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 >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_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哪些

在白居易被贬江州后,白居易和元稹写给对方的诗是哪首

该诗歌出自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

唐代诗坛,光芒四射,群英辈出,后世的人喜欢把成就相似或风格相仿的人并列称呼,于是就有了“李杜”、“韩柳”、“元白”、“小李杜”……这些诗人“组合”中,最让我羡慕的当数元稹与白居易了。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_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哪些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_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认为,诗歌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白居易比元稹大七岁,是上面所列举“组合”中岁数相最小的,而且交往最为密切的一对,看唐代《诗人年表》,我们能发现,元白之间许多相似的经历:

“803年,白居易、元稹制举登科。”

“807年,白居易为翰林学士。元稹为监察御史。”

“810年,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白居易改京兆府司户参军。”

“815年,白居易贬将江州司马。元稹转通州司马。”

“820年,白居易为主客郎中。元稹为祠部郎中。”

……

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元稹在家排行老九,白居易这样随意称呼他,已是兄弟之情了,如果弄个“君”或官职出来,虽觉尊敬,却嫌生分也。元稹收到信以后是怎样的呢?看到信就哭了,把妻子女儿弄得惊恐万分,以为出大事了。呵呵,我们看元稹在《得乐天书》里怎么写的吧: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牵挂一个人会在梦里和她(他)相会,在信件中或见面时会说,某年某月我梦到你了,怎样怎样……但白居易却很有意思,他牵挂元稹,梦到元稹了,却写诗告诉元稹,你有什么事情找我啊?昨天三更半夜的跑到我梦里来?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州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白交往中,最赋传奇色彩的,当时809年元稹出去东川,白居易留在长安,两人同日写的两首诗。元稹到达梁州时写到: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自注说:“是夜宿汉川驿,梦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

他在梦中和白居易、李杓直到曲江玩儿去了。那一天,白居易在干啥?他真的和杓直(李十一)去曲江、慈恩寺了,喝酒时想起元稹,写了一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算得很准,那天元稹也真的到了梁州!长安、梁州山水相隔,两人心灵感应“合若符契”,真是千古佳话了。

人生得此知己,也不枉来世一遭。后代人将他们的诗文刊发行,名为《元白长庆集》,这也是对元白之交的纪念了。

与元九书分为几个部分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与元九书》是唐代白居易的一篇书信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开头至盖以大乘法度也。),主要讲自己为官以来的思想变化。白居易在书中明确表示,自己早年做官,只是以文词采取,并非以公直取。

第二部分(乐天岂薄命不得大位耶至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白居易着重谈自己的创作经验,并对自己部分重要诗作进行解释。

第三部分(古人云至结尾),白居易对元稹的信表示感谢,并希望元稹在朝中多多关照自己。

整篇书信文章中,白居易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创作经验,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和的看法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同时,他也向元稹倾诉了自己的苦闷和无奈,展现了一个有追求的文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与元九书》的写作背景:

《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一封书信,约作于元和十年(810年),当时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元稹自长庆元年(821年)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在创作上互相唱和,元稹序白居易的诗为《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序元稹的诗为《元氏长庆集》,称彼此的诗其名高而声远。

白居易在信中还表达了自己对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早年做官时只元稹更好玩儿,他说,我生病了神魂颠倒的,根本梦不到你,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人到我梦里来捣乱。看他的《酬乐天频梦微之》:是以文词采取,并非以公直取。但自被贬江州以来,他逐渐认识到的重要性,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并上书言事。他在信中提到自己在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时,曾上书力陈旱情、民生疾苦,请求朝廷能够及时认真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谁有白居易给元稹写的墓碑铭全文?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

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家。他曾经担任过唐朝的宰相,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任期间,致力于改革制度、整顿官场风气、加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功绩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后世也被人们所铭记。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昔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我这一年秋天,看到凋落的梧桐,满目皆萧瑟之景,而元稹已去,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孤寂落寞之情油然而生。知道的就这些。

白居易为元稹写的墓志铭为:

幺始以直躬律人,勤而行之,则坎 而不偶;谪瘴乡凡十年,发斑白而归来.次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又龌龊而不安;聚相位仅三月,席不暖而罢去......是以法理之用,止于举一职,不布于庶官;仁义之泽,止于惠一方,不周于四海.

本人只知这么多.

元稹白居易的诗

这不,白居易在皇宫里值班,元稹被贬在外,老兄给老弟写信,写完了叠好放到信封里,又怕遗漏了什么,抽出来重新看看,元稹在他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禁中作书与元九》: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元九后咏所怀》

年龄越大,对友情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是喜欢孤独,只是不愿意讨好,而是更愿意珍惜那知心的朋友。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窗灯欲灭时。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这一天晚上,白居易给元稹写信。

因此心潮不定,思绪万千,茫然不知所从,不知不觉,写了一夜的信,天亮了。

真正的朋友,可能并不能时时在一处,可是,牵挂和思念却从未停止。身不在一起,心里永远互相牵挂。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

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许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离家远行时,爸妈在家,会非常自然地说:哎呀,今天应该到哪里了呀?明天应该到哪里了他写完信,准备将信装入信封,又觉得还有许多话没有说,重读了一遍后,觉得应该再补充点什么。呀?

普通的话语里,藏着自然而然的关心。当思念牵挂成为一种常态,才是真正的朋友。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写实生动,具有强烈的意义。他的诗歌中经常描绘生活中的琐事和中的不公,表达了他对的关注和思考。比如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歌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的动荡和不稳定。

白居易的功“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绩

元稹赞白居易的诗篇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

元稹的诗学主张及理论批评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乐府古题序》、《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叙诗寄乐天书》、《上令相公诗启》、《杜君墓志铭》、《白氏长庆集序》等作品里。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如下:

《重赠》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挚友白居易的一首七绝。

此诗描写了元白两人赠别前的情景和对赠别时的想象,真挚地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纯是口头语、眼前景,虽然语言浅显,内容单纯,但因为音韵上的反复,结构上的呼应,以及呼告语势与顶针修辞的运用,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产生一种萦回不已的余韵,生动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惋惜和惆怅之情。

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重赠》是元稹在与白居易一次别后重逢又将分手时的赠别之作。根据北宋王谠《唐语林》所载:“白居易长庆二年(822年)以中书舍人为杭州刺史……时吴兴守钱徽、吴郡守李穰,皆文学士,悉生平旧友,日以诗酒寄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

元白都不说是自己主动梦到对方,在“推诿”中,其深藏不露的感情却让我们窥见了。他们同病相怜,肝胆相照的莫逆至交啊。

《与元九书》是唐代白居易的一篇书信文章。该文章主要是白居易写官妓商玲珑、谢好好巧于应对,善歌舞。后元稹镇会稽,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此诗当作于长庆三年(823年)元稹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当时元白二人酬赠之作甚多,在作此诗前已有过一首《赠乐天》诗,所以此诗题为“重赠”。给好友元稹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理念,强调了诗歌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特点。

白居易说的四个诗歌的根本是什么

一起登科,一起在任职,又同年被贬,相似的经历和文学素养,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随手翻看手头的诗集,其唱和诗篇比比皆是。

白居易诗歌的发生与四个要素:诗歌必须具备情感、语言、声韵和思想四个要素。

来源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写给元稹的长篇书信《与元九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关于诗歌的理论。这是一篇相当重要的诗歌论文,它对古今中外诗坛颇具影响。

白居易在信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认为诗歌产生于感情,并用语言和声韵来表达思想和意志。因此,诗歌必须具备情感、语言、声韵和思想四个要素。他强调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求兼有艺术性和思想性。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他以树木来做比喻,认为诗中形象的情感是诗歌的根本要素,情感是抽象的,必是真的,文人墨客大多数都很,白居易和元稹的关系比较好,但是还是对她动了心思。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就好像树上要长出许多苗叶。诗歌不同于散文,诗歌的语言音节铿锵、韵律和谐,就像树上盛开的鲜花。诗歌内容的意义好像树上的累累果实,含有为服务的效果。四个要素的和谐搭配才能成为一颗美丽的树,才算一首好诗。

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什么意思

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讲述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并批评了当时文坛的一些弊病。他主张文学应该有益于,应该反映疾苦,有感而作,不求华丽但求朴实。这与当时的文坛主流追求形式技巧、逃避现实、歌颂升平的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因此,白居易的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在当时并不被普遍接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邻里曾经赠送给我东西,他们承诺会照顾我的子是真的,有诗为证,白居易写了一首《与薛涛》: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该诗对薛涛充满狭亵之情,求欢之意昭然若揭。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白居易的举动都显得十分下作,虽然元稹此时已经抛弃薛涛,但薛涛仍然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对于白居易抛来的媚眼根本不屑一顾。很明显,白居易的举动有挖朋友墙角的嫌疑。人说“朋友之妻不可欺”,白居易却是朋友之妻“不客气”孙后代”。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泛舟太湖时写给朋友元稹的。诗中“邻里昔赠我”一句,表达了邻里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温暖的情感。通过这句诗,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作者感受到乡亲们对其支持和鼓励,也感受到自己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白居易曾勾引朋友之妻,写诗向元稹“二奶”求欢,是真的吗?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和元稹在文学观上十分接近,是关系非常好的哥们。元稹很早就婚配并且有很多夫人,甚至还有外室。而白居易却36岁了才婚娶。这里的“二奶”是元稹抛弃的外室薛涛,他写了一首《与薛涛》: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尤隔武陵溪。

元稹是唐代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白居易则是唐代的文学家和家,他的诗歌写实生动,具有强烈的意义。元稹曾经写了一首赞美白居易的诗篇,这首诗篇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和功绩。

是真的,放荡不堪的行为,这件事还成为很多文人墨客的谈资。

白居易的举动都显得十分下作,虽然元稹此时已经抛弃薛涛,但薛涛仍然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对于白居易抛来的媚眼根本不屑一顾。

自古文人多放荡,多情之人更是数不胜数,白居易能做出这种事,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白居易和谁并称元白

元和元年,白居易送别了元稹。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

白居易与元稹是当时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结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

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其中,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成为了唐代诗歌理论中的重要作品。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是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与白居易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其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元稹的贡献影响

元稹所在的元和诗坛是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是唐音渐趋宋调的转型时期,“诗到元和体变新”。元稹作为这次新变中的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重要诗人之一,在诗歌史上占据显著的一席。

元稹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首倡者和,在散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在元稹传世的元稹在一首诗中赞美了白居易的诗篇,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和功绩。诗中写道:“白居易诗篇,风骨动人心。政声传四海,文彩照千古。”这首诗歌表达了元稹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白居易在文学和方面的卓越成就。散文中,制诰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成就也。

立论纯正,举事周详,旨趣明确,措词雅驯是元稹制诰文的总体风貌,它一改先前制敕堆砌典故、四六套话、头肩腹腰尾干篇一律的陈腐面孔,有如春风吹拂大地。

以上内容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