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 >

《人生》季羡林散文 《人生》季羡林散文摘抄好词好句

季羡林的

7)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2)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人生》季羡林散文 《人生》季羡林散文摘抄好词好句《人生》季羡林散文 《人生》季羡林散文摘抄好词好句


《人生》季羡林散文 《人生》季羡林散文摘抄好词好句


3)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4)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5)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6) 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8)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9)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10) 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的灵魂,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11)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2) 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八十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13)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14)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15)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17)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8)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19)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20)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21) 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22)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季羡林人物生平:

学习经历

19人生态度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 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西克(Sieg),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41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1]

工作经历

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大学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系主任职任至1983年("“”"期间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季羡林被聘为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1956年2月,被任为科学院哲学科学部委员。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委员。并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东德、前、、埃及、叙利亚等。"“”"中受到"_"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大学副、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委员,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9年,任南亚学会会长。

1980年,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1年,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4年,任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史学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5年,任作家学会理事、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90年,任亚非学会会长。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27秒,季羡林逝世。

季美林作品都有什么?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143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东方学、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活动家。曾历任科学院哲学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大学副、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大学的终身。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语言),是世界上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先生一生可谓“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季羡林文集》收录先生1929—1996年各类著述。

先生受教于清华和哥廷根大学,播道于北大。自从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大学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季老在这片人的梦之园里,勤勤恳恳,埋头写下一生的传奇!

先生治学严谨,笔耕不辍,晚年愈加勤勉,为我们奉献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用吐火罗文为我们揭开了天书《弥勒会见记》,以汗水铸就了一部糖的文化交流史——《糖史》

先生、散文,名可流芳,意传百世。《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清华园日记》、《清塘荷韵》、《赋得的悔》、《天竺心影》……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汇聚成先生的风骨,永留世间。

季羡林散文的编辑语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大陆的"国学"、"学界泰斗"、"国宝"。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季羡林的16)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希望你喜欢。

本书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之一,该书精心收录了季羡林的55篇散文,其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主要内容包括《表的喜剧》、《Wala》、《那提心吊胆的一年》、《火车上观日出》、《槐花》、《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悼念沈从文先生》、《八十述怀》、《忘》等。书中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

漫谈消费/54

季羡林散文《听雨》的赏析

马缨花/254

季羡阅世心语(季羡林著)林的《听雨》,文章一如作者的特点,清新质朴自然,读起来感觉很亲切。此时的季羡林正在研究他的学问,听着阳台顶铁皮被雨打的声音,他感到很舒服,从中他能听出金声玉振,他能听出黄钟大吕,他能听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他还能听出雨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百鸟争鸣,如兔落鹘起,他听得心花怒放。听雨他想到了林妹妹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他想到了朋友的诗句,还想到了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季羡林感慨一番,才说出自己欣然听雨的原因,十年九旱的北方春季太需要雨了。这一年春,天旱得邪行,季羡林天天看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连做梦看到了都是细雨蒙蒙。现在雨下了,他如何能不高兴呢。从文中我们能读出季羡林的儒雅,能读出大悲悯,能读出他的童心,还能读出他的乡土气息。

论恐惧/53

季羡林的《听雨》,文章一如作者的特点,清新质朴自然,读起来感觉很亲切。此时的季羡林正在研究他的学问,听着阳台顶铁皮被雨打的声音,他感到很舒服,从中他能听出金声玉振,他能听出黄钟大吕,他能听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他还能听出雨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百鸟争鸣,如兔落鹘起,他听得心花怒放。听雨他想到了林妹妹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他想到了朋友的诗句,还想到了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季羡林感慨一番,才说出自己欣然听雨的原因,十年九旱的北方春季太需要雨了。这一年春,天旱得邪行,季羡林天天看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连做梦看到了都是细雨蒙蒙。现在雨下了,他如何能不高兴呢。从文中我们能读出季羡林的儒雅,能读出大悲悯,能读出他的童心,还能读出他的乡土气息。

季羡林的《听雨》,文章一如作者的特点,清新质朴自然,读起来感觉很亲切。此时的季羡林正在研究他的学问,听着阳台顶铁皮被雨打的声音,他感到很舒服,从中他能听出金声玉振,他能听出黄钟大吕,他能听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他还能听出雨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百鸟争鸣,如兔落鹘起,他听得心花怒放。听雨他想到了林妹妹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他想到了朋友的诗句,还想到了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季羡林感慨一番,才说出自己欣然听雨的原因,十年九旱的北方春季太需要雨了。这一年春,天旱得邪行,季羡林天天看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连做梦看到了都是细雨蒙蒙。现在雨下了,他如何能不高兴呢。从文中我们能读出季羡林的儒雅,能读出大悲悯,能读出他的童心,还能读出他的乡土气息。

《清塘荷韵》传达出季羡林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一朵红色石竹花/222

《清塘荷韵》传达出季羡林治学态度谦虚谨慎,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但却是充实的。自己知道不是一个完人,但足以能够克服目前的任何困难。因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大!如果不充分挖掘自己,那样声明中的时光会白白的浪费掉。

季羡林先生用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学习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在求学过程中要能耐得住;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持之以恒;当我们面对困难和身处逆境时要积极面对;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在我们付出了辛勤劳动有所收获时,我们发自肺腑的喜悦和自豪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扩展资料清塘荷韵/233:

《清塘荷韵》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一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壮观。人们在阅读这篇散文时感受到自然界法则中那深邃为壮观。

情景交融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从莲子入水的那一天起,作者的心境与它的命运就息息相关。作者情有独钟地对它寄托着期待,切盼奇迹的出现。在第三年虽在投莲子的地方长出几片圆圆的绿叶,但细弱单薄,作者在怜惜之余仍希望不减。

直到第四年,一夜之间,冒出几十支迅速扩散蔓延,遮掩半个池塘。此时狂喜过望的作者又每天至少几次徘徊在池塘边,兴致勃勃地数那荷花的朵数,晚上一家又坐在池塘边伴着清香纳凉,作者更把它视为家珍,誉为"季荷"。

彻悟生命,生命的力量巨大,即使遇到严寒(挫折困境)暂时凋零,也应该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也应该抱有无限希望和梦想。

关于季羡林的读后感4篇

1)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因为尽管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近读《季羡林》。引来些许感慨,片言记述。书中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季羡林老先生的人生哲学------------谈人生、谈读书治学、谈人生感悟。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兼任语言学会会长、敦煌学会副会长。

亲近书的日子,让自己感觉生活充盈而丰盛。走在路上,怀中揣着一本书,感觉好踏实;每天的生活虽然忙碌,但能咀嚼一缕书香,感觉一天的时光没有白费,否则会有一种欠债的感觉。如何充盈自己的人生呢?

一、良好的心态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根本。目前的生活虽然是忙碌的,

把组织上给自己安排的工作,生活中自己的负重看作是一种宝贵的挑战。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向自己的“工作方法、技巧”挑战。自是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但愿能接受这种考验。只要你愿意,便不会为自己的付出而疲倦。

我们需要的往往是一种“我愿意”的感觉!

二、吝啬时间,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边角料”时间。

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在读书方面,写随笔、撰写文稿、提高

心安是归途在回国的飞机上,孟晚舟在朋友圈发布题为《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的长文,流畅通达,情感丰沛,一泻千里,击中人心。基本功方面要持之以恒。季羡林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是四五点钟起床,

心安是归途出自哪首诗?

在敦煌/279

心安是归途,不是古诗。有一首心安是归处的出处:初出城留别。

西双版纳礼赞/276

原文:

漫谈撒谎/50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我心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心安既是归处》是季羡林的一本散文集,对于一个活了近百年的人来说,这本书集结了百年的生命智慧。也算是季羡林历经了世间的沧桑,找到人生的解答。在这本散文集中,我们看到了季羡林对于人生、读书、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故事。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也想要在读过季老的文字之后,学到季老的聪慧与处世之道,然而这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学会的,那我只能寄希望于季老的文字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求季羡林的一本书名!

23) 我痛恨自己在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这是我们的希望——,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_“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我实在感到羞耻。

《忆往述怀》季羡林

季羡林的大全:

目录

篇 阅尽沧桑

生命的价值/3

我们面对的现实/5

谈老年/7

养生无术是有术/11

回头看看/13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16

一寸光阴不可轻/19

希望在你们身上/21

三思而行/22

园花红/24

人间自有真情在/26

老马识途/27

珍爱大自然/29

走向天人合一/31

寸草心/33

回忆/38

爽朗的笑声/43

毁誉/47

谈礼貌/49

坏人/57

傻瓜/58

隔膜/59

送礼/61

宗教/64

第二篇 学林漫步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69

一个信念,一个主旨,一点精神/73

一个老留学生的话/75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79

治学的态度与方法/81

学问中没有捷径/82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85

漫谈书院/88

文得学养/90

谈东方文学/92

传统在/95

谈西学东传/99

我和外国文学/101

追求一个境界/106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107

谈文学交流/109

谈书法/113

漫谈散文/115

论新体旧诗/120

语言与文字/122

文章的题目/123

光彩的文明/125

拿来和送去/126

我和东坡词/128

学外语/131

第三篇 此情犹思

我的位老师/137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140

忆念胡也频先生/145

哭冯至先生/149

我眼中的张中行/154

记周培源先生/158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161

悼许国璋先生/164

忆念郑毅生先生/169

遥远的怀念/170

谈的“学统”/175

梦萦未名湖/180

天竺心影/183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186

文明人的公理/194

医学士/199

两个乞丐/203

母与子/205

寻梦/213

戏剧/214

师生之间/219

芝兰之室/224

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225

第四篇 心与物游

听雨/231

二月兰/236

香橼/240

黄昏/242

槐花/245

怀念西府海棠/247

胭脂古井/

换了人间/252

处处花开夹竹桃/257

幽径悲剧/2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59

春满燕园/262

我爱的小胡同/263

海上世界/265

游天池/267

火焰山下/270

石林颂/273

虎门炮台/2

访绍兴鲁迅故居/293

富春江上/295

星光的海洋/299

登蓬莱阁/302

圣迹巡礼/305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

对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和,有一见如故,有茫然相对。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季羡林

《忆往述怀》

一生的远行

一生的远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