粗,长 度>2cm.外观体形丰满,除肩、背部有时尚有毳毛外,其余部位的毳毛均脱落。足底皮肤有纹理,指(趾)甲超过指(趾)靖。男性胎儿已降至阴囊 内,女性胎儿大小发育良好。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能力强,能很好存活。

胎儿身长的增长速度有规律,临床上常用新生儿身长作为判断胎儿月份的依据。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妊娠前20周(即前5个妊娠月)的胎儿身长(锄)= 妊娠月散的平方。例如。妊娠4个月,胎儿身长(锄)=42=16咖。妊娠后20周(即后5个妊娠月的胎儿身长(era)=妊娠月数×5.倒如妊娠7个月, 胎儿身长(era)=7x 5=35硼。

胎儿发育特点3

关键期1:怀孕前8周(脑细胞形成期)

最初的原生神经组织,约是在受精后第18天,从中胚层与外胚层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一般认为,神经胚形成约是在受精后的第19天,这时候通常也是妈妈发现受孕成功的阶段,在确定自己即将成为父母时,胎儿的脑部组织也就开始形成了,这时,“先天遗传”已经确定,而胎儿后续发展就要看父母亲如何给予“后天环境”的培养了。

从受孕后第19天起,胚胎的神经系统便快速地发展,直到第26天左右从底端开始产生闭合,向下延伸成为脊髓,也就是说,胎儿的脑部发育,从受精4星期后就已经开始形成,而从怀孕第8周开始,胎儿已经有了基本雏形,虽然距离完全成形还有点远,不过,这时要正式称作胎儿,而非“胚胎”了。

妈咪这样做:摄取均衡营养。

母体的荷尔蒙分泌与营养状况都会影响到胎儿的成长,尤其前3个月更是脑部细胞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胎儿虽然吸收的营养有限,不过仍需注重均衡,不要让自己有不正常的饮食习惯或者让不好的习惯介入(例如吸烟、喝酒、物成瘾等),基本上都能达到很好的`状况。

关键期2:怀孕20周左右(脑细胞增殖期)

大约在怀孕20周左右,胎儿的听觉、视觉等神经系统便陆续发展,20周后,脑细胞的发育会变得愈来愈复杂,而这个时期也是胎动出现之始,即使很多实证医学上无法证实胎教的效用

不过,相信胎儿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外界的,在内就开始进行学习的功课,而这个阶段,正是妈妈与胎儿互动最有效的阶段,最适合给予胎儿良好的,让他形成良好的神经回路,协助脑细胞逐渐朝向良性发展。

妈咪这样做:各种交互使用。

当妈妈感觉出现胎动时,可以用不同的胎教互动方式给予,例如,白天空档,可以听听悦耳的音乐、轻轻的抚触,等到晚上爸爸回家后,跟老公一起进行内对话,跟胎儿做交流。如果想让肚子里的宝宝出生后也能熟悉爸爸的声音频率

爸爸可以多跟胎儿说话,告诉他「现在爸爸正要做什么」等。不过,记得要让胎儿也有休息的时间,不要无时无刻都在逗他而过了头,这样也会造成他的压力,毕竟胎儿也需要有休息时间2、新生儿的皮肤特征: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外观不尽相同,这与宝宝出生时的孕周有关。早产儿的皮肤较薄,看上去透明,可能还覆盖着一层细软的绒毛——胎毛。他们身上可能还有一层胎脂,这是一种白色的奶酪状物质。让大脑做整理,因此,胎教的方式应该以间歇性较好。

关键期3:怀孕30周左右到出生后(脑成长活泼期)

胎儿的脑部基础发展在怀孕4个月左右就已全部成形,不过影响脑神经发展的神经元却不会停止作用,而会持续进行树状突触直到出生后约3岁左右,甚至到青春期都可能持续发展。

这些神经突触的与发展,正是奠定胎儿日后许多能力(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觉、运动觉等)的重要关键。孕妈咪在怀孕期间的活动力会影响胎儿日后的感觉统合现象,尤其,活动力太少,更缺乏前庭容易导致日后出现过动的现象。

妈咪这样做:适度活动发展。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走路等,可以适度胎儿的前庭觉,如果前庭不足,日后宝宝出生后,动作协调度会有所影响。至于有些体质不好,必须安胎的孕妈咪,则可以坐在安全度高的摇椅上来回晃动,同样也能达到的效果。

应该从母亲怀孕期间开始,就让母亲和胎儿两方面进行交流。其中,可以唱歌、说话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内环境,这样可以让胎儿的担心荷尔蒙下降,使他的害怕减少,降低日后叛逆的行为,培养出具有稳健性格的孩子。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3、血液:早产儿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数比正常新生儿少。出生后,体重愈轻,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细血管脆弱,因而容易发生出血、贫血等症状。

在孕妇怀孕的晚期,这时候已经接近分娩了,孕妇体内胎儿的状态也并不稳定,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生磕碰等症状,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提前出生,这样生出的孩子就是早产儿,而早产儿是比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的。那么,早产儿怎么护理?哪些是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1、 头皮血肿: 出生后第2天或第3天,有时会发现在婴儿头顶偏左或偏右有个肿包,触摸时有暄乎乎的感觉,按压也不至使婴儿哭闹,似乎无痛感,二三天后也没什么变化。医生会告诉你这是头皮血肿,不需管它。

1、免疫:由于全身各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较足月儿,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2、肾功能: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浓缩能力较,故生理性体重下降显著,且易因感染、腹泻等而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4、生长发育: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长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儿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如果喂养得当,生长发育很快。由于长得快,极易发生佝偻病及其它营养缺乏症。

5、外形特点:皮肤柔嫩,呈鲜红色,表皮菲薄可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头发纤细像棉花样不易分开,外耳软薄,立不起,紧贴颅旁,颅骨骨缝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腺在33周前摸不到,36周很少超过3毫米。刚可见。女婴大常不能遮盖小。男婴多未降入阴囊。胎毛多,胎脂布满全身,指(趾)甲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仅前端有1~2条横纹,后3/4是平的。

早产儿与足月儿在成长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早产的宝宝由于发育地还没有足够完全的时候就来到这个世界,因此对外界的反应会比足月儿更加敏感,如果护理不当的话,早产儿比足月儿更加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早产儿的体重一般比足月儿轻,如果体重越轻,则发病率就会越高,因此早产儿面临的危险比足月儿要大。

早产儿怎么护理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有母乳。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

从外观上来看,早产儿和足月儿是存在一定距的。早产儿的头部看上去比足月儿略大一些,相对于足月儿来说,早产儿看上去又一些奇怪。尤其是器官,男宝的可能是躺在肚子里的,而女宝宝的大比小小而盖不住小。早产儿的皮肤也没有足月儿的皮肤红润,一般呈绛红色,肤色比较暗沉。

因此孕妈妈在孕期一定注意休息,对于一些高强度的工作或是运动,能免则免,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平时上下楼梯的时候要注意脚下,路面不平整的时候有人搀扶。孕后期一定要减少或是不同房,以免出现早产的现象。

新生儿生理现象

妊娠24周末:胎儿身长约30cm,体重约700g.各器均已发育,皮下脂肪开始沉积,因量不多皮肤仍呈皱缩状,出现眉毛及眼毛。

新生儿有很多特有的生理现象,新手爸妈如果没有做足功课,可得要白担心一场了。像马牙、黄疸、吐奶、打嗝等现象,如果是出于生理性的,其实都是正常的。爸妈日常只要细心护理,宝宝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了。

刚出生的婴儿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爱漂亮。全身布满皱纹,而且睁不开眼睛,但是只要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变得非常可爱喔。

婴儿出生时体重如超过0克,就可以认为度过了人生的关。体重低于0克时,诊断为低体重婴儿或未成熟儿,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婴儿的标志是: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

很少有刚出生的婴儿会成为选美比赛的优胜宝贝,只要想想小宝宝出生的过程,你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但小宝宝的脑袋这么尖,又肿肿的,这到底是不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就来告诉你刚出生的宝宝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们为什么看上去会有些奇怪。

1、新生儿的身体特征: 刚出生的宝宝有着一个大脑袋,没有脖子,小短腿,大身子。事实上,他们看上去可能很像E.T.(外星人)。

3、新生儿的头发特征: 谈到头发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按经验来说,宝宝刚出生时的头发与他长大后的头发并没有很大联系。

4、新生儿的眼睛特征: 几周或几个月后才会显露出眼睛的真正颜色。基本上,宝宝6-9个月时的眼睛颜色很可能就不再变化了。不过,还有些宝宝一开始眼睛是蓝色,几年后则可能变成绿色。

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的“异常”

出生到生后1周

2、 吐奶: 出生后1-2天,有的婴儿把开始吃进去的奶吐出来。此时,如果尚未排出胎便,可使人担心是否肠道的某处发生了梗阻。但如果排出了胎便,腹部也无异常肿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可耐心等待。

3、 呕吐物中带血: 出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婴儿吐奶,呕吐物中夹有鲜红的血丝,同时呈黑色,好象煮熟的紫菜一样时(血液通过肠道时就总是变成这种颜色),这就是新生儿出血症或者叫新生儿黑粪症。这是由于婴儿的血液不易凝固而引起的,与维生素K不足有关。近年来这种病迅速减少,这可能是为了预防,产科医生让母亲在生产前服用维生素K的缘故。治疗也是使用维生素K,几天就可治愈,病程很普通。

4、 唇裂与腭裂: 当母亲看到所生的婴儿上唇裂开,肯定会大吃一惊。再仔细观察,发现不仅是上唇,连口腔内的部分上腭也有裂口时,母亲几乎就会绝望。此时,孩子的父亲应沉得住气,耐心安慰母亲。如为单纯唇裂,术后可几乎不留瘢痕。腭裂在刚开始吃奶时可能费点劲,大多可恢复正常。应记住这两种病仅靠1次手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进行多次才能完成。

5、 痣: 新生儿长痣形态各有不同,不同的痣有着不一样的处理手段。

6、 耳部畸形: 先天性就没有耳垂或外耳道,即使有,形状亦有不同,称为耳部的畸形。婴儿出生后有时可发现耳部有畸形。此时,最要紧的是检查一下外耳道是否存在,如两侧外耳道均不通,则听不到声音。若不尽早治疗,恢复听力,可变成聋哑,智力落后。

1周到半个月

1、 脐部出血: 脐带脱落后出血,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6-10天,通常血量很小。脐带残端在第四五天脱落后,干燥一段时间的脐部,又逐渐开始有渗出,有时贴在脐部的纱布会渗出血来。从脐带残端脱落,到脐部完全变干燥所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长者可达1个月左右。

2、 黄疸不消退: 普通婴儿黄疸都是在出生后3-4天出现,1周左右消退。出生半个月后,还有明显黄疸时,母亲就会很担心了,会认为是不是胆管堵塞了,或是肝有问题了,而到儿科医院那里诊治。可是,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也有很多持续1个半月左右才消退的情况。虽说半个月时黄疸还没消退,也不会就得了书上写的很的疾病,还是再等一段时间为好。只要婴儿很健康地吃奶、很大声地哭、不发热、没有变白,就没有马上去就医的必要。即使是去就医,医生也会说再等一段时间。

黄疸在只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比较明显血液中胆黄素的量也很多,只要不是早产儿,就不会引起大脑的障碍。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3、 吸气时喉部发出声音: 出生后1周左右,有时会发现婴儿吸气时,喉部会发出“咝咝”的声音。总是在吸气时发出这种声音,母亲就会着急了,担心也许是喉部被什么东西阻塞了。但又不总是这样,多是在婴儿哭闹时发出很大的声音,安静之后,就不明显了。哭声不哑,吃奶也很好,也不发热,去就医,医生会说没什么异常。这是因为喉部生来软弱,吸气时,喉头的一部分变形、狭窄而发出的声音。过一段时间,软的部分逐渐变强时,这种声音就会自然消失。

4、 婴儿口腔中的白色小斑点: 出生1周左右婴儿的哭闹时,偶然会发现其口腔内侧颊部、齿龈等地方沾有像奶渣一样的白色东西。与奶渣不同的是,喂温水也冲不掉。其实,这是一种霉菌(念珠菌)附着在口腔上。可以说,妊娠的母亲中有20%在产道有霉菌生存,在分娩的时候,传染给婴儿。

半个月到1个月

1、 婴儿吐奶: 出生15天后,男孩子经常吐奶,开始的时候,认为是吃多了,吃完耐20分钟左右,“呼”地吐出来。吃奶后马上吐出来时,吐出来的呈牛奶状;吃奶20分钟之后吐出来时,吐出来的就是呈豆腐脑状的东西了。

如果一边吃奶一边从嘴角流出来,可不必担心。如果很多奶像喷水一样“呼”地涌出来,就应该想到可能是不正常了。

2、 婴儿便秘: 一直是每天排便2-3次的婴儿,一过半个月,就变成了每日1次。到快1个月时,又变成了每日不到1次。持续下去,又变成2日1次或者3日1次。这时,母亲开始担心了。

在婴儿时期,2天只排1次便的孩子,按这种规律逐渐长大,到上学时也不改变,而且非常健康;如果看到其兄弟也是这种类型,就会明白这是其家族的特性。每日排便新生儿黄疸有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的无需做特殊的治疗,可以自己消退;病理性的就需要查明原因做治疗,以免引起的并发症。五六次是个性,3日只排便1次也属于个性。

有的便秘属于个性,所以不要太在意,如果有的母亲真希望能做点什么来改善婴儿的便秘问题,那么或许能参考下面的一些做法。

3、 婴儿鼻塞: 半个月左右的婴儿鼻子经常堵塞。这与新生儿鼻子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新生儿鼻腔小,鼻道短,鼻粘膜柔软,上面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与相比更容易发生充血和水肿。我们都知道人要维持生命,需要不断从外界吸取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当鼻子被堵塞时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

4、 头形不正: 宝宝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人会发现宝宝躺着时脸总是朝向一个方向。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朝哪侧睡得多哪侧的头就比较扁,妈妈总会因此受到批评:总让孩子向一侧躺,头都压平了吧。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从出生到一个月左右是宝宝的头部生长最快的时期,而头骨在这时候的生长速度并不完全是左右对称的,不完全是因为外力压迫,内部力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5、 黄疸还没消退: 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或者10天左右消失的黄疸,到半个月时还没有消退,甚至过了3周,仍然还存在时,母亲和周围的人就开始担心了。打开书一看,黄疸不消退的情况下,有患好多疾病的可能。可是只要黄疸开始逐渐出现变淡的倾向,婴儿也很健康地吃奶,没有变白,就可以等一段时间。足月正常产的健康婴儿,即使是黄疸期延长,一般也属于生理性黄疸的持续。

6、 面颊的疙瘩和臀部的糜烂 出生后10-15天,多数婴儿在脸的上半部分的某一部位会长出小疙瘩。眉毛上沾有浮皮样的东西,前额的发际上长出2-3个小粉刺样的东西,或者是脸颊上长出3-4个小红疙瘩,一晒太阳,就急剧增多,使母亲非常吃惊。这种脸上的疙瘩,在人工喂养时比较多见。但母乳喂养的孩子也时有发生,这就是湿疹。

7、 脐疝: 快满1个月时,有的婴儿会发生脐疝。婴儿脐疝,绝大多数可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一岁内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可以等待。

8、 阴囊水肿: 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很正常,过半个月或者1个月时,母亲发现一侧的“”肿大,表面皮肤的颜色没有变化,没有触痛。稍微大一点之后,1个月或者1个半月时,多数能达到另一侧的2倍或者3倍。到医院就医会被诊断为阴囊水肿,并且说明是中积存了水液。

从发现颈部筋疙瘩到1周就变大了,所以母亲往往会认为这样下去会恶化。不过,一过4周,就开始逐渐变小。1年之后,就基本消失了。

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视频)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系统变化中出现的新生儿时期特有的许多正常的生理现象,却往往引起年轻父母的焦虑和恐慌,抱着孩子到处求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出生的孩子不利。爸妈对新生儿的生理现象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处乱不惊,心中有数,让宝宝茁壮健康的成长。

新生儿生理现象

新生儿的皮肤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结构尚未发育完全,不具备皮肤的许多功能,至少还需3年的时间才可发育得和大人一样。因此新生儿的皮肤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对于看上去怪怪的新生儿皮肤问题,新妈妈们往往会显得又惊又慌,不知道宝宝这是怎么了!其实,宝宝出现的这些变化,大多是暂时性生理变化,妈妈不必惊慌,应该恰当应对和护理。

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现象: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好好的宝宝,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紧接着就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的皮肤变色: 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新生儿的皮肤红斑: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过一周。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

新生儿的各种胎痣: 新生儿出生后可(4)消化系统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爱漂亮。全身布满皱纹,而且睁不开眼睛,而且有很多奇怪的“异常”,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吐奶、新生儿皮肤问题等等……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十分具有独特性,你们了解清楚了吗?

八个多月的早产宝宝和足月的宝宝有什么区别

爸爸妈妈们对宝宝头部的形状不要太过担心,基本上每一个宝宝都会出现头部偏斜的情况,一般在周岁过后这种偏斜就会变得不明显,不必担心会有个“蜡笔小新”样的宝宝。

步骤/方法

9、 斜颈: 足位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后第2周,有时会在颈部的右侧或者左侧触及一圆铝大小的筋疙瘩,一般不是偶然发现的,多数是发现婴儿面部总朝向右侧,而勉强让他向左侧转时,手一触到颈部就发现了。

免疫:

由于全身各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较足月儿,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

肾功能:

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浓缩能力较,故生理性体重下降显著,且易因感染、腹泻等而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血液:

早产儿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数比正常新生儿少。出生后,体重愈轻,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细血管脆弱,因而容易发生出血、贫血等症状。

生长发育:

5外形特点:

皮肤柔嫩,呈鲜红色,表皮菲薄可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头发纤细像棉花样不易分开,外耳软薄,立不起,紧贴颅旁,颅骨骨缝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腺在33周前摸不到,36周很少超过3毫米。刚可见。女婴大常不能遮盖小。男婴多未降入阴囊。胎毛多,胎脂布满全身,指(趾)甲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仅前端有1—2条横纹,后3/4是平的。

6体温:

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加之基础代射低、肌肉运动少,产热少,故体温常为低温状态。但由于汗腺发育不良,包裹过多,又可因散热困难而致发热。故早产儿的体温常因上述因素影响而升降不定。

7呼吸:

因呼吸中枢未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常有间歇或呼吸暂停。哭声低弱,肺的扩张受限制而常有青紫,喂奶后更为明显。咳嗽反射弱,粘液在气管内不易咳出,为什么新生儿看起来怪怪的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吸入性肺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